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扬州市何园景区获悉,经过改造升级后的何园史料馆近日重新对外开放。增设了“红色文化”板块,其中讲述了何园后人王承书的传奇故事。她是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人员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也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

扬州个园主人的后代还有吗(扬州何园后人隐姓埋名数十年)(1)

何园史料馆重新亮相

何园史料馆位于玉绣楼,分为东西两个展厅,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展览内容分为“前言”“何家人”“民国时期老照片”“持志大学”“黄宾虹与何家六十年的书画缘”“后记”等主题板块,改造升级后增设了“红色文化”板块,通过更丰富翔实的史料、更新颖生动的文字图文,对整个展览进行大幅度提档升级,为参观者再现何园历史沿革。

何园景区党支部书记、管理处主任徐亮介绍,重新亮相的史料馆不仅增添了新的内容,还优化了参观路线,打通了原展厅北侧封闭木门,使游客有更好的游览体验。

新增王承书的红色故事

提起何园后人王承书的红色故事,很多人还不熟悉。“王承书的母亲何世璜是何园主人何维键的孙女、何声灏的女儿。”何园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何声灏是何维键的长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江南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王承书是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人员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

“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大学时品学兼优。1930年,王承书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作为全班唯一的女性,她的成绩超过了所有人。”工作人员介绍,1941年,王承书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丈夫张文裕辞去国内工作陪她前往美国学习。留美期间,王承书凭借极强的数学天分,提出“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轰动世界,这一观点至今仍在沿用。

虽然在外求学,但王承书一直心系中国。1956年,她和丈夫张文裕回国。回国后,她一次次从零开始,为国家隐姓埋名数十年,用“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为祖国的核事业贡献了一生。

扬州个园主人的后代还有吗(扬州何园后人隐姓埋名数十年)(2)

推出持志大学校友介绍

“改造升级后的史料馆推出持志大学杰出校友介绍。持志大学是民国时期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前身,为何氏后人创建。”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何芷舠在上海生活了八年,在他去世十多年后的1924年,后人遵照他的遗愿,启动了他留存的巨额资金,在上海办起了持志大学。该大学将何芷舠列为创办人,儿子何声焕列为继志创办人,孙子何世桢博士和何世枚博士分为校长、副校长(兼教务长)。

“持志大学自创办后,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才。”工作人员介绍。

链接:

王承书:为了祖国一生说过三次“我愿意”

1958年,我国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也是王承书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对46岁专业已经定型的王承书而言,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面对钱三强的邀请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

随着国家原子弹的研制进入攻坚期,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却进展缓慢。1961年3月,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这一次王承书再次说出“我愿意!”

王承书后来曾对人说,年近半百,转行搞一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一想,当时谁干都不容易,何况我在回国之前就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我改行了比别人损失要小,既然都是从头做起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也能做。”第二次选择仍是短短三个字“我愿意”。然而,这次的选择意味着她要从此隐姓埋名。王承书告别丈夫和孩子悄悄来到中国第一座浓缩铀工厂。

1963年底,高浓铀投入生产,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指日可待。1964年1月14日,工厂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为原子弹爆炸提供最根本的燃料保证。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高浓铀研制技术的国家。王承书带领团队交付产品的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终于等到了那一声东方巨响。而此时的王承书面对的却是继续地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这是钱三强向她发出的第三次邀请,她坚定地说出了第三个“我愿意”。在她笔记的扉页里有一张已经发黄的字条上面写道:“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由于长期操劳,晚年的王承书患上眼疾,但她却以浪费为由,拒绝昂贵进口药的治疗。因为保密的原因,王承书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王承书收到病危通知时,她留下遗嘱,将自己一生积蓄的十万元一分不剩全部捐给“希望工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并且把遗体捐给医院研究,书籍和笔记留给科研工作。

去世前,她在寄给学生的信里写道:“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贡献,谁又没有贡献?而且为国家做贡献,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是一个共产党员。将我的身心献给党,为共产主义,为解放全人类的光荣伟大事业,奋斗到底。”

史料为何园景区提供

综合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