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虫痴”玩虫30多年 标本能摆满整座房

有一种虫子就叫“刘鹏宇深山锹甲”

福州户外常见的小昆虫(福州虫痴玩虫30多年)(1)

刘鹏宇用针固定甲虫标本。

福州新闻网7月2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实习生 刘奇敏)他叫刘鹏宇,在福建省“昆虫圈”,是大神般的存在。

玩虫30多年,他拥有众多昆虫标本,能摆满一整座房子,甚至,有一种锹甲以他的名字命名。

从单纯捣鼓虫标本的“虫痴”,到如今,他已把爱好变事业,在福州成立了“虫林野趣”公司,以虫为媒,带着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并传播中华文化。

对了,最近他还发现了福建本地的新种天牛,年底前将完成新的论文。

用心整姿标本犹如活物

在位于福马路的工作室里,刘鹏宇随便翻出一个标本盒,里面便是阵容庞大的昆虫标本军团,有天牛、锹甲、知了……各种品类的天牛,有的如巴掌大,有的和蚊子一般小。虽数量众多,但看得出每一个标本都处理得颇具匠心,昆虫体表的绒毛、触角、鳞片细微生动、活灵活现,若不是身体右侧固定着一根标本针,还以为是活物。

比起标本的数量,刘鹏宇更得意于他对标本的“整姿”。先是把昆虫泡软,让蜷缩的肢体慢慢舒展开来,再利用标本针,根据不同昆虫特有的结构,打开足脚、触角、双颚、唇须……整理出最自然的姿态,烘烤,上胶沾板,拆针入盒……一只只齐整有序,特别能满足强迫症患者的规整心理。

“用心整姿,标本才能像活着一样自然。”刘鹏宇笑称,自己就是“尸体美容师”。他说,一次完美的整姿是对所喜爱的虫子的一种尊重。

福州户外常见的小昆虫(福州虫痴玩虫30多年)(2)

刘鹏宇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时所配的锹甲新种图片。

锹甲新种以他名字命名

刘鹏宇痴爱昆虫,从小开始。1980年出生于南平延平区的他,是家中独子。那个年代,他的玩具只有家附近山林里的昆虫。从好奇,到喜欢,再到一发不可收拾、百般迷恋,他开始识虫鉴虫,自学捣鼓昆虫标本。

1992年,他得了一本“中国蝶类图谱”,这时他12岁,根据图谱,他第一次有体系的去玩虫,最先“专攻”的便是蝴蝶标本。

大学毕业后,刘鹏宇和玩家们经常带着网兜到闽北山区,甚至云南、西藏等人烟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做昆虫调查。多年来,为了追寻虫子踪影,他几乎跑遍了省内海拔较高的山脉,常年的野外采集还让他练就“火眼金睛”,十米开外的昆虫,他一眼就能觅得踪影。

刘鹏宇说,他过去玩蝴蝶,现在则迷锹甲。如今,在省内说到锹甲收藏者,第一个就会想到刘鹏宇,他收藏的锹甲品种省内最全。

作为昆虫玩家,如果能发现新种,并且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新种,无疑是无上的荣耀。刘鹏宇发现,很多的昆虫都是以外国人来命名,比如“藤田深山”、“吹拔大锹”等等,而以国人命名的昆虫品种少之又少。于是,他也开始留意昆虫新种。

2013年,刘鹏宇在西藏墨脱县发现了一种锹甲,怎么对比各种图谱,也对比不出它的名字和分类。刘鹏宇和国内昆虫分类大师黄灏、陈长卿合作,从大小、形态、生殖器等各方面去比对验证,证明是锹甲新种。按照国际惯例,他们将研究结果和命名,刊发于著名科学期刊《ZoologicalSys?tematics(动物系统学)》,获国际认可。这种锹甲最终也被命名为“刘鹏宇深山锹甲”。

福州户外常见的小昆虫(福州虫痴玩虫30多年)(3)

刘鹏宇收藏的天牛标本。

借虫发挥传播中华文化

把虫玩到了极致,刘鹏宇开始办个人昆虫展,进校园讲课,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昆虫。

“很多国家都有特有的昆虫文化。比如日本的甲壳虫文化十分发达,有众多的昆虫宠物店,每年也会办甲壳虫节。”他介绍,其实中国人养虫玩虫爱虫之风古已有之,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加之环境的改变,才让很多昆虫及昆虫文化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7年,刘鹏宇辞去了工作,把心里酝酿了10年的“昆虫事业”付诸行动,成立了“虫林野趣”公司。不仅仅带领孩子游学亲近大自然,教孩子制作标本,更以昆虫为媒,传播保护自然理念和中华文化。

他解释,中国有着丰富的昆虫文化,比如诗词或成语中有许多与昆虫有关。螳臂挡车、飞蛾扑火、恣蚊饱血、梁祝化蝶……每一个和虫有关的典故或成语,都可以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自然课、国学课。

特朗普证实美国正在升级核武器!详细现场视频,尽在“中国网”抖音(787874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