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133上的立体照片中给出的是两个多面体,其中一个是白色线条、黑色背景,另外一个是黑色线条、白色背景。如果在实体镜下观看这两张图片,我们会看到什么呢?很难猜到。让我们来听一下赫尔姆霍茨是怎么描述的吧:

如果某个平面在一张立体图片上是白色的,而在另外一张上是黑色的,那么在实体镜下,合并在一起的图片就会发出光芒,即使这两张图片是印在十分粗糙的纸上,同样会感觉到这种光芒。晶体模型的立体图纸(图133)会给人一种感觉,就好像晶体的模型是用钻石制成的一般。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水、树叶以及其他东西在实体镜下熠熠发光。

光芒的力量代表什么(光芒是怎样产生的)(1)

图133 实体镜下的光泽。在实体镜下观察这两张图片,看到的是黑色背景下熠熠发光的晶体

我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所著的《感官的生理·视力》一书虽然出版很久了(1876年),但其中的科学思想远远没有落后。在该书中,生理学家是这样生动地解释这种现象的:

我们在实验中用实体镜观察两个明暗程度不同或者着色深浅不同的表面时,与直接观看闪光物体时的实际状况相同。那么,粗糙的表面与闪光(光滑)的表面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粗糙的表面会把光线反射到四面八方,所以无论从什么方向去看这个表面,眼睛感受到的明暗度都是一样的;而光滑的表面只会把光线反射到一定的方向,所以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观察这个表面的时候,一只眼睛接收到很多反射光,而另外一只眼睛却几乎一点也没有接收到反射光(这种情况,正好和我们在实体镜下观察一黑一白两个平面的实验相对应)。显然,在观看闪光的表面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射光在观察者双眼之间分配不等的情况(也就是射入一只眼睛的光线较多,而射入另外一只眼睛的光线较少的情况)。

这样一来,读者一定看到,物体在实体镜下出现光芒,证明了“经验”在立体像的形成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当我们的感觉器官依据“经验”把两眼看到的景物的差别,与某种熟知的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以后,双眼中景物的差别会立刻让位给这种根深蒂固的“经验” ”。

总之,我们在实体镜下看到光芒的原因(至少是其中一个原因)是:左眼和右眼捕获的像亮度不同。如果没有实体镜,我们恐怕就不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摘自《趣味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