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逝世在中山陵吗(孙中山灵柩经历的风风雨雨)(1)

据央视新华社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昨天19时35分抵达南京,开始了访问大陆的行程。洪秀柱一行人员到达南京后,于31日也就是今天上午9时20分左右拜谒南京中山陵,向孙中山先生致敬。今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国民党代表团此次拜谒更具历史意义。

这里承载太多无奈

中山陵所在的紫金山又名钟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这里山势雄伟,郁郁葱葱,紫金山南麓是明孝陵所在地,孙中山陵寝选择建在此地正是依据其生前的个人意愿。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4个月前走马上任的临时大总统职务,恢复平民身份的孙中山与胡汉民、郭汉章等人来到紫金山狩猎。转至半山寺时,孙中山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雄伟,便由衷地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那时离孙中山病逝还有13年,但这并非他的无心之言。就在他逝世前一天,孙中山还叮嘱宋庆龄、汪精卫:“吾死以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南京,这座让孙中山实现了其建立民主共和国理想的城市,也见证了他的太多无奈。1925年3月12日,59岁的孙中山因肝癌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与世长辞。“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临终昏迷时口中的喃喃自语,是他一生追求的梦想无法释怀的遗愿。

孙中山是逝世在中山陵吗(孙中山灵柩经历的风风雨雨)(2)

战事混乱,险遭火烧

1925年4月4日,以张静江、汪精卫、于右任、宋子文、戴季陶等12人为委员的葬事筹备处和委员会成立。孙中山逝世前曾希望自己能够像列宁那样保存遗体,供民众瞻仰。为长期保留其遗体,首先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防腐手术,入殓时,遗体穿西式衬衣,外罩民国大礼服,足登皮鞋,头戴大礼帽,殓具用美式楠木玻璃盖的棺材。

苏联政府赠送的特制水晶棺,经协和医院的专家检验,认为质料脆薄,外皮为金属质,易于传热,这种棺椁适用于干燥寒冷的北方,却不适合中国南方潮湿炎热的气候,暂放东城铁狮子胡同行辕治丧处(现存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内),供人参观。国民政府为孙中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公祭,30万人前去参加。

当时紫金山陵园建设不能马上完成,治丧筹备处决定将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这一放就是4年。4年间,时局混乱,战事频仍。情况最紧急时,护灵人员曾经转移遗体至附近的山洞内停放,待危机消除后,又重新运回。

孙中山是逝世在中山陵吗(孙中山灵柩经历的风风雨雨)(3)

苏联政府赠送的特制水晶棺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在徐州被打败的奉系安国军副司令张宗昌逃到北京,在西山碧云寺见到了孙中山灵柩,破口大骂:“不是你孙文搞革命,我张宗昌就不致有今日之败!我生前不曾和你打过仗,你死了,我今日要毁灭你的尸体,以泄我之愤恨。”他强令附近的乡民搬来柴草,要火烧孙中山的灵柩。

几位护灵人员急忙找到驻守北京的张学良。张学良的骑兵及时赶到加以制止,邻近父老乡民闻讯也赶来救护。

此劫难后,官方的说法是孙中山的遗体并无损坏,但也有传言是因为空气侵入,孙中山遗容变色,已经无法保存。此后,治丧委员会从美国购买了一具紫铜棺安放孙中山遗体。如今,中山陵的孙中山遗体被葬入几米深的地下,已无法供人瞻仰了。

孙中山是逝世在中山陵吗(孙中山灵柩经历的风风雨雨)(4)

80名卫士与陵墓共存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拒不纳谏。1935年,续范亭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时悲愤地写下《哭陵》一诗:“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他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慷慨赴死。续范亭在《告民众书》中说:“余今已绝望,故捐此躯,愿同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

血溅中山陵让这座伟人的陵寝笼罩在一片悲壮之中,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战局的不断深入,日军已涉足了大半个中国,一步步逼向这里。

孙中山生前的贴身卫士,当时负责陵墓防卫的范良回忆,日军攻破上海、苏州两道防线,蒋介石曾想把先生的遗体带到重庆。但必须要用炸药炸开陵寝,极有可能破坏遗体,工程师怕损坏灵柩和遗体,极力劝说,墓室才得以保全,移灵之事没能实施。国民党撤离南京前夕,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到中山陵对负责留守的卫士说;“总理遗体不能移动,你们要保护好总理陵墓。”80名卫士在“与陵墓共存亡”的誓言书上庄严签字。

1937年12月,南京最终沦陷。日军曾用大炮轰击中山陵留下一大一小两弹孔。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却没有对中山陵建筑大肆破坏。对于这件事原委,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孙中山生前在日本住过很久,与日本交往过密,中山二字就是日本名字,也有人认为,中山陵是很多中国人的信仰之地,日本人不敢冒犯。真正的原因并无记载,无论如何,抗战八年,中山陵除了周边园林被严重破坏外,主体建筑基本完好。

孙中山是逝世在中山陵吗(孙中山灵柩经历的风风雨雨)(5)

周恩来拜谒中山陵

解放军和平接收

1946年国共内战时期,在南京参加国共“和谈”的周恩来及中共代表团共30多人,集体来到中山陵,在沿途他们亲手采集了鲜花,扎制成花圈,敬献在孙中山的灵前。周恩来微笑着和中山陵卫士范良握手亲切交谈,又拿出40万纸币嘱咐说:“你把这40万分到每一个守护中山陵的战士手中,让他们尽职尽责地保护好中山陵”。周恩来的这个举动直接促使了南京解放后中山陵的和平交接。

1947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抗日部队进行大规模裁撤,大批军官失去生活来源,引发强烈不满,这种情绪日渐积累,引发了5月5日的400国民党军官哭陵事件。

仪式中,黄埔一期毕业生黄鹤激动地对大家说:“我们这些编余的军官,曾经追随总理东征北伐,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政府把我们一脚踢开,断绝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别的奢望,活着只求有碗饭吃,死后有一口棺材安葬。我们也是人,我们要生活。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是谒陵,而是哭陵。”《救国日报》、《中央日报》等媒体对事件进行了大幅报道,这震天动地的“哭声”震惊了整个社会。国民政府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妥协,这些原先只会带兵打仗的将领经过培训走向了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的岗位,军中的情绪才得以缓解。

1949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步步败退,解放军即将跨越长江天堑。当时担任总理陵墓代理拱卫长的范良回忆:“孙科先生离宁前曾来谒陵。他说:‘毛泽东、周恩来对孙总理是很尊敬的,你认识周先生吧?你不要跑开,他们是不会为难你的,枪可以交掉’。以后,我就命令大家徒手站岗,武器全部入库存放。”

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作战时,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给先头部队写下了“保护中山陵”的手令,派人送到中山陵,后来这条手令用镜框装起来,被放置在陵堂里。1949年4月24日清晨,解放军的刘志诚团政委率领一个营战士来到中山陵。中山陵被中国共产党和平接收,南京解放后,范良的卫队就和解放军一起站岗护陵。

作为解放后南京市的第一任市长,刘伯承特地派人从湖南、贵州等地调来2万多株梧桐树、杉树树苗,亲自带领解放军官兵种植在中山陵园四周。

孙中山是逝世在中山陵吗(孙中山灵柩经历的风风雨雨)(6)

中山陵航拍图

中山陵成为连接两岸的情感纽带

1953年2月,毛泽东生平唯一一次到中山陵谒陵。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有关方面从安全保卫的角度出发,为他拟定了一条秘密谒陵路线,从旁边开辟一条小路进入陵门。毛泽东听后笑说:“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随之,毛泽东在众人的簇拥下大步走在正门大道的照片被载入史册。

1961年,中山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仅仅过了5年,1966 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周恩来以自己的威望和才智,在动乱的岁月里,保护了中山陵园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

1986 年11 月12 日是孙中山诞辰120 周年,11 月7 日,港澳各界人士中山陵参谒团130多人来到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时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霍英东任团长。2005年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首次来到中山陵谒陵。

2009年6月1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由台湾飞抵南京,主持国民党自1949年后在大陆首次操办的孙中山奉安80年“纪念大典”。此前,中共为配合此项活动对中山陵进行了特别修缮。建国60年来,中山陵进行过多次大修。

如今,台湾人到南京必然要到中山陵,甚至到其他城市也会绕道来看看中山先生。这里安息着一位革命领袖的不朽灵魂,更铭刻了海峡那边无数个思乡游子的乡愁。“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所敬仰,更成为连接两岸血浓于水关系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