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原句:同上(六年级下册第1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学语文课文腊八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语文课文腊八粥
(一)课文原句:同上(六年级下册第1课)
(二)文化因素:出自民间谚语。
(三)文化内涵:“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寒鸦”是最耐寒的鸟。把它都冻死了,可说明腊七腊八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那么在言语中单说这么一句话有何目的呢?可能是提醒人们在这两天尽可能不从事室外活动。此外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说,“腊八”还有一个更值得注意的事,它是既能彰显精神文化又能彰显物质文化的日子。
在有关“文化”的定义中,最有名的一条就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人读了这个定义不理解:为什么“文化”能既指精神财富又指物质财富呢?咱们从“腊八”这一天古代要做的事,即可看出“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各指的是什么:
1,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腊八”这一天“夏曰嘉平(吉庆),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朝将‘蜡’改为了‘腊’)。”
先看这第一句话就知道从夏商周三代起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关注“腊八”这一天了。我们没引的话中还谈到先秦时期我国有一些地方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为什么要祭祀祖先与神灵呢?主要的是要向祖先与神灵感谢一年来通过他们的保佑,使得后人有了粮食的大丰收和人们的平安度过了一年。
这祭祀活动就是人民创造的“精神文化”。
2,“物质文化”呢?是指“腊八”这一天要喝的“腊八粥”。这“腊八粥”可不同于往日所喝的粥。这种粥需要把人们所创造出的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齐聚一堂全放在锅里煮,然后拿来祭祀。明着是让受祭祀者喝粥,实际上是搞农产品大展览,向祖先神灵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放在锅里的“米”“豆”“干果”实际上就是“物质文化”的展示。
因此这“文化”的第一条定义中的“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就在“腊八”这一天完全得到了体现。当然对“腊”的解释以及这一天还和佛事相关,限于篇幅就不谈了。
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腊月里最忙碌的日子。忙碌什么呢?忙碌“腊八节”,从腊七起就要准备各种米特别是大米,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儿、松仁儿、桂圆、榛子、葡萄干、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准备齐全后,要洗米,泡果,剥皮,去核,准备着自半夜起熬制“腊八粥”,为次日的祭祖祭神做准备。
我国自先秦起就有“腊八”进行祭祀,庆祝今年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习俗。据说“腊八节”这一天也是佛教创始人成道之日,称此日为“佛成道节”。“腊八粥”自腊七夜里熬起至“腊八”清晨,即用“腊八粥”祭祖,然后作为早饭食用。
说明: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本《随笔》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敬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