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女孩苏珊娜(苏珊娜是个美女)(1)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在探寻着一切与美有关的东西,早晨起床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台很美,穿上漂亮衣服被身边朋友夸赞的感觉很美,外出旅游时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人文环境也很美……

生活中的美是我们无法完全挖掘出来的。既然如此,让我们慢慢体会不是很好么?

追寻一切与美相关的东西,耳濡目染,你也会一天比一天更美!

苏珊娜是个美女?

今天的音乐课是第七单元环球音乐探险宝——北美洲之行,这节课学习歌曲《哦!苏珊娜》,在对比演唱中让学生感受这首歌与《牧场上的家》,这两首歌音乐要素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让学生能用欢快诙谐的情绪演唱《哦!苏珊娜》。

先听后唱是音乐课上一贯的教学主张,只有在充分聆听后,才会一遍遍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走到音乐中去。当然听者须有心,而不能盲目聆听,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安排学生去导听,让学生每听一次都带着目的去聆听。

在初听音乐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听:你觉得《哦!苏珊娜》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在听过孩子们众多回答后,一个孩子的回答让我很是特别。

老师,苏珊娜一定是个美女,要不然我怎么会不远千里带上心爱的五弦琴来找寻?

这首歌的音乐背景,小伙子杰克和姑娘苏珊娜是非常要好的童年伙伴,小时候,杰克经常弹着他心爱的五弦琴,和美丽又活泼的苏珊娜唱歌跳舞,两人度过了快乐而难忘的童年。后来两人搬到不同的地方生活。长大后,杰克非常想念这位童年的伙伴,从阿拉巴马州,不远千里来到路易斯安纳州,寻找小伙伴苏珊娜。这首歌赞美了人们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以及对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追求和向往。

学生理解苏珊娜是美女,没错。歌词中的一句歌词是这样的,“我要赶到路易斯安那为了寻找我爱人”。这个孩子值得表扬,认真听歌并且是理解性的聆听。歌中的爱人所指的是童年喜欢的那个小伙伴哦!这种对童年时代美好的怀念与向往,是我们这节课应找到的情愫。

苏珊娜是不是美女,老师无从探究,但是你是一个认真上课的孩子,这节课上你最美!

最甜不过糖滋味,最美不过你给的安慰

临近期末,学生们也许开始对寒假生活充满着期盼,所以课上多了几分浮躁。于是在每节课前,我会对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强调着,孩子们,越是期末,大家越是要表现的很好,因为一个完美的学期,我们拥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一个努力的过程,也要有一个精彩的尾声,这样的学期才堪称完美。

周一的上午上完课后,一个小姑娘跑到我身边,塞了颗包装得很精致的糖果,对我说:“刘老师,愿你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孩子把她认为最甜的糖送给了我。孩子的一番话更让我整个心里都是暖暖的、甜甜的。

下午第二节课时,唱完《剪羊毛》后,一学生交流说,老师,我感觉音乐让我感受到了美。

什么是美?美是什么?学生的回答的确很抽象,但是入情入境地聆听歌曲后,能感觉到歌曲的旋律是欢快的,歌词的意境是美好的,这便自然感觉得到歌曲的美。

学生的一颗糖,一句话,让我看到学生的世界如此简单,如此率真,如此直白,的确让我瞬间感受到我的工作是如此美好。

咱们的课堂无处不美

今天,四(10)班的音乐课,临下课时与学生聊了聊:“同学们一个学期即将要结束了,这个学期在刘老师的音乐课上,你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老师,我学会了很多歌曲;老师,我敢大声唱歌了;老师,我有很多的收获……

收获,孩子们说着一些很抽象的词话。我不禁怀疑,孩子们有没有发自内心地回忆本学期一起走过的课堂呢?我也就自作主张的给孩子们一点小小的梳理。

孩子们,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体会到风景之优美,人物品格之崇高。其实,潜心发现,音乐课上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美的地方。秋天的《红叶》美不美,漫山遍野的红叶像给山坡穿上一件红色的衣裳,捷克农民在《土风舞》的音乐中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快乐的铁匠》面带着笑容不嫌工作繁忙,自食其力乐洋洋,《快乐的农夫》守望着一大片麦田,对丰收充满着憧憬。

在音乐中踏节拍而律动,在音乐声中学会欣赏倾听,在音乐课上放声歌唱,抒发情怀。释放的不仅仅对音乐的热爱,更是对美丽童年、美好生活的找寻。

美是生活赋予每一个人的权力,只有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末节去找寻,美好也就在不经意间一点点显现出来。

心怀善念,便会途遇天使;心生美好,让幸福感充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学校是美丽的,学生的童年是美好的,学习的时光是美好的。

在这么多美的包围中,孩子们,我们在每一节课上一定可以寻找到更多的美丽,我要和你们一直美下去。(作者:刘梅)



征文启事:

1、为进一步服务区域教育发展,不断扩大读写大队(微信平台)影响力,即日起开始吸收并推出队外作者有品质的、符合读写大队风格文章;

2、队外作者仅限于教师和学生。教师作品以教育叙事、教育杂谈、读书笔记和家庭教育为主。学生作品以优秀作文为主;

3、作品请投稿至专用邮箱,经大队人员审稿后推出。投稿时,请注明通联方式(单位、姓名、手机、QQ、微信等,一律实行实名制);

4、作者有义务配合读写大队,大力宣传和荐读大队文章;

5、如有打赏,读写大队与作者享。

邮箱 : duxiedadui@163.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