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夫妻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最亲密的,也可以是最疏远的,每个人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都不一样。在对的人没有出现之时,很多人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是一旦那个对的人出现,结婚也就成了一瞬间的事。

著名的演员孙道临虽然事业有成,玉树临风的他身边的爱慕者和追求者也是非常多,但是年近四十的他却一直是孑然一身,直到在36岁的那一年,遇到了31岁的王文娟,就对她一见倾心,也才产生了结婚的想法。

本来的理想是当哲学家,在好朋友的影响下歪打正着成了演员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生的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选择,孙道临的人生轨迹本来是和当演员毫无联系的,他是燕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高材生。

如果按照前半生已经铺垫好的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孙道临应该会成为一个默默耕耘的学者或者老师,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会因为一次意外的演出,歪打正着地走上了锦绣灿烂的演员之路,也迎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他的身份也变成了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

孙道临离开这个世界多年后,还有许多他的影迷记得,12月18日,是他的生日,每到这个特殊的日子,大家都会格外地怀念他。1921年12月18日,孙道临出生在北京西安门内惜薪司18号大宅门,大宅门上贴着这样一幅对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1)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原籍在浙江嘉兴嘉善县,嘉善现在还有一个孙道临电影艺术馆,这是第一个以电影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综合性电影艺术馆,是专门为了纪念孙道临而修建的,于2007年正式开馆。

孙家的祖居位于嘉善县西塘镇礼庙村朱家埭,孙家在嘉善当地是出了名的名门望族。孙道临的祖父孙传枢,考上了廪生,袭云骑尉,孙道临的父亲孙文耀年仅13岁就考上中了秀才。

在西学东渐的大形势下,孙文耀又跟上时代潮流考入了马相伯神父在上海创办的震旦学院读书,当时震旦学院有三个学生的名字都带一个“文”字:孙文耀、翁文灏和胡文耀,三个人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被称为“震旦三文”。

从震旦学院毕业后,孙文耀又考取了官费留学,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鲁纹大学攻读土木专业,学成回国后,孙文耀先在京汉铁路长辛店铁路工厂取代法国人做了厂长,之后又出任北京交通部总工程师。孙道临的母亲范念华,也是出生于嘉善大户人家的名门闺秀。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2)

孙文耀的身上有着那一辈读书人的风骨,1938年孙文耀病重,为了供孙道临上燕京大学读书,卖掉了部分房产。为了激励子女努力成才,孙文耀生前就告诉子女,不会留一样东西给他们。1949年,孙文耀病重弥留之时,把祖上留下来的位于嘉善朱家埭的房屋、乡下300亩土地和1000余册图书全部捐献给了政府。

在父母的熏陶下,孙道临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是一个泡在书堆里长大的文文静静的“孙家少爷”。

15岁的孙道临,就开始创作,他写了一篇《母子俩》的短篇小说,还发表在了学校一个名叫《大鹏》的校刊上。

1994年《孙道临诗文》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孙道临的诗歌风格就跟他带给人的感觉一样,如沐春风,清新自然:

“一道春日的瀑布落下,一道歌声坠在我灵魂的山谷里。一面是云,一面是寒草,使我有了过多的想象。已远去的歌声如黄昏的云彩……”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3)

1938年,17岁的孙道临考入了燕京大学哲学系,在学校里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诗歌创作和文学翻译,孙道临将当时很流行的美国喜剧《砒霜与缎带》改编成了《疯狂奇谭》,由燕京大学西语系的同学黄宗江导演,黄宗江的妹妹黄宗英等人表演,在学校演出。

孙道临长得剑眉星目,从外表上看是一个天生的演员,但他本来的理想其实是当一个哲学家,在同学黄宗江的影响下才非常巧合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表演道路上,黄宗江可以说是孙道临的领路人。孙道临和黄宗江同年出生,8岁时就认识了,友谊从小时候一直延续到老,七八十年的友情,真的可以说是“友谊地久天长”了。

孙道临先是在燕京剧社的《雷雨》中扮演了一个仆人,之后黄宗江又让他演了《窗外》里的男主角,从此打开了孙道临成为演员的这扇大门,多年后黄宗江依然觉得当初让孙道临走上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4)

孙道临在艺术上追求古今中外融为一体,黄宗江评价他:

“孙道临是一首诗,是舒伯特和林黛玉合写的诗……演最没学问的人,演最粗俗的人,都得最有学问的人来演,不能以粗俗来演粗俗。作为一个演员,他有天分,很内秀,是一个在诗的境界里的表现天才。”

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孙道临失学了,父亲孙文耀告诉对他说: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确保自食其力。”

父亲给孙道临买了一些瑞士奶羊让他以此为生,一只羊一天能产15镑羊奶,孙道临每天自己挤奶,然后骑自行车给客户们送奶。一年后,羊养不下去了,为了谋生,孙道临又继续去演戏。1943年孙道临进入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国华剧社当演员,建国后孙道临成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5)

《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孙道临演过的许多电影至今依然是经典。在《渡江侦察记》中书生气十足的孙道临将军人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1958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孙道临的精湛表演让李侠这个人物深入人心。孙道临回家时,孩子们一看见他就会说出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同志们,永别了 ”。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6)

不像现在都是别人配音,所以很多演员连词都不背,孙道临对台词很讲究,他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配音师,英文功底很好的他,还为《王子复仇记》等外国经典的译制片配过音。

当初选择学哲学,而不是学经济,就是因为孙道临追求的不是简单的物质,而是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哲理,在表演上他也追求的是艺术的感染力,在孙道临看来,精神上的富足要比物质上的充盈重要得多:

“谁不喜欢豪华的别墅、漂亮的小汽车,然而,有什么比精神的富足更为美丽的呢?如果这般条件只允许我在物质或精神的富足二者之中选择其一,我宁愿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我已经在世上度过了68个春秋,我的经历告诉我,精神的乞丐是最可怕的和悲惨的。”

孙道临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80岁高龄还和姚寿康联合执导了传记电影《詹天佑》,该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2005年,孙道临获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

年近40孑然一身,却对31岁的她一见倾心,恩爱相伴45年

在电影里,孙道临经常和女演员扮演夫妻,情到深处,泪如雨下,因此得了一个“孙大雨”的外号。但其实在生活中,已经快40岁的孙道临一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他生命中那个对的人,出现的有点晚。

孙道临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就是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王文娟扮演过越剧电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唱的那首“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更是老少皆知的经典。

1957年,老朋友黄宗江有意撮合36岁的孙道临和31岁的王文娟,对孙道临说:

“越剧团的王文娟还待字闺中,不知你对她感觉如何,如合得来,这大媒人我包下来了。”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7)

王文娟1926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比孙道临小5岁,孙道临和王文娟虽不相识,却都看过对方的表演,已经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黄宗江住的招待所里,两个人第一次正式见面,孙道临对王文娟说:

“我看过你演的《梁祝》和《西厢记》……”

两个人都是从事表演行业的,自然有很多共同语言,第一次见面,比相识很久的老朋友聊得还多。鸿雁传书寄相思,那个时候热恋的情侣之间最流行就是写信,孙道临总是忍不住给王文娟一封接一封地写信倾诉相思。

两个人认识的时候,都已经年龄不小了,都想着早点结婚成家,但是却受到了来自外界的阻力。孙道临读大学时曾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捕,王文娟单位的领导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历史问题,不同意两个人结婚。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8)

这一拖就拖了5年,直到1962年,41岁的孙道临才和36岁的王文娟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燕尔,孙道临和王文娟携手到庐山游玩,沉浸在幸福中的孙道临诗兴大发,给心爱的妻子王文娟朗诵了一首专门为她写的小诗:

“请给我一缕阳光

不是弯曲地从小树林爬过来的那缕

不是锁在公园的湖面上的那缕

不是躺在茫茫的散枝上的那缕

它,属于你的心灵

躲在你的眼里……”

1964年10月,王文娟生下了一个宝贝女儿,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也是1964年10月在新疆爆炸成功,为了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孙道临就给女儿取名为孙庆原。第一次感受到为人父的喜悦,孙道临欣喜地写到:

“年轻时听那首‘可爱的家庭’,美好温暖却遥不可及,岁月动荡,山河破碎,何以为家?感觉自己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从不敢奢望爱情和婚姻,现在终于有人牵住了我的缰绳。”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9)

因为结婚结得晚,孙道临是老来得女,当女儿孙庆原上小学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了,他经常教导女儿: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

在上海出生的孙庆原,经常无法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有一次,为了准确地念出“进行”两个字,孙道临要求女儿整整在他面前站了半个小时,念了数十遍,一直到准确地念出来才作罢。

1966年,孙道临被打入牛棚,他的母亲这时候正患重病。母亲临终之前最想见的就是孙道临,但是孙道临却请不到回家的假。好不容易赶到家中,母亲却早已经过世,这段往事成了孙道临最伤心的记忆。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10)

虽然经历了无数坎坷和困难,但孙道临的心中一直有一束阳光照进来,这束阳光就是包括妻子王文娟在内的所有人给他带来的温暖和爱,他在《走进阳光》中写道:

“对于那些曾给我仇恨和痛苦的人,我愿意忘记痛苦,而只记得他们给我带来的人生教训,这样我可以不至于满面阴霾,步履沉重,我愿意向我记忆中的一切角落去搜寻,去挖掘出人们馈赠给我的爱和善意,常常记住他们的微笑。”

2005年,孙道临因为生病记忆力衰退,已经不认识人了。王文娟问他还记得当年结婚后的庐山之行吗?孙道临很清醒地握住王文娟的手说:

“我记得。”

孙道临的情史(哲学系毕业却当了演员)(11)

结婚的时候没有买钻戒,王文娟80岁生日时,孙道临就专门去商场为王文娟买了一枚钻戒,亲自戴到她的手上。

2007年,孙道临充满诗意的一生画上了句号,去世前,他口里一直叫着的名字就是:"文娟!文娟!"在和这个世界告别时候,他唯一忘不了的,就是相爱相守、彼此扶持着走过了45年妻子。

孙道临离去了,但王文娟将他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这一生遇到了无数的风景,但唯有孙道临是她心中最深爱的那个人:

“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见识了许多风景,但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永远还是那一个能够并肩同行,能够分享悲喜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