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1)

一、引入

先看一首诗:

爆竹

明▪黎淳

自怜结束小身材,

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

万人头上一声雷。

意思是:虽然我爱我扎得紧紧的瘦小身材,我有一丝芬芳之心不肯随意化为灰烬。美好的时节一旦到来,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2)

再看另一首诗: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作者用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3)

二、探究

(一)什么叫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运用象征、拟人、对比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二)托物言志的文章有何特点?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 、"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首先,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4)

思考:读《贝壳》,思考:贝壳有什么特点?贝壳与人的联系点在哪里?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贝壳

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个小点周围又有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微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居所时却是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分析:

贝壳特点:贝壳生命短,居所精致。

联系点:人的生命长,更应该留下值得珍惜的东西。

中心思想:人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好好面对生活,像小小的贝壳一样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5)

(三) 怎样写托物言志的文章?

1.立意明确

借"物"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这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中心明确"。如: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2.状物具体

怎样才能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生动感人呢?这就要抓住所托之物的"形",对其进行具体的描绘。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指它的局部特征。"形"与"志"要有紧密的联系。如:

1.月季开花了!粉嫩的花瓣,金黄的花蕊,碧绿的枝叶,散发着沁人的芳香。经过了秋天的萧索,冬日的凛冽,春日的温风细雨,月季花又开花了!开得那样清新,充满勃勃的朝气,是汲取了日月的精华,还是吮吸了晶莹的露珠?开得这么楚楚动人,令人陶醉,宛如一个仙子,久久伫立。

2.火柴,细细的身子,绿色的头,它们平常而又渺小。近百根火柴睡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虽然挤挤拥拥,但是它们还是排列得整整齐齐,默不作声。等待着,等待着人们用上它们的那一瞬。当火柴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一瞬,也就是它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毫不犹豫,"嚓"地一声,转眼就成了灰烬。这短暂的生命,竟给人类带来了光和热,所以,我说它们是伟大而崇高的!

3.联想恰当

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展开联想。如《白杨礼赞》由白杨树的"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等特点,联想北方农民的"质朴",联想到哨兵的"傲然挺立",进而进一步联想到抗日战争中"团结一心,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

4.过渡自然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这样看起来似乎"形散",但却是"神不散",因此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情的红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却又自然的句、段作为过渡。如:

落下来的树叶簇拥在一起,静静地睡在了大树母亲的怀抱之下。我蹲下来,仔细地观察,只见那枯黄的树叶在黑褐色的泥土上,一动不动,有点已经融入泥土之中,身躯已化作养料供给大树生长的动力。我顿时省悟了,枯叶的凋零,只是为了第二次萌发,第二次新生!

(四)一文一志与一物多志。

在一篇文章中,一"物"只能表达一"志",如果表达多"志",就与"中心明确"的要求不符了。但同一"物",在不同人看来,可以寄托不同的"志"。同是写梅花,毛泽东与陆游就不同:陆游以梅花自喻,咏梅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毛泽东的词则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运用

(一) 欣赏下列"物"的外形,你能悟到什么"志"?

1.竹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6)

参考:竹象征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优秀品质,但是也有人认为竹胸无点墨。 

  2.菊花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7)

参考:"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这是陈毅元帅《秋菊》。

3.荷花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8)

参考:荷花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

4.仙人掌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9)

参考:仙人掌坚强地忍受着阳光的暴晒,最终迎来了雨季的眷恋和生命的灿烂。

(二) 读下文,回答问题。

访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节中写"父亲喜欢兰草",但"当方园几十里的人跑来玩赏父亲培栽的兰草时",父亲"倒有了几分愠怒",请根据文意写出原因。

参考:兰草清妙脱俗,人们却把兰草当成玩赏之物,这样就亵渎了兰花。

2.试简析"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的原因:

参考:山中兰草静处幽静的山谷里,吸自然天地之精华,沐浴阳光雨露,有灵气,有风骨;庭院里的兰草虽然美丽,也有香气,但经过人的侍弄,太媚俗,缺少格调。

3.请根据文意,分别回答以下二个问题

(1)"我"欣赏兰草前后有什么变化?

参考:开始以兰草的外观美为欣赏标准,后来欣赏纯朴不媚俗有灵性的兰草。

(2)兰花给你什么人生启示?

参考:要象野兰一样纯朴,不能如家兰失了真性,献媚处事,降了自己的品格。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10)

四、总结

写托物言志的文章,一是先选准"物"——它必须能承载你的那个"志",二是再把你的"志"寄托于此——必须寄托得合理、巧妙。常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方法揭示主题。托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言志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五、练习

请以《爬山虎》或《梅花》为题,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11)

爬山虎

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催人努力奋进。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要赞美"爬山虎",我也要做学习和生活中"爬山虎"。

中考优秀作文以物喻人(中考作文训练速成)(12)

梅花

最喜欢的花儿就是那梅花,我尤其喜欢它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那天寒地冻的冬天里,百花凋谢,惟有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大雪纷飞中,惟有梅花不屈不挠,开得依然那么鲜艳美丽。

花儿更是惹人喜爱,有的白里透红,犹如刚摘下来的苹果;有的白似瑞雪,就像少女的脸庞;有的红似火,热情奔放。

梅花身姿优美,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各种梅花的姿态,有的才含苞欲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梅花盛开许久,粉红可爱。

梅花香气袭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以它的坚强、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啊!梅花,我赞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