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成吉思汗铁木真,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统一蒙古各族,征服亚欧大陆的丰功伟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功绩,成吉思汗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知名“战神”。他用一双双铁骑让广大的疆土臣服在他的脚下,更让历史永远记住了他。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1)

成吉思汗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才能自然是不可否认的,即使是这样,中国的很多人依然还是不买成吉思汗的帐。我们争论最多的关于成吉思汗的话题是:这个历史上的战争狂人到底属不属于中国?包括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也表达过“那时的成吉思汗不是我们的汗”之类的观点。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2)

稍微熟悉日本历史的人都知道,源义经是日本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英雄之一,他出生在日本的平安时代末期,是当时非常厉害的名将。因为源义经有着特殊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并且最终的命运结局是带着很大悲剧色彩的,所以日本人对他是既崇敬、又爱戴,同时又带着很深的同情。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3)

所以在源义经死后,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在后来民间就有了一种说法称:源义经其实没有死,他找了一个和自己很像的替身,自己则带着几个最信任的家臣逃到了北方,最后又从北海道到了蒙古,并最终成了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4)

上边的说法是日本民间流传的一些说法,同时日本的漫画家星野之宣、日本的作家田中芳树也提出过这些观点。而最会胡扯的则是明治时期日本大臣末松谦澄,他为了证明日本的源义经就是成吉思汗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而他论证这一观点的论据更是让人不忍直视。他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个: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5)

1.成吉思汗的名字有猫腻

末松谦澄认为,按照日语的语法习惯来说的话、成吉思汗可以写成“吉成思汗”,而“吉成思汗”是有着很深的含义的。其中的“吉”代表日本的吉野山,而“思”就是想念的意思,那么“汗”是什么意思呢?“汗”拆开来看就是“水干”,而水干是当时的日本舞姬们穿的衣服的一种称谓,源义经宠爱的妻子就是一个舞姬,“水干”正好指代的就是源义经的妻子静御前。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6)

日本吉野山

因为源义经在当时的逃亡过程中和静御前在吉野山磕过头拜过天地,所以“吉成思汗”是源义经专门为自己取的新名字,目的就是为了思念自己的爱妻。

2.二人出生年代相当

源义经和成吉思汗出生年代相同,相差不到几岁,这也是一个论据。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7)

3.成吉思汗不会使用蒙古文字

这个说法就很可笑了。因为成吉思汗当时在各种场合都不使用蒙古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所以很多相信源义经就是成吉思汗的人都认为,成吉思汗不使用蒙古文字是因为他就是源义经。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8)

4.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

我们都知道,在忽必烈掌舵大元朝时,曾有过两次大规模远征日本的记录。第一次因为台风的原因失败了;而第二次也因为远征军高层领导之间出现了分歧导致失败。所以末松谦澄牵强附会的认为,中国历代皇帝都没有对日本岛进行过主动进攻,而到了忽必烈手中开始了如此频繁、如此大规模的进攻,是因为忽必烈想为他的祖先成吉思汗(源义经)报仇雪恨。

成吉思汗第三十五代子孙(继徐福和杨贵妃之后)(9)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一些人认为成吉思汗就是源义经。继徐福东渡成为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杨玉环东渡成为日本的贵妃之后,成吉思汗又成了日本的源义经,对于这些观点各位小伙伴怎么看呢?欢迎吐槽!关注一点悦读获取更多更有意思的历史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