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光明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

作者:张阳

策划:邓大君 张蕃

【编者按】

《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对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估算,报告指出,癌症的某些病因正从之前的与贫困和感染相关转向与生活方式相关。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与光明网联合推出了“人类致癌物及其预防”系列专题,以科普人类致癌物、分析肿瘤病因为主要内容,邀请医学领域内的专家撰文,解答大众对于癌症的疑惑,帮助大众了解肿瘤成因、着重预防。愿更多人远离癌症,健康生活。

本篇是“人类致癌物及其预防”系列专题第一篇文章。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曾经是个非常生僻的专业名词,只有少数消化科医生和科研人员会关注。但是近两年来,幽门螺杆菌却日渐火爆,相关检查也出现在各种常规体检中。许多人拿着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体检结果不知所措。这说明啥?我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幽门螺杆菌的前世今生。

幽门螺杆菌的历史

这个细菌其实大有来头,它与人类的关系最早可以溯源到5300年前。1991年,一个铜器时代的人类木乃伊在冰川中被偶然发现。科学家们在他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证据。

人类认识幽门螺杆菌的历史同样曲折而漫长。早期,人们一直认为胃液为强酸环境,不可能有细菌生存。直到1875年,一位德国解剖学家发现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在这之后的100年中,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或学者,曾先后发现并报道胃黏膜表面这种螺旋状细菌,但由于各种原因,都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擦肩而过。1982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和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培养出了这种螺杆状细菌。但是两人的研究结果受到了当时医学界主流医生的质疑。Marshall医生四处碰壁,一怒之下,亲自喝下了一杯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他在自己身上成功诱导出了急性胃炎。在之后的10年间,随着越来越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证实,医学界的观念开始逐渐转变。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指南,承认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幽门螺杆菌的前世今生)(1)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幽门螺杆菌的前世今生)(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胃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胃癌新发103.4万例,死亡78.3万例。而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全球近一半的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幽门螺杆菌长期、慢性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物。2016年,《柳叶刀》杂志子刊《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文章,根据2012年全球肿瘤发病数据(CLOBOCAN2012),对感染性致癌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幽门螺杆菌高居榜首,与77万例恶性肿瘤的发病相关(而我们熟知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只能屈居2-4位)。其中,89.0%的非贲门胃癌(约占全部胃癌的78%)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这么密切,那我们如果体检时发现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是不是就一定会得胃癌?其实,幽门螺杆菌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且分布不均衡,在发达国家约为20-50%,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可高达80%以上。感染者多数无明显症状,仅有1%-3%最终会发展为胃癌。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病因。它与宿主的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喜食腌制食物、维生素摄入不足等)共同作用,影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过程。正常胃黏膜常常经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不同阶段胃黏膜病变进展的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及地区,已有多项大规模人群干预及随访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30-40%,并且能够促进胃黏膜病变的逆转。早期,曾有研究人员提出,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措施只有在轻度胃黏膜病变阶段进行才有效。但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证实,在不同阶段(轻度或重度癌前病变)、针对不同人群(年轻或老年人)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均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受益。即使是已经罹患胃癌或胃腺瘤的病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依然能够降低50%的异时性胃癌发生率(发病间隔超过6个月的第二原发胃癌)。

幽门螺杆菌的防与治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成熟、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疫苗,我们只能针对其传播途径,在生活行为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幽门螺杆菌主要经“粪—口”和“口—口”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共用餐具、亲吻等行为都可能增加其感染几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尽量采取分餐制、餐具勤消毒、不要口对口喂食幼儿等。

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不经过规范治疗,不能自发清除。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有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法,例如经典的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 两种抗生素),和改进的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 铋剂 两种抗生素)。随着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不同地区的医师可根据药敏试验及临床经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此外,有研究报道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降低胃肠道微生态紊乱导致的副反应,并提高根除成功率。

目前,临床专家普遍认可,对于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癌前病变甚至胃癌的患者,以及具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个体,一旦确认感染,应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但对于无症状的非高危人群,是否应该进行广泛的干预,观点尚不一致。近年来,一些根除治疗效果评价研究提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有增加胃食管反流、肥胖、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率,引起胃肠道菌群紊乱,及抗生素耐药等负面影响。但上述结果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2014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和IARC发布的“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指南”,分别综合了全球多位相关领域顶级专家的意见,评价了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总体获益,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根除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在较大程度上预防胃癌,并减少幽门螺杆菌传染源,其获益大于可能的负面影响。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仍需要结合当地具体的疾病负担、卫生资源优先度安排、成本-效益等因素,综合评价广泛筛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可能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