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2000人中就有一位发作性睡病患者。世界范围内约有300万发作性睡病患者。在中国,有超过70万患者,目前确诊人数不超过5000人,发作性睡病认知率十分低下 。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指白天出现不可克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本病于1880年由Gelineau首先命名和报道,其病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报道的发病率约为0.03%-0.16%。从儿童期到老年期均可发病,但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早期。

发作性睡病的症状

1、发作性嗜睡

主要表现为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睡眠,通常发生在起床后的3-4小时。在单调的环境中(比如上课、看书等),更容易诱发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发作时虽然患者往往都会尽力去克制,想要保持清醒,但最终还是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什么时候犯困什么时候睡(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1)

这种睡眠一般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小时,睡眠程度也大都不深,容易唤醒,但清醒后也只是暂时的。有的患者一天可以发作数次。

2、猝倒症

在65%-70%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可见到猝倒现象,猝倒是发作性睡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自主低头或突然倒地,但意识始终清楚,通常只持续几秒钟,一般每天只发作一次。

什么时候犯困什么时候睡(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2)

猝倒是由于一部分或全身肌张力完全丧失引起的。通常因有情绪上的刺激,如大笑、愤怒、兴奋等所诱发。

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猝倒症状为突然膝盖无力而跌倒;头部突然失去肌肉张力而向后仰或向前低头;突然面部肌肉张力丧失而导致面无表情,讲话模糊不清。

3、入睡性幻觉

入睡前幻觉和醒后幻觉见于12%-5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患者可在入睡前或觉醒时出现生动的、常常是不愉快的感觉性体验,包括视觉、触觉、运动或听觉等。

什么时候犯困什么时候睡(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3)

表现为像做梦一样的经历,如看见体育场上运动员、走动的人等,常见的幻觉性体验为身处火灾现场、被人袭击或在空中飞行等。

这些幻觉非常生动,多是觉醒和睡眠转换时出现的噩梦,偶伴有全身麻痹、压迫感和恐惧感。患者常常叙述这些幻觉比一般的梦更可怕,因为这种梦境是从真实的(醒着的)环境中而来,区分现实状态与梦境十分困难。

4、睡眠瘫痪

睡眠瘫痪又叫睡眠麻痹,民间又称作“鬼压床”。具体表现为患者从睡梦中醒来时,能够听到周围的声音,但无论自己再怎样用力都无法动弹,想叫也叫不出来,通常需要别人触碰,或者是需要挣扎很久才能够恢复正常。不少人在出现睡眠瘫痪的症状后醒来,会觉得全身很累,有时甚至满身大汗。

5、自动症

什么时候犯困什么时候睡(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4)

约半数病人有自动症状,患者在貌似清醒的情况下出现同时存在或迅速转换的觉醒和睡眠现象,如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谈举止、无目的长途驾驶,甚至进商店行窃等,持续数秒、1小时或更长,事后对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

6、失眠

很多患者伴有失眠,可能因频繁的入眠期幻觉或睡眠瘫痪所导致晚上睡眠断断续续,无法一觉到天亮;也可能是因为白天嗜睡的时间过长,而干扰到晚上的睡眠。发作性睡病患者一天24小时的总睡眠时数,并不比正常人长。

7、其他

如记忆力减退,心悸,全身无力,抑郁,焦虑等。

如何预防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发作性睡病是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所导致的。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因此,预防发作性睡病可从环境因素着手。

一般来说发作性睡病的患者,生病之前可能经历过一些社会的应激,例如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加班,或者情绪不太好,这些均可能与发作性睡病有关。所以调节好工作、生活、娱乐的平衡,调节好自身的情绪,可减少发作性睡病的发生。

什么时候犯困什么时候睡(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5)

另外,有文献报道显示,发作性睡病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在冬季的时候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发生,可减少发作性睡病的发生。

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患者,日间生活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发作性睡病患者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睡病的发作,或者白天嗜睡,所以在高空、开车或从事危险的工作时,应注意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什么时候犯困什么时候睡(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6)

发作性睡病患者,特别是青少年,白天困倦可能会睡着,建议患者在午间或者上午、下午睡一小会儿,醒来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是最好的。

许多青少年出现发作性睡病后,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下降,不是因为患者不想学、要偷懒,这是由于疾病所导致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多理解。发作性睡病需要更多的了解,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发作性##犯困##白天不分场合犯困秒睡可能是种病##嗜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