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读书的成本》一文中,我说读书的成本很高,那为什么我们还那么推崇坚持读书?人生本就不易,想用一根火柴点燃一颗大树,究竟是痴心还是妄想?

我觉得坚持读书虽然消耗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但是也有三大好处。

一、千弦断,天眼开

因为读书成本高,所以虽然有很多人觉得读书好,但能够坚持的人却很少。

少即是稀缺,稀缺的东西往往产生高价值。

比如现在月嫂的价格大多在8000-30000,远高于企业新招研究生5000-8000左右的月薪,供应小于需求,稀缺带来溢价。

坚持读书这个行为本身就成为一道墙、一个知识壁垒,人们需要努力翻过它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读书的五大好处(原来读书的好处有这么多......)(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盲琴师的师傅曾对他说:“千弦断,天眼开。只要你有毅力弹断1000根琴弦,弦断之时,就是你重见光明之日。”

弱小的盲琴师相信了这个预言。几十年后,他终于弹断了1000根弦。当然他并没能恢复光明,盲琴师在这一刻才知道,这是师傅为了鼓励他勇敢地活下去,而讲出的善意谎言。

盲琴师虽然没能恢复视觉,但是他的听觉、触觉、感知力、想象力在1000根弦的弹奏中得到充分训练,他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坚持读书,帮助你翻过认知的局限,进入更精彩的世界。就是让你用“千弦断”的刻意训炼,换取获得“天眼开”的人生机会。

二、放大你的运气

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而且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两位同学进了同一家公司,两人能力、职业素养都差不多,但是小A坐在领导隔壁办公室,小B坐在离领导较远的、人员很多的办公室。

如果离领导近,算是5%的好运气的话,那么假以时日,两人的差距会有多大?

是相差5%,还是10%?有经验的朋友不妨回忆一下,有可能多年以后小B只是资深职员,而小A已经是集团副总了。现实给出的答案或许是两人差距高达500%,甚至更多。

因此弗兰克才说人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

读书的五大好处(原来读书的好处有这么多......)(2)

那坚持读书是怎样放大你的运气的呢?

《冬吴相对论》的吴伯凡老师曾说:

要想获得洞察力,你应该有一种类似洞穴的视野,而不是热闹嘈杂的氛围。

你要去一个僻静的空间,看一个热闹的世界,才有洞察力。

读书就是提供僻静空间,就能让你获得洞察力。

我们知道计算圆形面积的公式是:

读书的五大好处(原来读书的好处有这么多......)(3)

如果把你的认知领域比作S,你涉猎的知识越广,意味着你的认知半径r就越大。

当你的认知半径r是1时,你的认知领域S就是π;

当你的认知半径r是2时,你的认知领域S就是4π,扩大到原有认知领域的4倍;

当你的认知半径r是3时,你的认知领域S就是9π,扩大到原有认知领域的9倍;

......以此类推,当你坚持读书,先贤的经验教训、别人的成败得失都会记录在你的大脑内存里,你的认知领域将获得指数级增长。

读书的五大好处(原来读书的好处有这么多......)(4)

当人生碰到好运气时,因为这个运气点落在了普通人的认知领域之外,所以普通人会错失好运;而坚持读书者的认知领域足够大,他能够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次难得的运气,因而会想方设法地去抓住这样的机遇。

比如,九十年代中国有了信息高速公路(也就是现在的互联网)的说法,一般人不过是作为信息了解,大学生最多写篇研究论文。

马云却尝试去接触,他好奇地对朋友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出来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就想到应该利用互联网提高中国公司的名气。

可以看到,认知宽泛的马云对互联网的理解比谁都深刻。很多人刚刚接触互联网思考的是背后的技术问题,而马云却想到了商业模式。

再比如,面对心仪的女神,大部分人都望而却步,因为和这样优秀的女子沟通,超出了他们的认知经验,这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而如果你看过《非暴力沟通》、《魔鬼搭讪学》里的相关案例,你尝试着真诚沟通,有可能俘获芳心,得到意料之外的成功。

坚持读书让你获得洞察力,让你有能力抓住好运,它不断扩大了你的认知领域,放大了你的运气,从而使你获得正面黑天鹅的收益。

三、最廉价的引爆点。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图,它反映了三种职业类型里,年龄和收入的关系。

下图红色曲线,是年少得志型,可以看到这类职业的人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收入达到巅峰,比如明星;

蓝色曲线,是一帆风顺型,他们一生收入变化不大,很平稳,总收入算下来也不低,比如职员、公务员;

绿色曲线,是先抑后扬型,他们前期命运多舛,收入为负,但是只要熬过了低谷期,在某一时刻他的收入曲线突然陡峭向上,比如行业专家、创业者。

读书的五大好处(原来读书的好处有这么多......)(5)

这三种类型的职业,从一生的角度看,其实总收入(曲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都差不多。

记住职业收入曲线,我们待会就会用到这个模型。

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行业、事业时,当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是有巨大差距时,往往是二三十岁被命运教训以后,或者是四五十岁面临中年危机之时。

一入侯门深似海,我们的收入类型此时大多已经定型,人脉关系也难以转换到其他跑道,事业高度逐渐封顶。

这时我们能够更改的,就是认知水平。

如果把上图纵轴“收入”换成“认知”,我们希望做哪一种人(见下图)?

肯定不会是红色曲线里认知水平江河日下的人吧?

也应当不是蓝色曲线里认知水平一成不变的人吧?

我想我们更希望自己是绿色曲线里认知水平向上爆发的人。

读书的五大好处(原来读书的好处有这么多......)(6)

当年龄来到黄线前后,我们才惊觉自己的人生机会已经不多,我们手中有一根火柴,心中却想着点燃一颗大树。

如何用一根火柴点燃大树?

正确的方法是:我们会在大树周围堆上许多干树枝,在干树枝周围铺上许多干树叶,在干树叶上放最易燃的油或纸,然后我们会划燃那根宝贵的火柴,我们可以想象油、纸、树叶、树枝、大树被一 一引燃的辉煌时刻。


相较于你的能力提升,你的运气放大,你的认知积累,读书的成本是如此廉价。

坚持读书,一本两本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一百本两百本会让你感觉有所不同,你的大脑里会充斥着各种思想与创意,就像是段誉体内四处乱窜的六脉真气。

你需要思考、写作、输出、实践,让六脉真气九九归一,坚持五百本一千本的读下去,总有一天你就引爆了自己的小宇宙,也引爆了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