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蝙蝠的强烈好奇心,源于一张最近看到的照片,她长尖牙,张开口,扁鼻子,带褶皱,眼睛贼贼的,耳朵朝向前,翅膀张开像披风,筋脉分明,一种所向无敌的姿态,面部表情可以说狰狞,且带一丝邪恶的微笑。

他的样子,还有那一种洞悉世事的,嘲讽的,掌控全局的眼神颇有几分灵性,让我想起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做红》里时常提到的邪灵,无处不在,带一丝不祥的诡异。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

就是这张像邪灵一样的照片

我竟然第一次对一种生物如此着迷,

迫切想要了解他的前世今生,开始搜集资料的同时,被蝙蝠一个个超凡的能力所折服,这是一种无比顽强的生物,与人类制造各种工具为自己提供服务不同,蝙蝠却将自己本身进化成一件精密的机器,几乎具备所有人类一直在探索的想要攻克的生命难题的解决方案。

超强感官系统

通讯系统

蝙蝠运用回声定位的能力极强,它能在1秒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音。通过发出人耳无法接收的高频声,接收返回的回声并飞速分析周围环境,能快速判断障碍物方向,规划飞行路线,乃至选择逃跑。

凭借这项特殊技巧,它们可以利用多数动物不能利用的生态位——漆黑的洞穴和黑夜的天空。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

热感应接收器

吸血蝙蝠是真实存在的,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的这种吸血蝙蝠,最重要的探测器官则是鼻子上的热感应接收器,能够在大约20厘米之外探测到动物身上血流量最大的血管。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4)

导航系统

在猎食以后,蝙蝠需要以最快的路线返回栖息地,否则能量的耗费会让捕猎行动颗粒无收,科学家们发现蝙蝠体内含有微量氧化铁,在体内形成了一个内置的指南针系统,能帮助其找到返回栖息地的最近路线,凭借这种磁感应的能力,他们成了地球上仅有的几种可以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的动物之一。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5)

飞行系统

自从大约6000万年前成功飞翔,便是地球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至今如此,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并由它们支撑起一层薄而多毛的,从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

蝙蝠的皮膜非常薄,以至于在飞行中容易破裂,不过不用担心,蝙蝠的伤口愈合能力超强,修复速度是人类皮肤愈合速度的十倍。

覆盖在皮膜上的则是成千上万的毛发,让蝙蝠具备更灵敏的感知能力,以此来获得实时精确气流图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6)

节能系统

蝙蝠在飞行和捕猎发出超声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它们又自有一套系统来应付,那就是翅膀的运动和呼吸相互配合,让呼吸和定位系统重合,以节约能量。而只有在接近猎物时,才会停止这种系统,以更密集的回声精准定位;在冰冷的洞穴,蝙蝠则通过互相拥抱取暖,维持体温和能量。

休眠系统

不过,一种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棕蝠,则在零下20度的温度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理机能,在寒冷的岩洞里,他们的体温降到几乎跟周围环境一样,这对于其他的温血动物来说基本不可能做到,为了保存能量,他们关闭了身体的机能,切断向四肢供应血液,心率也降到每分钟10次,他们每呼吸一次,就能维持90分钟,蛰伏状态持续几个月以后,在10分钟之内,竟然能够快速恢复,瞬间起死回生。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7)

蛰伏蝙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繁殖机能

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跟人类接近,一年只能繁殖一胎,一胎只有一只,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其在筑巢的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交配行为,并观察到口交现象,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除人类、大猩猩等灵长类哺乳动物外,发现类似行为。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8)

超超长待机

对于恒温动物来说,体型越大一般寿命也会越长,心跳越慢。比如大象的心跳只有每分钟26次,平均寿命60年;蓝鲸的心跳可低至每分钟2次(潜水时),平均寿命80岁;而且老鼠心跳可达500次每分钟,寿命只有区区3年。

而蝙蝠因为需要飞行,能量消耗与体温维持的挑战更大,所以需要更强的新陈代谢速率,飞行时的蝙蝠心率可高达800~1000次每分钟,而与之匹配的是它们拥有不合常理的超长平均寿命——30年。原来大约在500万年前的一次基因突变中,蝙蝠获得了修复基因的本领,所以它们的体细胞能以远超一般动物极限的次数分裂。

马里兰大学教授杰拉德•威尔金森(Gerald Wilkinson)指出:“如果我们能像蝙蝠一样长寿,按体积换算后,我们可以活240年之久。”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9)

防疫系统

对于蝙蝠我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其身上的病毒,蝙蝠确实是很多新发病毒的储存宿主,比如埃博拉、马尔堡病毒,SARS、MERS冠状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等,这些大多数属于杀人的病毒。

现在已经从蝙蝠体内发现约140种病毒,其中61种都是人兽共患病毒,其中甚至还有一部分隐而未发。

第一道防线

它们体内有着一类自然杀伤性细胞,形成了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蝙蝠体内的干扰素水平也相对高,能促使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进一步感染。

第三道防线

对于已经受到感染的细胞,蝙蝠体内的MHC-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起到重要作用,它能识别细胞是否感染,并瞬间击穿消灭感染细胞。

于是蝙蝠将体温提高到了40℃,拼命地燃烧卡路里,还将自己的免疫系统调成了“常开模式”。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0)

为了用高温消灭多数病原体,人类的免疫系统也会开始“发烧”模式,长时间在这种高温中身体是受不了的,所以我们的免疫系统有一个启动时间,在被病原体激活后才开始工作,有时候一些猛烈的病原体就可以在我们免疫系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一举击入,将人打倒。

我看到网上有一个段子很好说明发烧和免疫的操作模式:

人:免疫系统,我为什么发烧了啊?免疫系统:因为生病了。人:那为什么会发烧啊?免疫系统系统:因为病毒在40度活不长。人:可是我在40度也活不长啊?

免疫系统:我承认我有毒的成分,但是今天你和病毒必须死一个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1)

马拉马甘博森林水雉小屋附近,一座巨型蝙蝠洞里的埃及果蝠。这里的蝙蝠被查出携带有马尔堡病毒。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蝙蝠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800万年,占据哺乳动物的20%,它们夜晚出没,既有吃肉的蝙蝠,也有吃素的蝙蝠。全世界除了南北两极和一些大洋洲岛屿外,处处都有蝙蝠,可以说蝙蝠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粉授粉:

蜜蜂、蝴蝶授粉的行为我们很熟悉,其实对于某些植物来说,必须要靠蝙蝠来授粉。比如有些植物晚上开花,还有一些中南美洲的藤蔓植物,都会吸引食蜜蝙蝠为其授粉。

植物种子必须传播到远离亲本的地方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果蝠便将大量果实带到远离母树的地方,吃完果实后将种子扔掉,种子落地、发芽、生根,逐渐生长成茂盛的植物。对于无花果一类包含很多小种子的果实,果蝠将整个果实吃掉,种子随后被蝙蝠排泄到各处。研究表明,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2)

捕食害虫:

蝙蝠是夜行动物,它们能够捕食一些同在夜晚活动的害虫,比如对农作物威胁极大的夜蛾、金龟子,蚊子也是蝙蝠的食物之一,一只蝙蝠一晚可捕食大约3000只害虫。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3)

奥马哈市亨利多利动物园的大狐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生物肥料:

蝙蝠的排泄物富含氮,是有机肥料。

病毒传播

实际上这些病毒和蝙蝠一起长期进化了很多很多年,短则几十年,长到几百年,甚至上万年,那么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

而在非洲,野生动物是肉食类来源之一,尤其是在农村,像猩猩、猴子和蝙蝠都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埃博拉病毒多次从丛林走向村庄,最后走向城市。

而马来西亚的尼帕病毒是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加速扩张,不断渗透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里。我们把养猪场建在了蝙蝠栖息地的旁边,蝙蝠吃了水果,水果被病毒污染后掉到了猪圈里,猪吃了以后染病,又再把病毒感染到人。

我们到广西自治区的伊岭岩进行考察,在一个洞穴内就发现了大约5000只棕果蝠。询问SARS之后他们是否还吃棕果蝠。回答是,现在已经不让普通工作人员吃了,只留给来洞穴观光的贵客!

2000年,我到海南考察时,在海口不远处的农村,农民们在发现了一大群棕果蝠。他们将整个洞内的棕果蝠全部消灭,大约有2万只,各自分掉拿回家吃了!

2003年,我们由于SARS溯源工作考察位于广州的野生动物市场。在市场上的几个摊位,就摆放着一笼子一笼子的棕果蝠。我好奇地询问一下价格:十多元钱一只。

自从20世纪40年代,一种神经疾病降临关岛,折磨着那里的查莫罗土著居民。科研人员发现:这种神经疾病与查莫罗人吃狐蝠直接相关。

不管是食用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领地的侵蚀,这些都使得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4)

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把传染病从一个小村庄传到全世界。因此传染病它不是一个村庄一个地区的事件,它是一个全球都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要从源头去预防新发传染病,就是离它远一点,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5)

极度濒危的佛罗里达戴帽蝙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在寻找资料的过程里,有一个纪录片让我尤为感动,罗德里奥·麦德林是“墨西哥蝙蝠侠”,他从童年时代就对蝙蝠着迷,从小开始就饲养吸血蝙蝠,此后他的一生就一直致力于拯救这种动物。

而墨西哥出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龙舌兰酒正面临险境,而他最喜欢的蝙蝠长鼻蝠对于这种酒而言至关重要,酿酒的原料植物正是由蝙蝠授粉。

跟着他一起,看到了这种小巧的蝙蝠的漫长迁徙过程,他们在遥远的外岛洞穴受孕,随后追随着食物的痕迹,冲破重重危险,一直迁徙到沙漠中的洞穴分娩,养育幼崽。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6)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7)

小长鼻蝠

随后我又看到许许多多的,各式各样的蝙蝠种群,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外形特点,不管是嗜血的吸血蝙蝠还是软糯的洪都拉斯白蝙蝠,都令人赞叹,我一度认为他们应当是灵长类动物,虽然同属于蝙蝠,却形态和习性各异。我觉得蝙蝠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动物,不会故意伤害人,也不是故意的要将病毒传染出去。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8)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19)

有双层耳朵的长耳蝠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0)

硫酸溪自然中心的汤氏大耳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1)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2)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3)

洪都拉斯白蝙蝠

一起挤在一片叶子上,洪都拉斯白蝠看起来就像小棉花团,还被大家爱称为猪猪奶黄包,而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翅膀,都是明亮的橘黄色,可能是蝙蝠界最萌,长得最无邪的品种了吧,不过仔细看她的嘴唇,还是有那么点密集恐惧的。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4)

扁头颅蝠

扁颅蝠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是我国最小的蝙蝠之一。两翼展开时,宽度还不到20厘米,平均体重更是只有3.5克。除了每天晨昏两次短暂的外出觅食外,剩下的所有时间它们都躲在竹筒里。扁扁的头颅也自然有他的作用,正是这样他们才可以在竹子上狭窄的洞口钻进去,而以此抵御头比他们大的生物的入侵。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5)

菊头蝠

菊头蝠因嘴脸部特殊复杂的叶状突起而显著有别于其它类蝙蝠,如果硬要说,我想说他其实长得很像大猩猩,他为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许多动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群居岩洞,冬季则冬眠于山洞深处,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分布于吉林、山东、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等地,栖息于几乎所有的热带、亚热带岩洞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其悬挂处仅距地面不足3米高。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6)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7)

蹄蝠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从微小到较大。和菊头蝠一样有马蹄形的鼻叶,但是鼻叶上没有菊头蝠那样复杂的结构,耳朵大小中等,和菊头蝠一样没有耳屏,也是五官粘在一起分不清楚的典型了。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8)

泰国猪鼻蝙蝠

泰国猪鼻蝙蝠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体量不超过2克(相当于一个1角钱硬币,也是真的很迷你了),身体总长度大约为30mm,而当两翼展开后的总长度大约16cm。翅膀位于身体的下腹处,而且其顶端是非常长的,只是为了适应在空中的盘旋飞行。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29)

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是蝙蝠科所有种类的吸血蝠的统称,身体不大,没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相貌看起来非常丑恶,在天黑之后才开始活动,每晚定时觅食——吸食动物的血液,不同种类的吸血蝙蝠吸血对象也有所不同。舌下和两侧有沟,血流沿沟通过。舌可以伸出和慢慢地缩回,从而形成口腔中部分真空,有助于血流入口中。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0)

澳洲鬼蝠

长得确实很像幽灵,像食虫蝙蝠一样,鬼蝠使用回声定位,但并非始终如此。鬼蝠经常栖息在树上,它的眼睛很大,可以扫描下面的草丛中是否有老鼠或其他猎物。找到猎物后,鬼蝠落在猎物身上,用翅膀卷住猎物,然后对猎物的头部和颈部进行致命的咬击。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1)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2)

灰头狐蝠

实在是最有大侠气质的蝙蝠了,就连倒挂在树上的样子也有一种侠客风范,悠然自在。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森林地区,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物种。灰头狐蝠头体长230——290cm,翼展平均长度可达1米,平均体重为700克,重者可达1千克,主要以树木果实以及花粉、花蜜为食.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3)

澳洲蝙蝠诊所曾拯救一只非常特别的灰头狐蝠,它拥有可爱的白色脸蛋,一只黑色的耳朵,翅膀上有像乳牛的黑白斑,这是由于灰头狐蝠白化症致白身黑耳。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4)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5)

兔唇蝠体型巨大,只分布在南美的北部丛林中。口鼻部尖而没有鼻叶,耳朵大,有小的耳屏,也能用爪子捕捉昆虫。腿长、脚大、趾端被有长而锋利的钩形爪,爪子锋利,可以抓住长达10厘米的小鱼。捕鱼时一边飞行一边将尾膜聚合,趾、距和胫骨在侧面伸展成流线型以使得在水面滑行时阻力最小,胫骨与普通蝙蝠有着明显区别,不仅长,而且与翼膜之间的结合点非常高。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6)

宽耳犬吻蝠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7)

戈龙戈萨国家公园齐滕戈营地的裸尾犬吻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8)

叶鼻蝠属于台湾地区蝙蝠的一类,体黑棕色或黄棕色,腹面较淡。雌雄蝠成体具有额囊,但雄性个体较明显。雌雄蝠于腹面耻丘上皆具有假乳头,但以生殖母蝠较为明显,供幼蝠攀附之用。主要栖息于中、低海拔洞穴、人工建筑物或桥梁。与折翅蝠或台湾小蹄鼻蝠为竞争者,常共栖一洞中。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39)

彩蝠为蝙蝠科彩蝠属的动物,看着有点像是某种由蝙蝠和蝴蝶结合而成的产物,分布在汶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和中国大陆广西、海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一般栖息于森林以及树叶下。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40)

佛罗里达州,一只雌性赤蓬毛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41)

奥马哈市亨利多利动物园的大矛鼻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42)

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卢比蝙蝠保护区的短鼻果蝠。

摄影: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惩罚与报复?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所向无敌的,自然界的几乎所有的威胁,都通过自身的系统的进化和升级,形成了强力抵御,不过,在人类的“魔爪”下,蝙蝠似乎感到第一次无能为力,仔细想来,蝙蝠利用身上的病毒的传播,也许就是其对人类的一次特殊的战略防御。

很少有哺乳动物能像蝙蝠这样引人遐想,从超级英雄到吸血鬼,也映照了现实,既是帮人除掉害虫,平衡生态的一员,又是带来顽固的病毒的死神,亦正亦邪,都取决于人的选择。

我曾想,如果不从道德角度来讲,这些所谓的传染病不过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而霄给我指出,报复不合适,这个词格局太小,大自然不屑于去报复谁,应该是一种惩罚,我很赞同“惩罚”这个词语,若不对自然抱着敬畏的心态,总有一天,会受到他的惩罚,而这一天,我们不正在经历吗?

蝙蝠身体有多可怕,蝙蝠作为一种邪灵(43)

参考资料:

https://www.cdc.gov.tw/File/Get/3k83VP2xK4UB-yC1E0XyGg

纪录片《自然界的微型奇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0015308/?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6

纪录片《蝙蝠》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500389/?spm_id_from=trigger_reload

纪录片《神奇动物大揭The.Wonder.of.Animals》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200399/?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2

纪录片《蝙蝠飞行研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7457608/?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4

张磊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94398.html

https://kknews.cc/science/6o4jyl3.html

http://m.1nongjing.com/201712/212592.html

http://www.ngchina.com.cn/animals/animalphotos/7517.html

图片来源网络

写作动机纯属爱好,资料搜集和来源以及文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指点

最初写于我的个人公众号:收音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