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对方觉得不舒服;伴侣回家后闷闷不乐,你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了;情绪起伏大,有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敏感的人的天赋(其实是一种天赋)(1)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受,说明你是一个敏感的人。

敏感,难道是一种缺陷吗?

我‬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我‬原本觉得敏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身边的人却总是告诉我‬:

“别那么想,也许人家不是这个意思呢?”

“你怎么这点小事都记得?”

“你太敏感了!”

这些话让我‬

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异类。

敏感的人的天赋(其实是一种天赋)(2)

敏感,难道是一种缺陷吗?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这本书里给出的答案是,高度敏感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性格。而且‬:

调查‬发现‬15%-20%的‬人‬高度‬敏感‬

也就是说,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敏感型的人格,这并不少见。

而每种性格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

虽然它让你觉得疲惫、痛苦,但并不代表它就是一种缺陷。

相反,它能带给你很多别人没有的优势。

敏感的人更有创造力

著名的作词人林夕,就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

林夕的父亲有严重的躁郁症,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连林夕洗澡时间长一点都要用脏话骂他。

长时间生活在父亲的骂声,导致他变得非常敏感,一片树叶、一阵凉风,都能让他产生无数联想。

好在他找到了一个宣泄自己情感的窗口,就是写词。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短暂的总是浪漫,漫长总会不满,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

......

这些动人的词,都是他敏感细腻的投射。

张国荣的《我》,王菲的《红豆》,陈奕迅的《十年》......

有人说,每个人都能在林夕的歌词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敏感的人的天赋(其实是一种天赋)(3)

敏感的人,共情能力更强

敏感的人,通常拥有很强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怎么理解共情能力呢?

阿朵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表现,就完美诠释了共情能力。

在第二次舞台表演之前,袁咏琳因为缺乏自信,所以想把队长让给阿朵。

换做是我们,可能就会鼓励她:“你可以的。”

而阿朵是这么说的:“这是你的功课,你早晚要碰到这样的功课。”

袁咏琳听完,当场大哭了起来。

敏感的人的天赋(其实是一种天赋)(4)

因为她看懂了袁咏琳更深一层的情绪,她明白,袁咏琳是太想把队长当好,才会这么焦虑。

所以阿朵先坚定地告诉袁咏琳,她需要直面自己的选择,然后再鼓励她,说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队长。

看起来很普通的一句话,就能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或是在你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你释怀。

这就是共情。

大家可能更愿意跟敏感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能让人觉得被尊重,被理解和接纳

敏感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乐

敏感的人,精神上的触觉特别发达,虽然有时会放大负面的情绪,但也很容易放大一些让人感到快乐、幸福的事情。

当你发现今天的天空比昨天蓝,天气少了几份燥热的时候,会觉得心情很舒畅。

那天提着行李上楼时,有人来搭了一把手,这能让你开心一个早上。

当你发现孩子今天只玩了一小会,就进屋写作业了,你会留意到这孩子有进步了。

接纳自己的敏感

如果你把敏感看作缺陷,一味想抵抗它、改正它,只会扭曲真实的自己。

因为敏感从来不是一个缺陷

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敏感性格的不完美,同时发挥它带给你的优势。

最后,送给大家《高敏感是种天赋》里的一段话,与你共勉:

我知道你一直以来都非常认真,尽可能地让身边的人都开心。我相信你已经努力了,这就够了。揉揉自己的背,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感受你的价值吧。[送心][送心]

敏感的人的天赋(其实是一种天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