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时候爱上谁都不为过(我们都想高调地爱)(1)

题图为摄影大师Alfred Eisenstaedt为玛丽莲·梦露拍摄的肖像。放梦露的照片是因为她曾经在肯尼迪总统生日时唱生日歌逼婚,不过好像没有成功。

这是“xixi和她的朋友们”第317篇文章。

头条端第8篇文章

今天想很俗地聊聊张靓颖逼婚的事情。

早上来办公室的时候,和同事们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这个事情,因为这真是一个区分直男癌/直女癌/玛丽苏……的万能识别器,一个用十年时间从屌丝变女神的姑娘最后主动求婚,我觉得这事儿对中国姑娘来说挺新鲜的,所以倒也喜闻乐见,没说求婚这事儿只能男的来做。

求婚怎么求呢?反正我觉得,在演唱会上求婚,好像并不是我心中最好的方法。却反而很理解冯柯站在台上的不自在,那种突然要公开秀恩爱的不知所措。

  • 就像没有钱的人才总让人知道自己在赚钱,只有缺爱的人才总在乎是不是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恋爱,那时我们更爱高调的爱情带给我们的存在感;

  • 高调的爱情,背后的逻辑都是拿除了爱情的东西胁迫对方,亲朋好友的祝福是这样,双方父母的认可是这样,粉丝的怂恿,当然也是这样,其实,都是因为挺没有安全感的吧;

  • 柴静姑娘告诉我们,自我感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自己的涕泪交加对真正的感情无益。张靓颖在台上宣读爱情宣言的时候,我耳边好像响起了每次去参加婚礼时婚庆主持人夸张得过分激动的串词,脑中浮现了陈冠中对“刻奇”的定义:刻奇是“将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刻奇者对刻奇的要求,即是对着一面会撒谎又会美化人的镜子看自己,并带着激动的满足认知镜中的自己”;

  • 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远,现在秀的恋爱,都是以后要打自己脸的坟,感情不是电影院两个小时的肥皂剧,培养太多观众了,以后的很多选择,说一千道一万都会输给面子,很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人。

  • 禁不住想了想,真正的感情,可能是没有虚荣的存在感、没有其他人的怂恿、没有自我感动的眼泪、没有为了取悦观众的表演吧。

    哈哈这样说起来好像太苛刻了,可能因为自己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就其实反思了很多次吧。勇敢、热烈、感动、逞强……其实都不是爱情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关键词呢?我也不知道,类似实实在在的小秘密,会不会挺切题的,哈哈。

    喜欢是海啸,爱是海。

    喜欢是地震,爱是地。

    但还是祝敢自己求婚的姑娘幸福,姑娘自己求婚这件事情,想想就觉得很酷呢。哈哈。

    - END -

    ···

    二十岁的时候爱上谁都不为过(我们都想高调地爱)(2)

    这是xixi和她的朋友们开在吉首民中外面的一间书屋

    我们贩卖好玩的实体书籍

    我们搭建“X漂”的民中校友会

    我们举办北京读书会

    我们发起湘西文艺大联盟

    ……

    xixi本人现居北京,干着写字与杂志有关的事情

    信奉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生活

    让更多的走进来,让更好的走出去

    ···

    微博@全嘻嘻

    微信@xixi_bookst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