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一时爽,一直看小说,一直爽。最近看了刘慈欣的《赡养人类》、《赡养上帝》和《球形闪电》,看了很爽,但是在牢固的记忆也敌不过时间的冲刷,所以写点东西来记录记录。

三本书以三个科幻故事包裹了现实的问题,《赡养人类》包含了作者对资本发展到最后的悲观预测,《赡养上帝》讲了一个科技发展都极致的社会是怎样的,讲了关于养老问题的思考,《球形闪电》则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终极思考。《赡养上帝》是《赡养人类》的前传,但是就精彩程度而言,后者更胜一筹。

尼采说孤独因为站在了高处(关于世界终点的思考)(1)

老了怎么办?——《赡养上帝》

《赡养上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天地球上来了20亿白胡子老头,他们自称是上帝,地球上的文明是他们培育的,现在他们的文明已经衰落了,老化了,人类已经没有了想象力。他们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切便利,坐着最先进的飞船,使用最高级的科技产品,却连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都不会解,尽管飞船已经老化,但是他们却不会修,迫不得已他们降落到地球,请求地球人赡养他们,并以上帝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全部科技精华知识,作为报答。最初人类答应,但是后来发现,上帝文明的知识太过高级,地球文明需要至少一个世纪才能从中获得益处,而住在每个家庭的“上帝老人”,与原本家庭的相处也不融洽,受到了人类家庭的排挤和不屑,最后全体上帝人撤出地球,开始了新一轮的宇宙流浪之旅,曾就挽救银河系的辉煌文明,最终也走向没落。每个人都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成熟走到衰老,当我们辉煌的时候,孩子会把我们的视作他们心中的偶像,可是当我们垂垂老矣,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不停咳嗽的时候,谁会尊重我们呢?或许那时候维系我们身边感情关系的纽带,就变成了道德,法律和财产了吧。想想曾经躺在病床上的赌王,即使浑身插着管子,各房为了财产拼命讨好。刚刚去世,亲人变仇人,对簿公堂,不胜嘘唏。

尼采说孤独因为站在了高处(关于世界终点的思考)(2)

我要更有钱——《赡养人类》

《赡养人类》作者以一个杀手的任务为主线,讲述了资本发展到最后的是怎样的。故事的开始,富豪雇佣一个杀手去杀死三个穷人,杀手不解,为什么世界上最顶尖的富豪要来杀死三个和他们毫不相关的三个穷人。原来哥哥文明要移民到地球,要把人类全部迁移到澳大利亚,并且以现有人类生活的平均标准赡养地球人,不久就会有哥哥文明的调查员来调查地球生活标准。富豪们为了提高生活标准,抹平阶级固化带来的巨大鸿沟,给地球上所有的穷人发钱,每人一百万美金,而有三个穷人不接受,所以要杀死他们。在任务的最后,杀手遇到了哥哥文明的调查员,调查员讲述了他们星球的故事: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人类不需要辛苦学习就能获得知识,而不辛苦的前提就是在脑子中植入芯片进行超等学习,但是植入芯片需要巨大的花销,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但是教育何其重要,阶级晋升的唯一晋身之阶就是教育,随着教育的稀缺,哥哥文明的阶级也开始固化,财产和教育文化的巨大的差异让穷人和富分化成不同的物种。财富也逐渐流到少数人手中。在调查员曾祖父的时代,哥哥文明60%的财富掌握在一千万人手中;在爷爷的时代,世界财富的80%掌握在一万人手中;在爸爸的时代,财富的90%掌握在四十二人手中,在他出生时,第一地球的资本主义达到了顶峰上的顶峰,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本奇迹:99%的世界财富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个人被称作终产者。世界上的空气、水、土壤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私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有人都只能住在全封闭的住宅中,这些住宅本身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他们用自己拥有的那可怜的一点点水、空气和土壤等资源在这全封闭的小世界中生活着,能从外界索取的,只有不属于终产者的太阳能。最后这个星球的人实在活不下去了,被终产者送上宇宙飞船进行流浪。

尼采说孤独因为站在了高处(关于世界终点的思考)(3)

这篇故事是对未来悲观的预测,可是好些事情都已经在现在的有了苗头:美国大学教育的学费及其昂贵,为了完整地地念完大学,每个普通家庭的人都需要背负巨额的贷款,一直工作20-30年才能还原,连奥巴马也不例外。尽管普及素质教育,义务教育,但是想要获取到义务教育的入场卷——学区房,就需要2-3代人奉献一辈子。教育的获取越来越难。

联合国秘书长发表演讲称,地球上一半的财富属于26个人。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阻挡富豪们聚集财富的速度。我想未来财富汇聚在少数人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阶级固化会越来越严重。现在严重的内卷不就是阶级固化的一种体现么?

每个人对文字、艺术的解读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快来点赞、评论交流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