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93次列车经过青岛吗(山东最早的进京列车)(1)

【青岛——北京239/240次旅客直快列车】连接山东旅游胜地青岛和祖国首都北京的旅客列车,单程887公里,运行16小时27分,途经济南、德州、天津等城市。列车挂有邮政车、餐车、软卧车、硬卧车和硬席车等19节车厢,两组车底交替运行。服务人员共216名,分为4个包乘组,依次值乘,隶属于青岛铁路分局青岛列车段北京车队。

这趟列车是山东省最早的进京列车,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于11月1日就开往北京。当时为103/104次。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1953年12月16日改为21/22次,1959年6月1日变为39/40次,1975年9月1日更为139/140次,1981年10月11日变更为239/240次。近40年来, 该次列车的职工一直坚持优质服务, 曾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自1978年铁道部开展“全国铁路进京、进沪列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来,在9次评比中,8次夺魁,被铁道部命名为“红旗列车” , 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和“红旗集体”;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命名为“共青团号”列车。在荣誉面前,他们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拓优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车队成立了服务规范研究小组,对过去的服务经验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提炼和升华,制定出“服务八法”及各种岗位、各个方面的服务规范。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服务方法。过去供水实行“四水法”:开车一杯水,饭后紧跟水,中途勤送水,夜间不断水。近年来,旅客猛增,严重超员,他们又作了改进,即增加了:超员少时送足水,超员多时大站停车窗口送水,换班时双班送水,无座和重点旅客优先送水。通过业务学习和技术练兵,服务人员掌握了更多的服务技能。他们学会了简单的外语,为外宾提供方便;搀扶照顾盲聋哑人上下车,成了病残旅客的向导。全体乘务人员都能做到:见景知站、见站知线。

由于全体车乘人员的共同努力,1986年,在《人民铁道》、《中国妇女》、《消费者》杂志等单位组织发起的“1986年全国春运优质服务‘彩虹杯’评选活动”中,捧回“彩虹杯”。同年,获得旅客表扬信和其他形式的表扬76127件,被各级电台、电视台、报纸表扬57次,并九次夺得“全国铁路进京、进沪列车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第一名”。1987年这个车队又夺得共青团铁道部委员会颁发的“七五立功奖杯”和济南铁路局的“春笋杯”,在青岛市服务行业开展的“十(十大窗口)、百(百面红旗)、千(千名状元)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夺得一面红旗,有5人被选为“状元”。(山东风物1987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