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同事在百味年华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客户也是良师益友》的文章,我深有同感。在编撰私人定制图书的过程中,客户的人品学识对我们多有裨益。另外还经常涉及一些独特的、个性化的内容,帮助我们消除了知识的盲点。
李景禄先生与百味年华编辑部合作,出品了个人回忆录《平凡睿智写春秋》。因为他是天津蓟州区蒙家瞿阝人,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瞿阝”字。李景禄先生也估计到大多数人不认识这个字,所以在书中特意做了解释,加上我们查阅的有关资料,本文就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瞿阝”字,以及同这个字相关的故事吧。
很多人不认识“瞿阝”字并不奇怪,因为较早版本的《新华字典》里都没有这个字,后来收录了这个字,注音为“quān”(与“朋友圈”的“圈”字同音),字义只有一个解释:地名用字。在电脑和手机上,有些汉字输入法也没这个字。通过查资料了解到,用到“瞿阝”字的地名除了天津蓟州区蒙家瞿阝村外,还有天津宝坻区入门城镇西于瞿阝村、天津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以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柳树瞿阝镇韩家瞿阝村。
李景禄先生在回忆录中讲述了蓟县蒙家瞿阝村的故事。相传秦始皇东巡途中意外猝死后,当权宦官赵高秘不发丧,胁迫丞相李斯与其共谋,假造先皇遗诏,立小儿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赐在外监军的长子扶苏死,将大将蒙恬灭门。
惨遭灭门之灾的蒙恬家族中只逃出二人,一男一女,男为小叔子,女为嫂子。二人逃至蓟县城南70华里处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隐姓埋名,结草为庐,开荒种地,延续后代。直到秦朝灭亡后,这对叔嫂方敢出头露面,所居之处也逐渐形成了村庄,取名为“蒙家瞿阝”。
蒙家瞿阝历经时代变迁,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后,全村人彻底摆脱了战乱,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蒙家瞿阝村步入发展快车道。全村人发扬祖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质,精耕土地,发展副业,兴办乡村企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住房宽敞明亮、乡村道路平坦通畅。村里还修建了村民广场、亭台景观等休闲娱乐设施。李景禄先生在回忆录中描述道,春夏的夜晚,村民们在广场上跳舞、扭秧歌;孩童们在凉亭里嬉戏玩耍,一派祥和兴旺的繁荣景象。假如屈死的忠臣良将蒙恬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