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进入8月,由诺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改编的同名话剧即将在南京上演。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

《红高粱家族》曾被改编成电影《红高粱》,1988年问鼎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14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红高粱》,霸屏日久,其中的插曲《九儿》被韩红演绎得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但可惜,电影与电视剧均未尊重原著:张艺谋的电影重视视觉效果,大加渲染颠花轿、红高粱地野合、酒里撒尿酿成极品酒、活剥人皮等桥段。

电视剧《红高粱》为了将中篇小说扩充成60集的电视剧,编剧直言保留原著的“精气神”。观众则戏称,为什么不叫“绿高粱”?除了高粱地野合与《红高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话糙理不糙,为了让观众接受,电视剧对原著进行了整容式的改编:比如,九儿成了女学生,有自己的初恋,文质彬彬的张俊杰。而原著中“我奶奶”戴凤莲确实有情人,而且不止一个,是为了报复余占鳌把丫鬟恋儿发展成二奶奶。

电视剧还给九儿增加了一个抱着丈夫牌位拜堂的单家大嫂淑贤。两妯娌一开始互相算计,后来九儿鼓励大嫂追求幸福,嫁给了罗汉。再后来罗汉被日本人所杀,淑贤殉情。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2)

但遗憾的是,电影与电视剧都心照不宣地回避了原著中有关八路军的人与事,这是表现“我爷爷”爱恨情仇的重要内容。也删除了二奶奶恋儿这个人,更没有被日本兵玷污的情节。但这在小说中是大书特书,日本兵人性的刻画非常生动。这些重要内容的删除,不能完整呈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莫言的内心应该是遗憾的。

所以,本人很想知道,话剧又是怎么表现八路军与日本兵的形象的呢?不过本人预测,这些内容还是要删除的,想要尊重原著很难。因为有下面几个问题不好调和:

话剧的编导是不是与莫言有共同的文学理念?

莫言说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

2009年11月20日下午,莫言获邀“中国作家北大行”做了题为“语言与历史”的演讲。他自豪地说,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称《红高粱家族》对“新历史主义小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批评红色经典历史小说在思想上艺术上都不能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相比,原因是立场站错了,具有片面性,不真实:

他们的小说现在看之所以在思想上与艺术上的高度与当下的新历史小说有差距或者说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历史原因造成的。

他们只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革命军队的立场上来写作,是片面的,不真实的。作家应该要站在一个超阶级立场上,处理他的题材,处理他的人物。

不仅如此,莫言还有改写历史的雄心:

“所以,我写这些历史小说的时候,还是从民间的视角来出发,从情感方面来出发,然后用情感代替政治和经济,用民间来补充官方或者否定官方。”

那么《红高粱家族》是怎样真实地表现胶东高密抗日战争历史的呢?

高密东北乡有三支抗日队伍:土匪余占鳌的民间抗日武装、国民党冷支队长的队伍、八路军游击队(队长绰号江小脚)。

“我爷爷”余占鳌的民间抗日武装,不接受国民党的改编,也不接受八路军的联合。八路军不但不抗日,还残杀掠夺“抗日百姓”。

以至于百姓不欢迎八路军,反而“咬牙切齿”地痛恨,同仇敌忾地拼杀。

所以编导者如果没有同样的文学主张与历史认知,是不会认同这样表现八路军的。

八路军伏击出大殡的余占鳌的队伍夺枪,给民间抗日武装与老百姓种下刻骨的仇恨。这样的形象怎么表演?

莫言塑造了一个土匪式英雄“我爷爷”余占鳌,因母亲与和尚私通遭人闲话,就把和尚杀了,母亲自尽。当轿夫遇到了戴凤莲。戴凤莲的父母为了钱财,把女儿许配给造酒坊单财主的患麻风病的儿子。余占鳌与戴凤莲在高粱地激情后就把单家父子给杀了。后来余占鳌把戴凤莲的丫鬟“恋儿”发展成“二奶奶”,与戴凤莲闹翻,并与恋儿搬出去住。余占鳌杀了土匪的头,当了土匪。戴凤莲为了报复,与余占鳌的对头黑眼勾搭上,并勾引了家里的伙计刘罗汉。为此,余占鳌差点杀了戴凤莲。

日本人来了,剥了刘罗汉的皮,奸杀了二奶奶,刺死了孩子。余占鳌与戴凤莲放弃个人恩怨,集结起队伍杀鬼子。余占鳌骁勇善战,战功累累。给他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不是日本鬼子,而是另外两支抗战队伍。

第一次是国民党冷队长不守信用。说好两面夹击日本鬼子,结果余占鳌50多人除了余占鳌父子,全都战死了,也没见国民党军队的影子。戴凤莲在为队伍送拤饼的路上还被敌人炮弹炸死了。

第二次是遭遇八路军伏击。余占鳌加入情敌黑眼的铁板会,取代了黑眼,成了实际上的会长。两年后,一次伏击日军大获全胜,缴获不少枪支弹药。江小脚和冷支队长先后找余占鳌敲诈战果未果。余占鳌有能力为戴凤莲出大殡了,没想到却遭到灭顶之灾。八路军要与余占鳌联合遭拒,却在余占鳌为戴凤莲出大殡的路上伏击了出殡的队伍。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3)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4)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5)

不仅如此,莫言还聚焦了一个已经投降的铁板会一个“嫩黄瓜一样漂亮的小伙子”在缴械的情况下被八路军刺死的惨状: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6)

本人觉得,这样在舞台上塑造八路军的形象是得不到观众的认可的。

身披狗皮,学狗叫,“像亢奋的狗群”的胶高大队怎么在舞台上呈现?

经出大殡遭江小脚的胶高大队伏击,铁板会死的死,散的散,又只剩下余占鳌父子俩。由于死人太多,掩埋不了,引来了一大批野狗撕食。这给父子俩带来了一冬的给养。他们每天打死一只吃死尸的狗吃,积攒了一百多张狗皮。由此出现了一个披着狗皮去打仗的胶高大队。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7)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8)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9)

这种“拟狗”的写法应该是莫言的独创吧,又有何象征意义呢?

如何演绎蹂躏二奶奶的日本兵的“人性”之光?是个难点,南京人的伤疤不可触摸

对六个日本兵糟蹋二奶奶,杀死小姑姑的暴行,作者站在“人的立场”上耐心地表现施暴者的“人性”。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0)

读书人模样的日本兵,居然动了恻隐之心。但他理智立刻战胜了感情。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1)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2)

二奶奶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主动脱光衣服,躺在炕上。作者突然插进一段评论: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3)

原来,日本兵只是犯了天底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凶狠的表情的硬壳下,缓缓地翻滚着绿油油的柔软的流质”也被二奶奶的母爱激发出来。而且被二奶奶有心思欣赏到了: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4)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5)

最后二奶奶还是遭到了六个日本兵的疯狂蹂躏。令人诧异的是,莫言埋怨起二奶奶母爱表演得不彻底起来。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6)

六个日本兵的疯狂程度也是由二奶奶的疯狂所带动的!

二奶奶因为母爱献身不彻底,最终没能把孩子救回,但“年轻的漂亮士兵”杀一个小女孩也很痛苦啊,“眼睛里流着青蓝色的泪珠”

《红高粱家族》时间线(红高粱家族话剧将在南京开演)(17)

小说家是用思想来选择和改造历史事件,如果没有这样的历史事件,他就会虚构出这样的历史事件。

一—《我的<丰乳肥臀>》

难道莫言这样描写,就是为了表现禽兽也有人性之光?

愚以为南京大屠杀是南京人不可触摸的伤疤,话剧《红高粱家族》的主创们是不会去去犯忌的。

由此,本人认为,以上内容如不出意外还是要删除的。但这样问题就来了,删除了以上内容的《红高粱家族》还是《红高粱家族》吗?难道真的如广告词那样,改编成爱恨情仇的爱情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