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新人不断涌进,但人们的注意力,却往往仍停留在知名大牌歌手身上。在一众新声里,不乏有才华横溢的唱作人。

值得深入了解的,韦礼安便是之一。

虽然他的名字,或许对于你来说有些陌生。但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歌,《有没有》《慢慢等》《女孩》《还是会》等作品,你一定或多或少都有听过。

不仅如此,刘若英、张韶涵、郭静等知名歌手的作品中,也出现了韦礼安的名字。为一线歌手创作,从侧面证实了韦礼安不浅的实力。

如今,韦礼安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从新人到成熟的创作者之间,隔着的是他不断进步的音乐成长轨迹。

退出歌坛后他凭一首歌在海外爆红(出道十余年狂揽音乐奖的他)(1)

01

不久前,韦礼安通过去年发布的专辑《Sounds of My Life》,入围了四项金曲奖,分别是:年度专辑、最佳作曲人、最佳华语专辑、最佳华语男歌手。

不过,即便是入围了这么多项,可韦礼安仍没被大众所注意。

榜单释出,更多人关注的是知名歌手是否上榜。诸如周杰伦、林俊杰等已知的大咖。不过,像韦礼安这样知名度不高的创作者,便很容易被忽视,成为透明的存在。

但这枚会写、会唱、会创作的宝藏音乐人,不该被埋没。

《Sounds of My Life》是韦礼安的第五张创作专辑。歌曲围绕着记录生活而展开,韦礼安把它做成了一张“声音相簿”,里面记载着那些或美好、或辗转即逝的生活碎片。

简约自然,没有刻意与矫作,反而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有人说,听完这张专辑最大的感受是诚恳,这种诚恳来自他对生活的分享,也来自他在音乐中贯彻的某种亲和感,这种亲和感有时来自慵懒松弛的氛围。

退出歌坛后他凭一首歌在海外爆红(出道十余年狂揽音乐奖的他)(2)

开场《Sounds of My Life》在他孩童时的自我介绍、演唱会时的欢呼、他人呼唤的名字、朋友的讲话声中,串起了人生的故事线;

《See You on Monday》是对母校的回顾,复古的R&B旋律里为回忆蒙上了一层怀旧色彩,仿佛昔日的场景就发生在眼前;

《没有你的世界》是站在外婆的角度怀念外公的作品。没有用力过猛的悲伤,只有满怀真挚的情感抒发。“一生能承载多少离别,一眨眼度过几次轮回” 将这份怅然推向了极致;

《而立》是韦礼安写给自己的总结。有对之前生活的回溯,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民谣吉他的主线,质朴而清透。融入的脚踏声采样,给人一种踏实的触感。

整张专辑的听感之所以十分舒适,或许是这些来自于生活的采样,构建了作品温和的底色。以极简R&B为主线,辅以摇滚、乡村元素,旋律亲和却不失单调。

注重氛围营造、情感输出,使得专辑更像是一部私人日记。而韦礼安所做的歌,便是我们一生都有可能遇到的课题。

韦礼安巧妙的生活捕捉力,将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碎片收集,从而引起了听众的高度共鸣。

有些时候,并非没人懂的前卫才算是高级,像这样为平常而歌,反倒是有着别样的惊喜与感动。

本次韦礼安入围金曲奖,与一众大牌歌手共同角逐,也并不逊色。毕竟能将小事用歌曲讲得透彻生动,也是一种稀缺的创作能力。

退出歌坛后他凭一首歌在海外爆红(出道十余年狂揽音乐奖的他)(3)

02

韦礼安对音乐元素的信手拈来,可以归咎于他长时间的创作累积。

已经出道十余年的韦礼安,每走一步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各种业内的好评与音乐奖项的加持,也证实了他的才华与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便是韦礼安与金曲奖的第三次结缘。作为乐坛最权威的奖项之一,具有一定的参考力。韦礼安的进步也在作品一次次入围与获奖中尽数展现。

时间拉回到2006年,在台湾大学举办的第一届校园歌喉战中,韦礼安凭借过人的实力一路晋升,最终以一首《You’re beautiful》拿下总冠军。

但夺得冠军后小有名气的他并没有按照常见的套路去签约公司,而是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潜心钻研词曲创作。

并且在三年的时间中,不间断地在音乐网站上发布原创作品。直到大学毕业,据统计韦礼安共发布了70多首原创Demo、单曲。

值此之际,签约了公司的韦礼安,在2010年发布了个人首专《首张同名全创作专辑》。

现在回顾他的首张专辑,依然让人觉得清新、流畅又不失格调。不落俗套的旋律,以及R&B的运用,仿佛看到了方大同的影子。

那时韦礼安的创作才华便被业内所发现。到了第二年,因这张专辑韦礼安夺下第22届金曲奖“最佳新人”。

退出歌坛后他凭一首歌在海外爆红(出道十余年狂揽音乐奖的他)(4)

奖项给予了韦礼安走下去的底气,为此他陆续发布了第二张、第三张,直至这一次入围的第五张专辑。

在此期间,他发布的每一张专辑都像是一次蜕变。韦礼安以一个弹着吉他的唱作人为起点,在音乐制作、元素掌控上的进步肉眼可见。

第二张《有人在等》里他玩起了Funk与Soul,一首《轰炸》十分出挑。

而第三张、第四张专辑以他自己的比喻,就是一张做了“恐怖片”,一张做了“喜剧片”。

《有所畏》十分注重深度,像是《江郎》、《格雷的画像》等作品中对典故的借用,将人物的画像描绘地立体而生动;而《狼》营造的恐怖气氛结合摇滚力量,为他拿下了金曲奖“最佳作曲人”的荣誉。

时隔四年再度斩获金曲奖,韦礼安的实力已经遮盖不住了。

在选秀的舞台上,也时常会发现明星歌手翻唱他的作品。例如《偶像练习生》中被陈立农唱红的《女孩》、《歌手》里苏诗丁圈粉的《狼》,还有蔡徐坤曾经唱过的《那年春天》……

这些翻唱无疑为韦礼安带来了热度,但是他却依然低调地行走在自己的轨道上。没有炒作,没有上综艺。

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记住我的歌比记住我的人更重要,我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够留下来。”

退出歌坛后他凭一首歌在海外爆红(出道十余年狂揽音乐奖的他)(5)

03

如今比起热门综艺选秀,还在关注金曲奖的人不算多。

即便有所关注,也是在看自己熟知的歌手是否上榜。像韦礼安这种,不炒作、不买营销、不上热榜的音乐人,很难有太多的关注度。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通过这个奖项,挖掘出了一些平时不在热榜上的音乐人。不善于为自己发声的实力歌者,被大众所认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选秀造星,是时代大众审美所趋。经常有人在“何时对华语乐坛死了心”的话题下抒发感想。但与其说死了心,不如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华语乐坛。

正因为小众创作者,明知不炒作不会火,却依然坚守初心走下去,这份难能可贵的精神,是燃起听众们心中希望的火种。也因为有像韦礼安这样的音乐人存在,乐坛的活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最后,即便你没有听说过韦礼安,那么不妨花上几分钟,去听听他的作品吧。或许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