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1)


前言

易,乃群经之首。《易经》是一部神秘而深奥的古书,其内容“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认为,“《易经》是揭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而事实上,《易经》不仅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有许多华侨华人甚至老外,都在专研这部中国古书《易经》呢!

《易经》也称为“周易”,周,是“周流不停、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意思,因此,《易经》是揭示宇宙奥秘中那些恒定的、重要的规律的一部经书。本人才疏学浅,通过学习《易经》,聆听曾仕强教授《易经》的讲座,加之引经据典,借古鉴今,梳理出一些思路和想法,当作日记,记录如下,不当处望批评指正。

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2)


“太极图”为什么是圆的

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的含义,相当于道家所说的“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什么是太极,许多人都说不清楚;但说到“太极图”,大家心中一定浮现出那幅图的面貌了。

如果我们问,太极图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显得比较专业,要难到一大片人。如果我们再问,太阳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滑稽,但也要难到一大片人。太阳难道不是圆的,还会是方的吗?当然,太阳不会是方的,它必定是圆的。那么,太阳为什么又是圆的呢?它和太极图有什么关系吗?

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3)

传说,伏羲通过三种方法发现宇宙奥秘,研究出“伏羲八卦”。一是“仰视”,仰观天象,二是“俯视”,俯视自己的身体,三是“广角”,联系周围,才看的周到,想得周密。那么作为仰视的对象,太阳便作为观察对象进入伏羲的视线。

久而久之,伏羲便发现,太阳的最大特征是“圆形”,其规律是“周而复始”。这便是太极图的雏形。但仅仅因为太阳是圆的,就把太极图制成圆形?在观察中他还会发现大地是方的(当时的观念,“天圆地方”)、桌子是方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把太极图制成方的呢?

伏羲发现,不单太阳是圆的,“上天”也是圆的,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圆的;这是“上天”的旨意,不能悖逆,因此,要制作一张能揭开宇宙密码的图画,首先就要用圆形来表示。其次,伏羲还发现,太阳的另外一个规律,就是“变化”,它不会一直待在那里不动,而是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样的变化还富于规律,即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4)

后来,周公将伏羲八卦演算成周易六十四卦,并取名《周易》,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易”,二是“周”。“易”就是变化的意思,宇宙中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当中,万物皆在变化。但变化总要有个规律,不能乱变,这个规律就是“周”。“周”的意思是圆周,圆的东西容易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则是周而复始。

所以,如果回答太阳为什么是圆的,也许还要从“圆”的哲学内涵入手吧!我们不能确定地回答,为什么太阳要生成圆形,但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一切星体都是圆的,那么“圆”肯定有其深厚的哲学内涵。这个内涵,能揭示出存在物本身的存在规律(哲学概念较深奥,无法阐述)。

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5)

太极图被制作成圆形,除开“周而复始”的意思之外,还有着“圆满”的含义。

宇宙中一切事物都要寻求圆满、完满,不要去伤害别人,伤害别人就相当于是伤害自己,这就是中国哲学里面的“中庸之道”。

要求不走极端,在生活中应找到一个“圆滑”的点,既有利于自己,也不伤害他人,以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天人合一”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也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因此,太极图被制成圆形,是有其深厚的理论根据和哲学内涵的。

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6)

如此阐述,你就能发现太极图看似静止,实际上是一张动态的图,包含了“易”(变)和“周”(圆)两个元素。此外,太极图还包含“阴阳”元素。一是白色部分,代表着“阳”,二是黑色部分,代表着“阴”“阴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阳”,也没有绝对的“阴”。“阴阳”是两面一体,如影随形。所以,你会发现太极图白色部分内含有黑色圆点,黑色部分内还有白色圆点,这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易经与太极图(原创读书笔记易经告诉我们)(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