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汉乐府

诗塾:波波读诗|汉乐府长歌行来自诗塾

00:00

01:2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1)

-------------【作者简介】---------------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2)

-------------【作品解析】---------------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乐府诗集》,卷三十。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通假字,古文指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按古音读作"cuī"。因古代无shuai音。不过,现代人也可按现代音来读。但也需要了解古音。

徒:一解“白白的”,一解“只”,只有。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3)

-------------【古诗试译】---------------

清晨, 园中葵菜碧绿,晶莹的朝露等待着太阳晒干。

春天的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泛黄衰败了。

万条大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再从西流回来?

年轻力壮时不知道努力,到了年老一事无成,悲伤也无用了。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4)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为历代劝慰青少年成长的格言。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5)

首节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春天阳光普照,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6)

中节作了一个转折。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焜黄华叶衰”,从春天的茂盛生机,一下子转折到秋天的叶落花萎。 对比强烈而触目。

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7)

尾节则将视角离开园中,离开季节的更替,开始到更广博的空间,由实写到虚。写时光的有限与不可逆转,先描写江河到海的进程,不能逆转的趋势。这就是比兴的运用。这是中国传统诗辞歌赋的艺术特色。

百川到海的趋势不可逆, 时间一去不复返,这是何等残酷的现实。也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命运。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懵懂到衰老的过程。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8)

可贵的是诗人在沉吟世事无奈,春秋更替残酷的感叹的同时,发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振聋发聩的强音。尽管人类命运终结都在于生命的结束,但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可以选择活得精彩,活得高尚,活得有所作为,有所改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想驱使,人类从来都不放弃努力。尽管人的命运只有一遭,但我们可以选择高兴而活,选择奋斗而活。而活得精彩和快乐,则需要少壮时努力,才可避免老大时伤悲, 或者只是在老无所依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那才是虚度了人生,后悔不及。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9)

这首诗摒弃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徐徐的比兴描写让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也成为千百年来劝学的名句,劝少壮有所为的格言。

孩子们,你们还在少壮的初期。人生是需要有理想的,否则与咸鱼何异?理想的实现也是需要努力奋斗的,尤其是在少壮时的奋斗,因为正值人生的青春期,吸收快,发展快,正要孩子们奋发图强,为了理想一直坚持。少时壮时有所作为, 方能在年老时,不伤悲,不追悔,才不枉一生好年华,才不会碌碌无为,虚度人生。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10)

--------------【阅读指南】----------------

父母读给孩子听全文,八岁 听

适合十岁 孩子 读全文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11)

-------------【宝宝读诗】---------------

朗诵者: 波波 (10岁) 配乐曲:朝元曲

乐曲专辑:洞庭秋思

《朝元歌》原为昆曲。经改编后的新曲调里有古琴、箫和琵琶的声部,合鸣起来曲调古朴幽雅,韵味十足。

本期献声的是来自乌鲁木齐的的波波,他今年10岁,在读小学五年级。他乖巧懂事,非常喜欢读书,喜欢音乐,作诗。

波波朗读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读起古诗来沉稳有度,轻缓有序,很有幽雅古风。仿佛翩翩少年在吟诗作赋,胸有成竹,非常有范儿。

秋夕米小圈古诗课堂(诗塾课57)(12)

支持原创,欢迎转载,并热忱欢迎大小朋友们分享音频视频,诗塾是你读诗荐诗分享诗歌的好平台。

关注诗塾 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童年

喜欢我们的课的朋友们,请加诗塾

或者搜索:Poemclass

我们也欢迎大小朋友发送音频视频给我们编辑背景推送。

合作/分享请致:wwwcox@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