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物理10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案(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物理10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8节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属于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

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教学要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下:重点,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难点,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尽力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手段的选用

多媒体演示和自备实验器材,其作用有:将物理情境、规律的推理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方法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思考、分析、推理、理解和领悟;

2、教法: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师生共同演绎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来龙去脉。具体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使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3、学法:为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新课内容要求,展示物理情境,以此作为铺垫,通过设疑,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加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员投出铅球和气垫导轨上做往复运动的滑块两个物理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2、进行新课:

A、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的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的演示,学生观察、体验到,高度大时速度小,速度小时高度大,进而得到重力势能大时动能小,势能小时动能大。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得出重力势能增大(减小)的过程就是动能减小(增大)的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化。

B、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有意识的通过实验的演示(如弹簧振子,在没有气源的情况下出现的实验现象与有气源是的差别),让学生明白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受重力和弹力的时候,机械能才是守恒的,一旦有其它力参与做功就会发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

a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现在以自由落体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Eg:设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离地高度为h1(任一点)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到离地h2(任一点)的B点时速度为V2。

引导学生由学习过的知识(牛顿定律或者动量定理)分析下落过程中A、B两位置的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重力做的功与动能的变化相等;再根据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也是相等,从而得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移项可以发现等号两边分别是A和B点处的机械能,说明只受重力做功时,机械能是不变的。

得出结论后,布置学生课后自主进行平抛和竖直上抛运动时的情况,以进一步认识该结论的普遍意义。

b只受弹力做功分析

提问: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也守恒吗?

多媒体展示气垫导轨上的水平弹簧振子,让学生观察振动过程。

有学生分析振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合前面已经探究过的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进行定性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守恒的条件,归纳结论: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不受其它力;除重力和弹力外,物体还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除重力和弹力外,物体还受其它力,其它力做功,但其它力做的总功为零。

用课件展示出总结: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叫机械能守恒定律。

c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判断题,让学生判断各种情境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从而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印象。

3、课堂总结

本课学习,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了解了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简单的例子,巩固了新课的知识。

4、布置课外作业

练习题1,2

四、说板书设计

该板书采用的是重点式,力图将授课内容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二、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1、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不受其它力;

2、除重力和弹力外,物体还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

3、除重力和弹力外,物体还受其它力,其它力做功,但其它力做的总功为零。

以上就是我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的说课,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评委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