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深圳不久的对深圳其实很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来深圳太久了又会太局限于自己的那一片世界,我来深圳已经 2 年多了,时间不长不短,挺适合写篇关于对深圳的感受的文章,当作一种记录,过几年再来这个文章后,其实也挺好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深圳打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深圳打工(来深圳打工2年后对深圳的感受)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深圳打工

刚来深圳不久的对深圳其实很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来深圳太久了又会太局限于自己的那一片世界,我来深圳已经 2 年多了,时间不长不短,挺适合写篇关于对深圳的感受的文章,当作一种记录,过几年再来这个文章后,其实也挺好的。

  1. “关内”和“关外”发展不一致。深圳南山、福田、罗湖、盐田(以前叫关内)和宝安、龙华、龙岗、光明、大鹏(以前叫关外)的区别其实挺大的,经济(工作机会)、教育、医疗等资源关内要更好一点,龙岗、龙华等地方工厂其实更多一点,南山各种科技园,IT和电子产业多一点,福田主要是金融行业多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不知道多少人有这种感觉,南山这边的女白领穿衣打扮平均要比龙华那边更精致、高傲一些。
  2. 深圳的房子和人口密度都很大。在深圳居住过后再去北京,第一次你会很震惊,相比深圳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办公楼、小区和工厂,而北京的房子不会很高(限高)、也不会挨的很近。深圳土地面积小,房屋和办公楼密度大,好处是通勤时间比北京大,坏处是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北京。
  3. 深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太少了。来深圳没多久就发现,这边周末其实超级无聊,等你把深圳的山都爬完了和少部分景点逛完了。你就会发现周末就只能去逛商场了,而到节假日商场人巨多,记得第一清明去宝安中心的壹方城商场,被那个密密麻麻的人头吓到了,虽然后面也逐渐习惯了。总的来说,这边文化类的景点和活动还是太少了,感觉不适合文化、电影艺术等专业人发展。
  4. 深圳的年轻人是真的多,或者换句话表述更为准确,深圳的老年人很少,毕竟这座城市发展也就 40 来年的时间,所以我感觉深圳的养老金应该不担心,毕竟领取养老金的人很少,交的人却很多。
  5. 深圳政府对中小型企业更友好,但是对于小型企业的员工很不友好。找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身边去北京、杭州、成都、南京工作的同学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相当高,但是到了深圳工作的同学居然很多都是非全额缴纳、非高比例。相比深圳,北京虽然户口难,但是工作方面其实比深圳更好些,那里五险一金缴纳更为遵守法律法规吧。
  6. 深圳真的太吵了。这里到处都在修路、修地铁、盖办公楼,反而是小区盖的少一些,和身边租房的朋友同事交流过,全部100%都碰到过居住的地方附近施工噪音的问题。
  7. 深圳的公园很多。工作的两个科技园附近都会有个小公园,晚上吃完饭出来散步、跑步的白领还是挺多的,住的地方附近也有个一个绿化做的很好的公园,虽然不常去。
  8. 深圳的城中村很多。城中村房子房租便宜很多,生活也很方便,但是整体居住体验会差点。很多房子真的太近了,虽然也有些居住体验不错的公寓或者城中村,但是看过好几个城中村,越是靠近里面的居住体验和环境其实真的算是很糟糕了,我建议每个刚毕业的人或者教师、公务员从业者去城中村里面看看。我第一次走到部分城中村楼的最里面很震惊,最里面的很多楼,尤其是一楼真的是见不到阳光又极其潮湿的那种,里面很黑,过道很窄、我一个大男的第一次走都有点害怕。我稍微观察了下(不好一直看,感觉不礼貌),里面的居住者大部分都是年纪40、50岁以上中老年打工人比较多,男性偏多女生偏少,没看到过年轻女性,但是看到过30来岁?的年轻男性。这些中老年人我不没了解过是从事什么行业和岗位的,但是我猜测大部分都是底层体力劳动从业者,也许我们没有跟他们打过交道,但是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
  9. 深圳工作机会很多。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是大部分人都肯定能找到工作,毕竟大大小小的公司实在是太多了,IT 从业者不用担心跳槽问题,肯定能找到新公司。

深圳电子产业比纯互联网和 AI 行业发展的更好些,纯互联网和 AI 知名公司总部在深圳的不算很多。建议硬件开发、嵌入式开发、电子专业等房子的毕业生还是可以来深圳工作几年锻炼下的,后期再考虑是否换城市工作。

最后,个人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回答有所错误或者偏颇,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