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务人员幕后英雄(机场机务员张超)(1)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罗凯 实习生 姚述花)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机坪上,火辣的太阳肆无忌惮地炙烤着每一位机场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与热浪共舞,像钢铁战士一般坚守岗位,为旅客平安出行提供保障。

7月13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岳阳三荷机场。烈日炙烤下的机坪地表温度高达50℃,不到1分钟,火辣辣的感觉穿过鞋底直击脚板。

P03停机位上,EU1947次航班所有旅客登机完毕,廊桥撤离,正在做离港前的最后准备。全副武装的机务员张超正在绕机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警示锥桶,并连接牵引车。

“机组,地面请求推出,请松刹车!”“刹车已松,可以推出。”机长的声音通过勤务耳机传递给张超。收到指令后,张超立马伸出手臂,向牵引车驾驶员给出一个比赞的手势,牵引车便开动,将飞机牵引至指定区域。牵引过程中,张超随着飞机的移动向前行走,始终通过勤务耳机与机组人员保持联络,确保牵引过程不发生任何意外。飞机到达指定区域后,撤离牵引装置,张超与搭档再一次同机组配合,检查飞机其他部件,一切正常后,挥手目送飞机驶离。

“9C6281飞机落地,停P06号位。”“收到!”刚送完一架飞机,张超和搭档来不及休息,又赶到另一停机位上。搭档按照规定路线来回巡视检查机坪状态,确认机位内无任何外来物,挥手示意。伴随着轰鸣的引擎声,飞机缓缓驶入,张超有条不紊地挥动指挥棒,将飞机准确指挥到位。飞机停稳后,一股强大的热流扑面而来。待飞机防撞灯关闭后,两人麻利地挡轮挡,放警示锥桶。“飞机落地后,起落架刹车温度能高达260°C,徒手不能碰。轮胎也是烫的,温度有60°C左右。”张超快速地在机头侧面的插孔插上勤务耳机,与机长确认一切正常后,向地面服务人员给出指令。紧接着,检修、保洁、加水、除污、供电等后续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三荷机场每日航班起降30余架次,每接(送)一架飞机一套流程操作下来,大约20分钟,这意味着机务人员每天露天工作至少10个小时。在高温天气里,为了防止晒伤、烫伤和中暑,防风帽、墨镜、口罩、长袖长裤、手套以及防砸鞋是他们的标配。但即便这样,张超和他的同事们依旧个个晒得皮肤黝黑,中暑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脚踩滚烫的停机坪,头顶炙热的烈日,加上又热又捂的着装,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一天下来,整个人十分难受。”张超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支撑他们的,就是那份让旅客平安出行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