在北京规模比较大的,正经八百看京剧的地儿是长安大戏院。我在长安看的,算一场半吧(真汗啊)。一场记不住演什么了,演员也没记住,就记得买了第一排雅座。我踩着点去,扭头一看,雷恪生。再看他旁边,李诚儒。你说我都看什么了,光记得明星了。那时李史应该是已经分开了,虽说也理解南北差异,还是觉得可惜。

另外那个半场更是哭笑不得的。是张火丁的锁麟囊。那时的票虽然不像现在这么难买,但也算是很珍贵的。谁知刚开始20多分钟,老公来电,说孩子有点发热。

“也不是很烧,应该没什么大事,我就是跟你说一下”

你说他这么一说,哪个当妈的这时还能踏实坐那儿看戏啊。猫着腰从座位上挪下来往除走,真是一步一回头啊。回家一量37度,活蹦乱跳的。气得我,这可是生孩子以来三年多了第一次去看戏啊啊啊···而且是张火丁的锁麟囊啊啊啊啊……那时的票虽说没现在这么难买,但架不住火丁演得少啊,赶上一次多不容易啊。再之后就听说她去学院了。

京剧趣谈详细笔记(小叨叨聊聊我怎么迷上京剧的)(1)

张火丁

说来也怪,怎么喜欢上张火丁的?现在就是想不起来了。事情总是先入为主吧,没去长安之前肯定通过其他媒体看过,就认定了她。也曾设想如果一开始看的是其他流派的,会不会有所不同了呢。谁知道啊,后来其他程派得各路名家也欣赏了,各种辩论也听了,觉得自己当初的感受没有变。

上回说起李宏图,第二次见是在北京京剧院。那时已经是北京团的团长了。这次也是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冲着京剧院里的博物馆去的。没想到,还去到了团长办公室。大屋子里摆着条案,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他和一个女演员在桌子各一边,在研习书法,旁边还有一位男士似在指导。见我们来,李团很客气地打招呼。我一看,这不是当年的大帅哥嘛!虽然已经谢顶了,还是很帅。我们合了影。他很谦逊地介绍旁边的男士,说是一位卓有建树的书法家,正跟他学书法呢。想当年,以四大名旦为首的一些艺人,除了研习自身艺术造诣之外,也广泛涉猎中国书画艺术,提高自身修养。这给后来者以很大影响和启发。

京剧趣谈详细笔记(小叨叨聊聊我怎么迷上京剧的)(2)

李宏图

后来想想,那天那位女士好像李胜素啊,年龄上也差不多,可是当时时间紧促,没有太关注。查她简历,似乎没有在北京团呆过。国家大剧院版的火烧赤壁是于,李,李合作的,他们倒是应该认识。可惜那时真是懵啊,啥都不懂,没准错过了另一次“追星”呢。说到那次火烧赤壁,看过二次,因为有AB角嘛,我不仅看过于魁智演的,还看过张建峰的,觉得这小伙也不错。另一个周瑜是金喜全,也很亮眼。

京剧趣谈详细笔记(小叨叨聊聊我怎么迷上京剧的)(3)

金喜全,他们的老师都是叶少兰

出国前跟京剧的结缘基本也就这么多了。下回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