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什么时候最卑微?答案一定是青春期!
晨晨的父母最近很闹心,因为孩子最近的变化,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进入初二之后,晨晨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了,说不得骂不得,动不动就甩脸子搞冷战。爸爸妈妈认为是因为初二学习忙,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可是最近,晨晨妈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对劲,以前有什么事儿都喜欢和父母聊,现在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许进。不仅如此,孩子的成绩最近也波动得很厉害。老师说,前几天的考试,孩子从年级前十,一下滑到了八十多名。
晨晨爸找孩子谈心,晨晨竟然说自己不想读书了。这下晨晨父母慌了神,赶紧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
晨晨妈和我说抱怨,虽然知道孩子的变化离不开青春期的作祟,但是这变化未免也太大了吧。
初二的孩子性格突变,这不是一个家长经历过的,到底为什么孩子会集中在初二这个时间段,将叛逆现象彻底爆发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14岁”现象,也就是说孩子在这段时期,进入了最叛逆,最敏感,最难把控的极端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思脆弱、敏感多疑、性格暴躁,不少孩子成绩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行为不良等情况。
英国科学家曾对9—35岁的男性进行过一项调查,也证实: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
14岁左右,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的中期,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快速成熟,让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
他开始追求别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希望自己能做主,把控自己的未来。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变化,能力变化,性格变化,他们尤其在乎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他们注重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自我做主的能力,然而因为人生阅历的受限,他们又不够成熟,在很多问题上他们还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不足以解答自己越来越多的困惑,对一切似懂非懂。
自主的渴望和能力的不配套,让他们的思想和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这个阶段的孩子格外变扭,很容易彷徨无助。于是孩子的性格会出现很大的反差,消沉颓废、麻木冷漠,暴躁易怒、寻求刺激等各种问题扑面而来。
特别是初二是孩子学习任务比较重要的一个时期,小升初刚刚适应完成,初三的关键期马上到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很多孩子感到害怕恐惧,对学习任务的繁重感到反感厌恶。所以初二又叫做“塌腰期”,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名校班主任曾经列出14岁左右的学生通常存在的六种心理特征:
1、自我感觉“长大了”,表现出自我的意识增强
2、不成熟,讲歪理
3、过于自信形成自负心理
4、意志薄弱,适应性差,承受压力的心理空洞出现
5、出现消沉、颓废、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
6、出现暴躁、报复、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一个极端的矛盾综合体,隔三差五就弄出点“幺蛾子”,让父母苦不堪言。
如何和14岁的孩子正确相处?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正确相处,对每一对父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不知所措的孩子,家长同样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上,父母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
1、对孩子的过度认同这类父母对孩子很“民主”,他们知道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多尊重,要多体谅,然而这份尊重一不小心就过了头。
他们将成长的权利全部交给了孩子,给孩子100%的自由成长空间,任由孩子在青春期里鲁莽地撞得头破血流。
结果孩子毫无底线,肆意妄为,一不小心就闯了祸,出了格,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走错路。
2、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这部分父母坚信,孩子越叛逆,父母就越要严格控制。不让孩子走错一步,所以他们将孩子牢牢掌握在手中。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弹簧,越压制,反弹就越强烈!越控制,孩子越想逃离,最终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家长孩子都苦不堪言。
青春期的孩子是成熟和幼稚,成长和停滞的矛盾体,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教育急需技巧和分寸。
父母要学会放权,但是还要控制孩子不超越底线;父母要给孩子自由,但是要让孩子明白哪些不能越界。
这个阶段的父母,身份不是教育者,而是榜样、引导者和知心的朋友。所以如何把握好和孩子相处的分寸,让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从父母的引导,又不让孩子感到反感就非常重要了。
家有青春期,或者即将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推荐您读一读这套《致女孩的成长书》或者《送给男孩的秘密书》。
这套书内容非常全面,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青春期男孩女孩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特点。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做理智,冷静,睿智的父母,为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也鼓励孩子多多阅读这套书,开启心智,了解自己,特别是那些难以启齿的小心事和小秘密,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这段迷茫的时期。
这套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心经”,分为男孩和女孩不同版本,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点击下方链接,就能把它抱回家!
“每个孩子距离成功,只差一个有爱心的成人”,家有青春期的娃,您一定要认真读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