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揭竿而起力争太平,为了不让士大夫与民众一同造反,汉灵帝下令解除党人禁锢,打算借助可以利用的一切力量保证江山稳固。除了重用士人和世家,有能力的汉室宗亲也得到擢升,刘繇就是其中之一。因勇斗劫匪救出叔父闻名,力战对汉室怀有异心的袁术、孙策等人,刘繇本来能够匡扶汉室,为何最终殒命乱世?

刘繇是哪个国的(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1)

一、不畏强暴,声名显赫

虽然有着汉室宗亲的身份,但刘繇这一支却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可以说比起刘虞、刘焉、刘表来说都要差上不少,但他是太尉刘宠之侄,父亲还是山阳太守,好歹家大业大,在先辈的萌荫下,刘繇相信未来自己有机会立足朝堂。然而汉灵帝治下的这片天地早已腐朽,皇帝带头卖官鬻爵,层层剥削下官逼民反,强盗劫匪层出不穷,就这样,穿着华丽,一眼看上去就很有钱还没什么战斗力的刘繇堂叔刘韪不幸被绑架了。还未及冠的刘繇得知叔父被绑架的消息后,召集了十几个人向盗匪发起进攻并成功击杀头目,救出叔父不说,还帮助解决了当地的一个隐患,受到人们的称赞。

刘繇是哪个国的(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2)

能做盗匪的头目,手上必定是染过血的,刘繇仅凭十余人就捣毁窝点还杀了作乱的头目,很快得到瞩目。刘繇先是被举孝廉,拜郎中,任下邑县长,因不附和权贵辞官回乡;后被举为茂才,而他的哥哥刘岱在前一年就被推荐为茂才了。“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刘繇和刘岱因此有“隽才”之名,且越传越响,刘岱历任侍中、兖州刺史,而刘繇却并没有接受征辟。

刘繇是哪个国的(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3)

二、临危受命,官拜州牧

兴平元年(194),扬州刺史陈温死后,朝廷任命刘繇接任。事实上,由于袁术的名头甚是响亮,朝廷希望有威名的刘繇能够与其制衡。由于袁术早已将扬州视作自己的后花园,并占领了扬州州府寿春,刘繇没办法上任。“四世三公”的名头唬住了刘繇,就在他停滞不前时,孙坚旧部,被迫投靠袁术的将军吴景、孙贲将刘繇接到曲阿,以曲阿为州府治所,才得以在扬州立足。然而吴景、孙贲占据了丹杨,刘繇信不过二人并赶走了他们,派遣樊能、于麋、张英等占据要地防备袁术,又以名士许劭为幕僚,算是稳定住了局势。

刘繇是哪个国的(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4)

临危受命的刘繇终于有机会大展拳脚了,然而刘繇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太相信名气。吴景、孙贲在刘繇最危难的时候帮助了他,然而此时袁术和孙策的名头太响,袁术为了称帝已经攻克了周围各郡县,孙策更是打到了庐江,刘繇害怕二人会在丹阳举事和孙策联手,因此才先驱逐了二人。刘繇任命的几个部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吴景、孙贲加上袁的老部下惠衢率兵来袭,樊能、于麋、张英进行抵抗,双方鏖战数年,不分胜负。就在孙策替袁术攻城略地的时候,袁术暴露了篡权夺位的野心,朝廷无力讨伐,于是加授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希望他能进一步占据扬州打败袁术。

三、为名所累,功败垂成

“名”在东汉极为重要,哪怕在大乱之时,曹操因为杀了名气很大的边让而付出沉痛的代价。好名声让刘繇平步青云,也限制了他的行为处事。太史慈能够力战孙策不败,并为孙策折服,刘繇却并不在意这个“没名气”的小将,“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手下唯一一个能抗衡孙策的人却被刘繇弃如敝屣,刘繇的结局可想而知,他被更善于军事的孙策击败,仓皇西逃到了豫章。许劭原本建议刘繇投奔刘表,但豫章太守周术死后,面对刘表表奏的新太守诸葛玄和朝廷任命的朱皓,刘繇选择帮助后者。

刘繇是哪个国的(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5)

就在刘繇想要借助朱皓和豫章卷土重来时,他派出的笮融却把朱皓杀了并自立为豫章太守。原来,笮融生性凶残,他在陶谦手下担任下邳国相时,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并通过兴佛拜佛的方式掩盖自己的本性。曹操攻徐州时,欺软怕硬的笮融带领佛教徒南下,广陵太守赵昱清英俨恪,却没能察觉笮融真面目,在款待笮融时被其杀害。紧接着,笮融如法炮制,在杀害彭城国相薛礼后投奔刘繇,同样骗过了他。许劭虽然看走眼了太史慈,但他看穿了笮融的本性,劝刘繇早点诛杀此僚,“融出军,不顾名义者也。皓善推诚以信人,宜使密防之。”刘繇没听,结果这番引狼入室的行为,不仅交恶刘表,还失去了一大助力。在料理完自己种下的恶果后,刘繇也因病去世了。

刘繇是哪个国的(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6)

刘繇和另一位汉室宗亲刘表的经历十分相似,但比起敢于只身入荆州的刘表,刘繇却不复年少时的勇武。若不是孙策一举击败了刘繇,刘繇可能还能再和袁术纠缠几年,但他的成就也止步于此了。“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可以看出,刘繇本身既没有封疆济世之才,也没有治乱安邦之策,更没有强大的背景为援,又如何将匡扶汉室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