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文约五千字

阅读需要10-15分钟

明基,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得想起宏碁(qi),那么明基和宏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宏碁大家比较熟悉,著名的台湾电脑公司,当然也做手机业务,宏碁手机发展史我们放在下回讲述。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

1984年6月,施振荣创立明基公司,是宏碁集团旗下的公司之一,同时施振荣也是宏碁集团的创始人。

一开始明基和宏碁共同使用Acer的标志,成立初期明基一直是在给宏碁代工PC,1989年明基开始尝试电脑周边产品及外设,比如键盘、鼠标、硬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明基以电脑外设产品为业务重心,宏基以电脑业务为中心。

1991年,李焜耀正式接管明基,李焜耀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没几年就追随施振荣一起创办宏基,并逐步成长为施振荣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李焜耀是宏碁(Acer)的第7名员工,工牌“007”。

李焜耀1952年生于台湾苗栗,父亲为一碾米厂老板,1976年加入宏碁电脑。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2)

李焜耀

1984年,Acer从美国接到一个OEM PC的大订单,这个订单很大,Acer内部没有足够的产能,施振荣从Acer抽了4个人,让他们出去建工厂,这4个人中就有李焜耀,但李焜耀不是领头的,他只是主管生产和技术的副总。

明基成立的过程比较曲折,Acer当时只是想建个工厂生产PC而已,别的事情并没有多想,把这个工厂与Acer分离之后,起名明基。

李焜耀以微处理器研发人员的身份在Acer服务了10年后,又跑到了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进修留学,37岁的李焜耀一边读书,一边享受天伦之乐,靠卖手中的Acer股票维生。

1991年,他被施振荣请归,施振荣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到Acer笔记本电脑事业部当主管,要么管理明基。

李焜耀选择了带领明基闯天下。

李焜耀到明基看了看,只留下了显示器和键盘业务,剩下的电源供应器、工程工作站等业务全部返还了Acer,Acer不要的,就停掉。李焜耀不想当Acer的附属生产厂,李焜耀将所有PC的业务都交回了Acer,要求Acer将所有的外设产品都交给明基做。

从1994年开始,明基开始将股权卖给员工以及外面的法人投资机构,Acer在明基所占的股份一路稀释到30%,到1996年明基上市时,Acer的股份稀释到了28%。

进军手机行业

1993年,李焜耀发现了苏州这个地方,那时,台资企业纷纷落户珠三角,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是一片荒芜,周围连高速公路也没有。李焜耀在此圈了一块地,说“我就要这一块”,然后明基就成了苏州新区第一个台商。现在,当地仅台资IT企业就聚集了700余家,李焜耀的“发现苏州”冒险也成为了传奇故事。

李焜耀想进入通讯行业有很久了,他先做传真机,后做BP机,还做了无绳电话,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发觉这些产品的产值太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大公司。

1994年,李焜耀整出了别人想都没敢想的两个“玩意”,一是投资研发制造手机,二是投资TFT-LCD,不仅在苏州投资研发制造手机,随后还在台湾桃园建立了工厂和生产线。

1997年,明基在苏州设立了手机研发基地和生产工厂,期间已经开始为国际大厂代工,客户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在手机还未彻底取得成功的时候,李焜耀很快又踏上了更加惊险的旅程——投资平面显示器项目,1996 年李焜耀成立达碁,之后整并联友光电来减少风险,并更名友达光电。

其中友达光电是联华电子转投资的“联友光电”及明基转投资的“达碁科技”在2001年9月所合并而成。

1999年在苏州建起了月生产能力达100万台的手机生产线,但还只能望“牌”兴叹。至于其中因果,各位读者应该明了,当时只有迪比特是唯一获得手机生产销售牌照的台资企业。


1999年宏碁集团进行整顿,独立成明基电通集团,为了让明基能独立成长,施振荣毅然收回了明基的PC代工业务,让明基去做自己的事情。

从2000年在苏州设立手机工厂开始,明基就在为“内销牌照”不懈努力,一方面申请自由牌照,一方面四处借牌,但屡战屡败。2002年借牌南方高科,2003年借牌厦门中桥,但是计划始终有花无果。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2001年11月5日,明基电通向全球宣布品牌更换的仪式选择在苏州,而不是在企业的诞生地和总部所在地台湾,李焜耀宣布明基正式脱离Acer大家族,自创以紫色蝴蝶为象征的BenQ品牌。

其实,早在8年之前,李焜耀就要做独立品牌Vuego,施振荣不同意,施振荣认为李焜耀做新品牌分散了力量,不利于集中将Acer这个品牌做大。当时李焜耀屈服了,和Acer签了协议,共推Acer品牌。

2000年末,李焜耀再次和施振荣提起独立品牌的事,施振荣此时觉得应该给李焜耀一个新的品牌去做数字时尚产品。

2001年12月5日下午,在苏州喜来登酒店,明基全新品牌Benq亮相,李焜耀与施振荣抱在了一起,施振荣竖起了拇指,李焜耀跟着也竖起了拇指。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自全球的200多名记者目睹了李焜耀斩断与Acer的名份联系,品牌由Acer换成Benq,彻底单飞的全过程。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3)

明基电通BenQ品牌全称是:Bring Enjoyment and Quality to Life,使用BenQ品牌之前,明基在内地的销售全为OEM产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明基是一个5C(电脑、通信、消费电子,车载电子,医疗电子)为一体的企业,消费者最熟知的一般是明基的投影仪、电竞级显示器、屏幕挂灯等。

明基BenQ旗下产品LCD显示器拥有全球第一的市场占有率,DLP投影仪也是全球市场占有率和销量双料冠军,液晶电视在台湾销量更是超过索尼。手机坚持到2001年,明基手机产品终于开花结果,做到700万部,100多项专利。

2002年11月,Acer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外设产品,而几乎在同时,BenQ也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笔记本电脑。

2002年,明基有机会接盘即将放弃手机业务的厦华,但最终被联想捷足先登。

2002年在贴牌南方高科、厦门中桥失败之后,2003年明基电通借中桥的品牌,推出了G569、G770等经典型号。

其中有一款钛金属手机BenQ M770GT,采用钛金属作为手机外壳的材质,质地轻,结构强,手感好,特別采用独特的黑屏银字,银屏黑字屏幕切换设计,使用者可自由旋转屏幕的颜色。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4)

BenQ M770GT

2004年1月13日,合资公司——明基中电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立,明基电通控股51%,中电通信(CECT)占49%股份,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是S830C,贴有双方品牌的手机早有生产,时大约有1万台,上海铺了4000台,型号是S830C,当时售价为1980元。

这款手机有趣的是:在平常意义的四方向导航键上方明基放置了三个酷似花瓣的梭形按键,在待机时承担着快捷键作用。左侧的一个按键是电话簿列表快捷键,中间是一键上网键,而右面一个则是快捷菜单键。

在进入某个菜单后这三个按键还承担着一些操作的功能,比如删除、增加等,用户可以依据屏幕下方显示的按键功能提示操作,十分简单方便,中间的一键上网键在用户按了数字键盘之后可以充当“.com”速拨键。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5)

2月27日,中电母公司侨兴宣布和明基的合作事宜前几天,明基又推出专门面向大陆的新型手机S660C。全国统一售价1680元,采用跑车外形,命名和本田S660跑车一样,外壳采用了全镜面设计OLED外屏,被命名为“荧彩夜精灵”,设有独家的“屏幕保护密码”,内置了Java应用程序“FinancialMaster理财大师”,提供了记账、股票管理等功能。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6)

S660C

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

2004年年底,得知西门子高层开始考虑将持续亏损的手机业务剥离时,李焜耀通过花旗银行的朋友立刻主动找到西门子,李焜耀亲自主持了宣布购并西门子手机事业群前的内部最后一场会议,长达九个小时的讨论。

根据并购协议,西门子补偿明基2.5亿欧元现金,用于技术服务、此外,西门子还将以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同时,明基可以使用“BenQ-Siemens”联合品牌5年时间,西门子拥有的3G核心技术,也将让明基拥有。

2005年,李焜耀53岁,明基品牌5岁,却将拥有158年历史的西门子手机部门收入囊中,10月1日,明基—西门子品牌正式启动。

在完成了“蛇吞象”式的扩张后,明基一跃跻身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品牌。

李焜耀当时非常乐观地说:双方合并后5000万支品牌手机的产品,撒到市场上,威力非常大。简单地说,一年5000万个BenQ手机使用者,到处走动,品牌的效应跟扩散性多强?他认为,三星的品牌做了三十多年,真正的转机就是在手机,手机的量,加上高档的形象,品牌整个翻过来。

然而,在手机行业史上,从来没有双品牌成功的先例,Sony Ericsson一路颠颠簸簸,最终又回归Sony,Garmin-Asus也宣告拆伙,BenQ与Simens的结合多数人也不太看好。

果然在收购之后,由于双方管理文化的差异及西门子手机部门亏损不断扩大,合并在第二年年9月便宣告失败。

李焜耀起初安排让德国人来“自我管理”,很快由德国人尤科盟制定了一个开源节流计划。可是活力充足的明基团队遇上一板一眼的德国人,近1年的时间里,德国只有1款新手机上市、两款将发布,开发新机速度没有加快,反而更慢。一开始就困扰西门子手机的效率问题,没有丝毫改善。在并购已经接近一年后,每个月的产品达成率还只有30%,70%的备料是窝在库房里的,而根据手机业的特点,每过一个季度,价格就会损失15%-20%。

宣布购并后不到一年,因为亏损扩大,明基决定撒手撤资,并且向德国政府申请无力清偿保护)。

惨痛情节,至今仍历历在目,BenQ蛇吞象,与西门子手机事业群合并失败的事,成了哈佛商学院课堂上的经典案例。

明基代言人

2005年4月,明基BenQ签约五月天为旗下数码及通讯类产品代言人,首先代言的是明基的MP3产品和数码相机,推出了不少周边产品。10月BenQ赞助了五月天“当我们混在上海”演唱会。除了五月天,蔡依林也代言过明基的MP3产品。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7)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8)

2007年3月29日,在台湾举行的BenQ 2007春季记者会上,宣布2007年BenQ手机代言人为罗志祥,同时推出了一款手机:BenQ-Siemens EF71。之后的液态金属手机C32以及SF71也是由罗志祥代言。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9)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0)

遭遇劫难

2006年4月7日,明基旗下的友达光电宣布合并广辉电子,合并后的新友达,面板全球市场占率达到22%,超过韩国的三星电子及乐金电子(LG),成为世界第一。

2006年3月,明基着手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金桥开发区,设立全新手机工厂,预计2007年量产后,将成为明基全球唯一手机生产基地。截止当时,明基在全球共有六个手机工厂,分布在台湾、苏州、上海、德国、巴西和墨西哥。

9月,明基表示将在年内将台湾岛内的桃园手机生产线迁至上海,仅保留桃园的研发部门。宣布不再投资明基行动通讯德国西门子公司,并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德国、墨西哥工厂关闭。不到半年时间,明基分布在全球6个手机制造基地,将仅有上海工厂硕果仅存。

三个月后,明基宣布裁员上海厂5成员工(近400人),且大举处理手中转投资公司股票,以求换取现金渡过难关,不久之后再次将北京研发中心工程师400人裁掉。

随后明基的手机战略进行收缩,不在全球扩张,后来由于美国反垄断,手机的推出也进展缓慢,断断续续。

2006年底开始,美国司法部针对台、日、韩的面板业者展开反垄断调查,包括三星、LGD、友达、奇美电、华映、彩晶、夏普、日立、爱普生,无一幸免。

华映首先认罪,除了乖乖缴交21亿台币罚金外,前董事长林镇弘、特助刘治军、营业副总李学龙,三名高阶主管甚至被判刑,他们一起飞越太平洋分别入狱9、7、6个月。

此外韩国LGD、日本夏普也分别承担了4亿美元、1.2亿美元的罚款。

2009年底,奇美电跟着俯首,罚金比华映多出2.3倍,多达71亿台币的天文数字,高管也赴美入狱服刑。

2010年6月,在李焜耀五十八岁生日的前夕,明基友达集团旗下的三位重要干部陈炫彬、陈来助、熊晖,因涉嫌与同业操纵面板价格,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而被美国司法部扣留在美国禁止出境,这造成他们在美国一待就是两年多时间,都不能回家见父母。

友达不愿屈从美国司法判决,一心要周旋到底。但打官司的结果,还是不如他意,友达被美国法院处以5亿美元罚金,友达陈炫彬及熊晖则各判处三年徒刑,坚不认罪的李焜耀,不仅对不起股东,也没对得起兄弟。而官司缠身的李焜耀沉寂多年,直到2015年 2 月才因大病初愈,之后关于他的消息也越来越少。

2013年12月,陈炫彬出狱之后,举办了一场「旷野逆境,恩典相随:从执行长到在美滞留服刑2343天的告白」新书发表会,对于当初坚持与美国打官司不认罪协商的决定,陈炫彬表示「不后悔」,「其实我们没有全输」,6位被告经过审判后,有3位无罪、3位有罪。如果当初认罪协商,「我们全部坐牢、无一例外,就像其他认罪协商的公司一样了」。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1)

陈炫彬新书发表会

虽然高管出事了,但明基手机手机没有停下来。

2013年12月2日,明基在台湾推出了两款价格低廉的四核手机F3和A3,F3搭载联发科MT6589芯片,而A3搭载高通骁龙MSM8225Q芯片,1GB RAM,4GB内存。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2)

2014年12月,明基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正式重返智能手机市场,并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手机BenQ F5,采用5英寸720p显示屏,骁龙400处理器,内置2GB内存和16GB机身存储空间。明基号称为该机开发了滤蓝光护眼技术,提供三种低蓝光模式(多媒体、网页、阅读),售价1399元,有黑白两种配色可选。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3)

BenQ F5

2016年8月,明基发布了T55,5.5英寸720 x1280屏幕,1GB 8GB售价4990 元台币,约人民币1150元。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4)

明基T55

明基24寸手机(国产手机发展史)(15)

明基F55

手机业务越做越熄火,明基把重心转移到了电竞相关,2014年11月29日,坐落在扬州1912街区的明基BenQ全球首家专业电竞馆正式挂牌营业。在电竞显示器方面获得认可后,还将触手伸向了电竞键鼠方面,2015年,明基收购了电竞专用外设品牌卓威(ZOWIE)。

之后,明基手机的消息越来越少,逐渐淡去。

《国产手机发展史》持续更新

欢迎关注[1973手机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数据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