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yeecoo猫舍为CFA、TICA、FIFe协会猫舍,专注科学培育布偶猫。

订阅fouryeecoo猫舍头条号,满满干货,以专业繁育人的角度解决猫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获取更多猫咪专业知识,科学爱猫。

猫传染性腹膜炎(猫传腹)是一种目前没有治愈手段的疾病,其威名之大让许多没有养过猫的朋友也会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该病,“星期猫”的主要致死病之一。由于该病主要是因环境变化、惊吓等猫咪应激引发冠状病毒增殖变异导致,因此给猫咪提供良好安逸的生活空间是无比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从各方面剖析一下猫传染性腹膜炎。

搜寻过图片,但图片可能会引发部分读者不适,有强烈求知欲的朋友还请自行搜索。

下面开始正文~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

猫的传染性腹膜炎

猫的传染性腹膜炎是由于猫冠状病毒突变而来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囊膜的RNA病毒,为一大属病毒,包括许多株、血清型及生物型(肠道冠状病毒FECV或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

猫肠道冠状病毒为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肠道病毒,可感染家养及其他猫,其对小肠绒毛成熟的顶上皮具有亲嗜性。感染在典型情况下为亚临床型,可表现为中度、暂时性肠炎,通常可导致腹泻。所以很容易发生突变,但很少能造成传染性腹膜炎FIP。

肠道冠状病毒FECV和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与其他的冠状病毒株关系非常密切(犬冠状病毒CC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但这些病毒之间的正确关系尚未明了,使得我们对于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了解有限。

然而,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可能是在猫感染肠道冠状病毒FECV之后由FECV突变而来的。

一般而言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相当脆弱,大部分消毒剂都能将其杀灭。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2)

致病机理

大部分的猫咪可能经由口鼻的途径而感染肠道冠状病毒FECV,猫咪感染肠道冠状病毒FECV之后或呈现轻微呼吸道、消化道症状。

感染肠道冠状病毒FECV在猫咪遇到应激等状态时,会使得其大量增殖。在大量增殖的状况下就容易发生病毒的突变,而此突变的病毒株就可能是造成传染性腹膜炎的病毒株。

肠道冠状病毒FECV是无法在巨噬细胞内进行增殖的,而突变的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则可以在巨噬细胞内进行增殖,并且随着巨噬细胞而进一步造成全身性的严重感染,进入全身性感染的阶段,病毒会随着巨噬细胞散播更广,而导致病毒血症。

传染性腹膜炎FIP好发于年轻小猫,这与紧迫应激状态有极大的关系,而成猫或老猫的发病也会发生,但多半伴随紧迫状况而发生,如搬家、新猫入驻等。

猫也可能借由接触到犬的粪便而感染犬冠状病毒CCV,但是CCV在于FIP感染时所扮演的角色就无法得知了。

FIPV感染之后的结果由好几个原因来决定,包括感染病毒株的毒力、感染病毒的量、猫的年龄、免疫系统的状况等。

其中,包括在免疫系统内的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e,CMl)是决定感染后结果的关键因素,所以,细胞免疫强的猫,可能会有足够的能力来抵抗,并产生免疫,因此细胞免疫的状况也决定了这种疾病的发展形式。

当细胞免疫不足时会使得FIP发展为渗出型(effusive FIP)的状态,当细胞免疫呈现中度反应时,会使得FIP发展为非渗出型(non-effusive FIP)。在渗出型的状态下,会于体腔的浆膜面造成脓性肉牙肿性血管炎的病灶,而导致体腔内出现渗出液。

而非渗出型的FIP所发生的病灶则为较典型的肉芽肿,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渗出型的剖检病例也常常可以发现非渗出型的肉芽肿病灶了。

虽然于发生FIP时,身体也会产生体液免疫,但这种体液免疫因病毒所产生的抗体会形成所谓的免疫复合体,其所提供的保护作用却大大不如它所造成的伤害。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FIP的形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任何造成免疫力降低的因素都会影响 FIP的形成(如应激、FeLV、FIV),皮质类固醇虽然可以控制因免疫复合体所造成的伤害而于短期之内有助于症状的控制,但因为皮质类固醇也会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因此之后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3)

症状

实验感染的状况下,潜伏期较短(2-4d),但在自然突变形成的状况下就显得变异性相当大,在形成的早期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包括:变动性的发热、嗜眠、无食欲、体重减轻、时常腹泻等

随着病程的演进,会逐渐出现一些较具特异性的症状,它们通常区分为渗出型(湿式wet)及非渗出型(干式dry)两种,

渗出型占所有病例的60%-80%,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病程的时间差异相当大,可以从一周至2-3个月。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4)

非渗出型(干式)

临床症状的发生主要视肉芽肿所侵犯的器官或组织而定,虽然可能侵犯身体所有的器官或组织,但侵犯腹腔内的脏器是最常见的,包括肝脏、肾脏、脾脏及淋巴结等,在某些病例可以经由触诊来察觉腹腔内的肉芽肿团块。

大约有50%的非渗出型病例会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睛,神经系统的伤害通常是属于局部多发性的及进行性的,病灶可能包括脑部及脊髓,

可能的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轻瘫或瘫痪、眼球震颤、痉挛及行为改变

眼睛的病灶可能是单侧或双侧性,包括视网膜炎、葡萄膜炎、眼前房出血。

如果腹腔的大部分器官受到侵犯时,最常表现出的症状包括慢性发热、体重减轻及沉郁等。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5)

渗出型(湿式)

此种型式的病程较短,特征为体腔内蓄积不等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并伴随发生沉郁、体重减轻、贫血、死亡,大部分发生于腹腔。但胸腔也曾有过单独发生或与腹水合并发生的病例报道。

心包液的蓄积也曾发生,但液体的量较少,一旦发生胸膜渗液及心包积水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

临床上的初期发现为猫的腹围越来越大,但脊柱两侧的肌肉团块则逐渐消耗,并可清楚地触摸到脊椎,就像一根木棒挂着一个灌满水的气球一样。某些病例也会发生黄疸的现象,特别是在疾病的后期,有些也可能发生葡萄膜炎,并在剖检时发现与非渗出型相同的典型肉芽肿病灶。将FIP区分为渗出型及非渗出型两种是相当粗糙的分类方式,并无法确切地加以区分,约有高达10%的渗出型病例也会发生眼睛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灶,也有些于剖检时可发现一些典型的非渗出型病灶,偶尔也会有渗出型的病例痊愈,但之后却发展成为非渗出型的FIP。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6)

诊断

通过上面我们知道FIP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尤其是非渗出型的病例,因此更进一步的区别诊断及实验室检验是必需的。

血液生化检查

对FIP而言,血液生化检查不具有明确的FIP特异性,FIP的病例虽然常常会出现异常的血液生化值,但大多不具有诊断特异性,有40%-70%的病例会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及A/G<0.7,虽然这个数值相当的引人注意,但只要是慢性发炎的疾病都可能造成这样的检验结果,所以绝对不能据此作为诊断传染性腹膜炎的依据。

对于FIP,异常的血液生化值于治疗上的价值远超过诊断上的价值,因为这些异常的发现并不具有明确的FIP特异性,所以应小心谨慎地解读这些检验数据。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7)

腹水生化检查

相较于血液生化而言,腹水的生化分析就显得较有价值,如果怀疑是非渗出型的病例的话,也应该进行小心的评估,看腹腔内是否有少许的渗出液可供抽出检验。

抽出的腹水在肉眼的观察上或许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是清澈、淡黄色、具黏性的液体,如将抽出腹水静置,会有纤维的凝块。

因为传染性腹膜炎的腹水是属于渗出液,所以其总蛋白质浓度会超过3g/dL,李凡他试验呈现阳性,细胞数目会超过,腹水抹片可见巨噬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

但是因为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腹水的产生,并同样地具有相似的总蛋白浓度及其他检验结果,所以必须小心地进行排除,如检验腹水中的肌酐及钾离子来排除腹尿的可能性,检验腹水中的总胆红素来排除胆汁漏出性腹膜炎,腹水抹片检查来排除淋巴瘤的可能性。

单纯的胸膜腔积液切忌在第一时间就诊断为传染性腹膜炎,因为有很多只是单纯的自发性脓胸、乳糜胸或肿瘤疾病,这些都有很高的治愈率,而传染性腹膜炎FIP的病例则大多于胸膜腔积液出现几周后也发生腹水。

非FIP的病猫会呈现FIP抗体阳性反应,而且抗体的范围相当大,虽然理论上形成FIP的猫的抗体应该比未形成的猫高,然而有些FIP的病例却呈现阴性或低的抗体,而有些未形成FIP的正常猫却呈现非常高的抗体(特别是多头饲养的环境下),因此,我们不能把高的抗体当作是诊断FIP的主要依据,我们也不能因为低的抗体或阴性反应而就此排除FIP的可能。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8)

PCR检查

以往很多的PCR检验都号称能准确地诊断传染性腹膜炎,但在一些传染性腹膜炎的回顾报道中发现,其准确性未达30%,甚至比李凡他试验还不如(70%),2012年又有报道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突变的关键基因位置,但据观察,其可信度还是堪忧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9)

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检查

使用免荧光抗体染色来检查腹水中巨噬细胞内猫冠状病毒抗原的存在,目前是诊断湿式传染性腹膜炎最准确的方式。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0)

组织病理学的检查

直至目前为止,死后剖检或活检时来进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还是被认为是确诊FIP的方法之一,包括以下几项:

⊙渗出型及非渗出型的组织学病灶包括网膜及腹腔内大部分脏器的浆膜面出现纤维蛋白沉积及脓性肉芽肿。

⊙浆膜层内及其下的组织会出现血管周围浸润。

⊙腹部淋巴结及脾脏常常可发现小囊性增生、坏死性病灶及脓性肉芽肿病灶。

⊙非渗出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大致上与渗出型相似,但其所发生的肉芽肿,病灶通常较大且外面包覆着更多的纤维变性,并常常于腹腔及胸腔以外的部位发现病灶,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睛。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1)

疫苗

目前尚未研制出具有足够效果的FIP疫苗。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2)

治疗

一旦FIP出现临床症状时,通常是致死性的疾病。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或许可以短时间地缓解一些症状,但通常之后仍会持续恶化,而终致安乐死处理。

⊙口服投与prednisolone(泼尼松龙)1~2mg/kg po sid或bid。

Polyprenyl lmmunostimulant™(聚异戊二烯免疫刺激剂)3mg/kg po,每周2-3次,报道已有两个干式病例控制长达两年以上,但对湿式无效。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3)

控制

无冠状病毒感染的猫群对于任何新进的猫(包括前来配种的猫)都必须进行冠状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仅允许抗体呈现阴性的猫进入猫群,并需隔离12周之后再进行检验一次,

须注意犬冠状病毒(CCV)也有可能是感染的来源。

外出参展的猫也必须隔离2-3周,之后检验呈现阴性时才可再度进入猫群。

冠状病毒阳性猫群的新生仔猫越早断奶越好,并将仔猫与其他猫隔离,可以降低感染。

猫群内所有FeLV(猫白血病病毒)阳性猫一律隔离淘汰,减少猫群内所有可能的紧迫(过度拥挤、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性),并且提供良好的保健措施(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注射、寄生虫控制),对于抗体呈现阳性的猫最好淘汰,定期地以消毒水消毒猫舍(漂白水1:32),便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感染率。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4)

总结

猫传染性腹膜炎本身的传染性非常低,在冠状病毒变异后,基本丧失了外界传播能力,而加强了进入巨噬细胞内的增殖能力和宿主内的传播能力。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有利于病毒个体生存却不利于病毒种群扩散繁衍。

而且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和冠状病毒一样,离开宿主后非常脆弱,一般阳光紫外线和消毒剂都可杀灭。

从肠道冠状病毒,到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变异率不足5%,所以毛孩儿感染冠状病毒后不必过于担心,给与主子安逸放松的环境和良好的营养基本不会变异发病。

由于猫传腹后医生的建议通常为安乐,且猫传腹、尤其是干式病例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所以诊断时不排除有误诊的可能,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综合全面检查,并且给与猫咪时间充分观察诊断后才可确诊。

我相信,不远的未来,猫传腹这种疾病不会再让铲屎官们伤心落泪。

猫冠状病毒和传腹(从猫冠状病毒到猫传腹)(15)


今天的干货记住了嘛,

记得加关注收藏转发,相关知识可以随时查看。

订阅fouryeecoo猫舍头条号,满满干货,以专业繁育人的角度解决猫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获取更多猫咪专业知识,科学爱猫。

fouryeecoo猫舍为CFA、TICA、FIFe协会猫舍,专注科学培育布偶猫。

#养宠大机密#

#好好宠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