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沪苏浙三省8个市(区)一对一结对帮扶皖北8市(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滁州、淮南、六安)成为热点。随后在安徽省内就已经掀起较大的推动热潮,除了各地积极主动对接谋划之外,安徽省的主要领导也密集调研皖北各市;其实在此之前,安徽省也先后出台了多个振兴皖北的举措。因此说,对于皖北各地的规划各方早已着手,随着三省区发达地区的对接合作,未来皖北格局必将有着较大的变化。

就在对接帮扶的消息发布后,皖北各地就已经开始有着多个实质项目落地和开建;尤其是在支持皖北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当中,未来将建成“合淮宿蚌铁路”(合肥-淮北宿州-蚌埠)与京九线阜阳至湖北的对接;“徐淮阜蚌肥省际高速”(徐州至淮北至阜阳,徐州至蚌埠、合肥至周口、阜阳至淮滨,蚌埠至五河至泗洪、明光至巢湖等);“阜宿亳蚌城际铁路”(阜阳至蒙城至宿州(淮北),五河至亳州,宿州至阜阳,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和宁洛高速明光至蚌埠段改扩建等高速公路)。就在前几天,位于皖北门户的亳州机场、亳蒙高速、徐淮宿高速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此前,亳蚌、许亳城际铁路也已经签约。

阜阳最近划归亳州市的县(沪苏浙帮扶下的皖北)(1)

已经凸显的亳州交通中心网络

大发展需要交通先行,由此看,未来皖北各市的变化格局尤以随着交通网络而会更加显现。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开发大建设的背景下,作为此次皖北又有增添新成员(原皖北6市 六安、滁州)的情况下,原本就需要形成一个皖北大中心的当口,未来哪座城市又能担当此重任呢?

其实,早在安徽的坊间就已经有着固守的“大阜阳概念”,当然目前阜阳也是在人口、面积、经济上最有实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同时阜阳也是与皖南中心芜湖争持不下的安徽第二大城市。但是在此次皖北新一轮机遇当中,尤其是形成了8个城市集群之后,阜阳的“中心区位”似乎已经不再明显。

对此,最近的网络上也有诸如阜阳与亳州重新合并(原为一地),淮南与亳州合并,宿州与淮北合并等等不少建议和呼声。其实,在不了解皖北以及安徽实际的情况下,上述说法大多不切实际。

阜阳最近划归亳州市的县(沪苏浙帮扶下的皖北)(2)

安徽各市概况

首先,阜阳与亳州的关系。目前阜阳人口已经逾过千万,亳州人口也直奔700万。而且现在的亳州在安徽省内发展极为迅速,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速连续排在全省前列,而且亳州还是豫皖鲁苏四省通衢的重要门户,亳州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白酒制造基地;还如本文前面交代的几个亳州重大交通项目的落地,因此亳州在未来的区域中心位置更加凸显。

其实,这也正是当年为什么亳州从阜阳析出单独建市的主要原因;因此说,之前的阜阳难以拉动亳州这艘大船,如今更是难以兼得,而作为安徽省规划的亳州与阜阳同为“两大省际毗邻中心城市”,未来谁更突出还待观望。

第二就是亳州与淮南的关系。至于坊间传闻的淮南合并亳州更是没有依据和说服力;其实两地的毗邻交界倒是大有文章可做。例如目前的淮南已经纳入到合肥都市圈发展,加之淮南的城市资源转型,尤其是淮南夹在合肥、蚌埠、亳州、阜阳等地范围发展空间已经较为有限,倒不如撤销淮南市,将淮南一分为二划到合肥与亳州。大概设想可把整个寿县划进合肥,寿县以北和淮南主城划到亳州,以此形成“大亳州”格局;而亳州市的主城中心随着机场的建设可向涡阳、蒙城转移,由此亳州将会形成一个皖北的大中心区域城市。

阜阳最近划归亳州市的县(沪苏浙帮扶下的皖北)(3)

亳州主城向南转移后的中心格局

三就是宿州与淮北的关系。其实在坊间建议的这两个城市合并是“靠谱”的;因为淮北与淮南同为两大煤炭城市,目前均面临着资源转型。淮南未来还有合肥的辐射带动,而淮北仅靠宿州与亳州的带动,体量或许都不大;而目前宿州与淮北都在淮海经济区核心范围之内,如果淮北与宿州合并未来将会建成皖东北的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皖北与苏北承接的一个桥梁纽带。

阜阳最近划归亳州市的县(沪苏浙帮扶下的皖北)(4)

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

如果按照以上设想,未来的皖北将会形成亳州、阜阳、宿州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而蚌埠与宿州、滁州则是皖北与长三角的承接枢纽城市,另外六安将会在合肥的带动辐射下成为皖西的区域中心城市。#2021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