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今年5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对全国2050家企业生产的2186批次儿童学生用品进行质量抽查。其中有850批次的玩具产品被抽查,137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6.1%。

而母婴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孩子王在此次抽查中,被发现有7个批次的玩具存在不合格的情况。涉及的公司有:

不给孩子买玩具带来的危害(孩子王门店玩具不合格被通报)(1)

其中青岛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城阳万达店有两个批次的玩具均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且其中一款拼图产品他们提出过复检,结果复检还是不合格。

不给孩子买玩具带来的危害(孩子王门店玩具不合格被通报)(2)

涉及的具体玩具有幼儿大块拼图、挖背衫、戏水玩具、科学实验宝箱(玩具)等。

据天眼查显示,以上所涉及的各地公司均为孩子王的子公司,具体门店则为孩子王的孙公司。

对于这种情况,孩子王方面也做出回应称,他们已经第一时间将所有问题商品下架,杜绝所有质量问题商品再次回流到市场,另外孩子王还强调,会对所有供应商建立白名单制度,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实行分级考核。

孩子王由汪建国在2009年创办,他也是汇通达和好享家的创始人。2021年10月14日,汪建国带领孩子王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为5.77元。

孩子王的股价在今年3月7日曾达到最高的27.18元,但短短2个月内,他们的股价就跌到了12.42元,当前股价为14.62元。

股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震荡,也与孩子王的业绩有一定关系。今年4月28日,孩子王发布了2021年全年财报和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2021年他们实现营收90.49亿元,同比增长8.3%;但同期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下降了48.44%。

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更是差劲,他们的营收为21.09亿元,同比下降2.9%,同期净亏损3244万元,出现由盈转亏的现象,2021年一季度他们是盈利4060万元。

这也是孩子王连续2个季度出现营收同比下滑且处于净亏损状态了。

不给孩子买玩具带来的危害(孩子王门店玩具不合格被通报)(3)

2022年2月26日,汪建国在长江商学院的江苏校友会上分享说:“一个企业不管如何都要增长,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是我的教训,而不是经验。”

他还表示,孩子王原来更多的可能是一个渠道,现在已经迭代成一家SaaS 供应链企业。

但目前孩子王不能只顾着增长,忽视了销售产品的质量,另外,从一季度财务表现看,汪建国追求的业务增长也面临着挑战。看起来,孩子王未来还需要继续迭代升级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