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城乡融合规划(让农村发展融入)(1)

近年来,迁安市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并接受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的高规格检阅。今年,迁安市严格落实全市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围绕“点上精致、线上精品、全域精彩”,全力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市,着力打造全国有位置、全省第一流的“迁安样板”, 全域提升、全力提效、全面提质,走出一条具有迁安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让农村发展融入“迁安速度”。

迁安城乡融合规划(让农村发展融入)(2)

●全域提升 擦亮美丽底色

在“五清三建一改”的基础上,实施全域“五化”提升“两年行动”,2020年覆盖343个村。今年,迁安市将乘势而上、梯次推进,打好“五化”提升和乡村建设联动战,以“整体优化提升、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抓实“五化”全覆盖。今年将高标准打造样板村100个,改造连村路230公里,彻底补齐所有村庄的基础设施短板。目前,绿化项目已基本完成,首批硬化、美化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6月底完工。二是建好示范片区。在巩固北部长城、西部森林两个省级示范片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全域治水项目,制定了东部滨河片区规划设计,年内34.8公里的田园绿道将全线贯通,沿线打造唐山市级示范村13个、提升村21个,带动东北部绿色崛起。三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改厕、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截至目前,1.2万座户厕、160座公厕已全部制订改造计划,陆续进场施工,扣庄、夏官营两个镇整镇推进污水系统治理。

迁安城乡融合规划(让农村发展融入)(3)

●全力提效 释放美丽效益

迁安市围绕做好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矿山修复、休闲旅游、全民就业等几篇文章,依托6家农业园区、93家龙头企业、572家农民合作社和932个家庭农场,将全域21个镇街精准划分为“两河一带一中心”,全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工文旅相互促进的“4458”产业振兴格局。其中,中心城区坚持城市反哺农村,突出“融势能”区域定位,发展都市农业,推进全民就业。北部长城旅游示范带突出“拓功能”区域定位,高效运行全国首家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机构,重点打造白羊峪景区品牌,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河东区突出“增产能”区域定位,主攻现代高效农业,提升高油酸花生、食用菌、畜禽等规模化种养水平。河西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突出“提效能”区域定位,发挥工商资本雄厚、星级景区众多的优势,释放金岭矿山公园、棒磨山现代农庄的引领作用,推动“景村连体、园民连利、绿富连兴”。

迁安城乡融合规划(让农村发展融入)(4)

●全力提质 打造美丽品牌

迁安市围绕放大历史、人文、生态特色,优化村庄风貌设计,年内重点打造省级美丽乡村88个,2022年打造80个,力争五年任务两年完成。围绕串点成线、连片成方,打造滦河岸边、长城村落、矿山幽谷等特色品牌,建设长寿古村、豆乡小镇、草莓小镇等特色节点,年内建设提升精品环线37条,构建“一村一品、一线一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带。围绕“五美”标准,年内创建美丽庭院1.3万户,其中,精品美丽庭院6190户,洁净庭院创建率达到100%,让庭院之美与乡村之美相得益彰。同时,迁安市还将抢抓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医共体改革、文明村镇创建、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宝贵机遇,持续推进服务均等化、便利化,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确保乡村长治久美。(洪伟、李晓玲、左月梅)

来源:迁安融媒微信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