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和缺点,善念与恶念也是共存的,多行善事不仅能使他人受益,也能受益自己。反之,邪恶的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最终也会连累自己。好了,话不多说,开始我们今天的故事。

故事

话说,有个姓闻的书生,是河南汤阴人,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四十岁那年突然生病,卧床不起,这一躺就是好几个月,这天,闻生忽然觉得自己命不久矣,马上就要奔赴黄泉的时候。突然,见一个眉目清秀的秀才走了进来,秀才来到闻生的床前,竟然扑通一声地跪下,双手作揖拜见闻生,而且非常谦恭有礼。两人交谈了一番,继而秀才又请闻生出去走走,一路上秀才拉着闻生的胳膊,边走边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一直走了好几里路,还不告别。闻生站住脚,拱拱手要告辞,秀才急忙说:“请您再走几步,我有一件事求您”!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

闻人生问他:“什么事”?

秀才说:“我们这些人都归考弊司管辖,考弊司的司主名叫虚肚鬼王,凡是初次拜见他的人,都要按照惯例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献给他。我想求您去给我们讲讲情,饶了我们”!

闻人生惊讶地问:“犯了什么罪要受这种刑罚”?

秀才回答说:“没有犯罪,这是考弊司大人定下的老规矩,除非给鬼王送重礼,才能免了这种惩罚。但我们都是穷了,送不起礼”!

闻人生说:“但我和那鬼王素不相识,该怎么帮你呢”?

秀才说:“您的前世是鬼王的爷爷辈,他应该听您的话”。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2)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3)

二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走进一座城市,来到一个衙门前。见官衙的房屋建筑不很宽敞,只有一间厅堂高大宏伟,堂下东西两边立着两块石碑,上面刻着斗大的字,涂着绿色的油漆。右边的石碑上刻的是“孝悌忠信”四个字,左边的石碑上则刻“礼义廉耻”四个字。二人登上石阶,又见大堂上方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考弊司”三个大字。大堂柱子上,挂着一副板对联,上联是:“曰校、曰序、曰庠,两字德行阴教化,”下联是:“上士、中士、下士,一堂礼乐鬼门生”。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4)

两人正看着,忽然一个身穿官服的官员从里边走了出来。见那官头发卷曲,弯腰驼背,像个几百岁老人的样子,长着朝天鼻,短短的嘴唇翻开着,长着一副青面獠牙的嘴脸。身旁还跟随着一个师爷,可怕的是这个师爷身上竟然长着一颗老虎的脑袋。还有十几个人在两边列队伺候,其中一大半都长着狰狞凶恶的面孔,好像是山精山怪。秀才对闻生说:“那就是鬼王”!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5)

闻生见到这些人的模样,其实早就被吓得直哆嗦,恨不得立马返身回家。这时鬼王突然看向他,并且急忙从台阶上走下来,恭恭敬敬地向闻生行礼,还非常谦卑地将闻生请进了大堂,又问候闻生的日常起居,闻生只是吓得连连点头说:“是”!

鬼王问闻生:“您来这里所谓何事”?

闻生便把秀才求自己的事说了一遍,鬼王听后勃然大怒,说:“这是很早就有的规矩,就算是我亲爷爷来求情,我也不敢去破坏规矩”!

说完,面如冰霜,似乎没有一点人情味儿一样不讲情面。闻生见此情景也不敢再说别的了,就急忙站起身来告辞,而鬼王又侧着身子,恭恭敬敬地把闻生送到大门外才回去。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6)

闻生出门后竟然不往回走,反而返身偷偷走回去,他想看看那鬼王到底要干什么?来到大堂窗户下,只见那个秀才和另外几个人都已被绳索反绑起来,这时有一个面目凶恶地随从拿着一把刀子走过来,先脱下秀才的裤子,然后从秀才的大腿上一刀割下一片肉来。秀才疼得痛苦地大声嚎叫着,把嗓子仿佛都喊破了一样,声嘶力竭。闻生年轻气盛,见此情景,怒火中烧,大声喊道:“如此歹毒,成何体统,难道没有王法了吗”?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7)

鬼王大吃一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命人暂停了刑法,又从座椅上走下来,迎接闻生。这时闻生却已气忿忿地走了出去,边走边告诉路人,自己要去玉帝那里揭发鬼王考弊司的恶行。这时有人讥笑他说:“真是糊涂啊!天宫距离此地有十万八千里,等你到了玉帝面前,黄花菜都凉了,况且天下之大,你要到哪里去找玉帝申诉冤屈呢?其实你也不用跑那么远,这里离酆都城倒是挺近,你去阎王那里申诉,或许还管点用”!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8)

说完,便指给他路。闻生沿路疾驰而去,不一会儿就来到酆都城下,接着又被带到阎王殿,见殿内气氛十分威严庄重,空气中似乎都透露着一股威压,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此时阎王正在大殿上坐着,闻生跪在台阶下,大声喊冤,阎王叫他上前诉说冤屈。随后闻生便把考弊司的恶行通通告诉了阎王,阎王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鬼卒前去捉拿鬼王考弊司。接着鬼卒拿着绳索提着锤子前去捉鬼王,不一会儿鬼卒就押着鬼王和秀才一起来复命。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9)

阎王一番审讯之后得知闻生说的都是实情,大发雷霆地怒斥鬼王道:“我可怜你生前一生孤苦,十年寒窗却屡屡落榜,所以死后委以重任,将冥司考弊司一职交由你担任,望你秉公执法,为冥司尽忠,等候时机,到时再让你投生到富贵大家去。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无法无天,私设酷刑,滥用职权,破坏我冥司秩序。我现在要剔去你身上的善筋,再给你添上恶骨,罚你生生世世永远不得做官”!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0)

接着,一个鬼卒便上前,将鬼王一锤子打翻在地,连门牙也碰掉了。鬼卒又割破鬼王的指尖,抽出一条又白又亮、像丝线一样的东西来,鬼王痛得像杀猪般地大声嗥叫着。直到把他手上、脚上的筋都抽完了,才有两个鬼卒押着他下去了。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1)

闻生看到这一切,整个人惊的是目瞪口呆,心里连连称赞。随后,阎王看向闻生,觉得闻生很勇敢,正义凌然,敢于揭发腐败恶行。于是,命判官在生死簿上给闻生添寿十年。闻生很高兴,给阎王磕了头,便退出了阎王殿。秀才在后面跟着,对闻生很是感激,挽着他的胳膊送他走过街市。这时闻生看见有户人家,门口挂着红门帘,帘后站着一名女子,露出了半张脸,模样非常艳丽。闻生问:“这是谁家”?

秀才回答说:“这是风月之地”。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2)

两人又朝前走了一会儿,但是闻生对那女子似乎有些动情留恋不舍,于是借口自己还有事要办,不让秀才再送。秀才说:“您是为我的事来的,却让您一人孤孤单单地回去,我怎么忍心呢”?

但闻生坚决告辞,秀才只好自行离去。闻生见秀才走远了,便急忙转身走进那户人家。那女子见闻生进来,立即出来迎接他,面露喜色。女子拉着闻生的手进入室内,招呼闻生坐下。两人互相报了姓名,女子自称姓柳,小名叫秋华。就在两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时一个老婆婆走出来,还为他们准备了下酒菜。把酒言欢之后二人就睡下了,浑浑噩噩中两人还订下了山盟海誓的婚约。不一会儿天就亮了,老婆婆敲门进来说:“没钱买柴买米了,无奈只得破费郎君几个钱了”!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3)

闻生顿时想起自己腰包里空空的,没带钱,惶恐惭愧地一语不发。过了很久,才说:“我实在没带一文钱,我给你们立下字据,回去后立即偿还”。

那老婆婆一下子变了脸,说:“你小子不会是想吃完了抹干嘴不认账吧”?

柳秋华也皱着眉头,一句话不说。闻生只好脱下外衣,当作抵押。老婆子接过衣服,讥笑说:“这件衣服能值几个钱,还不够偿还酒钱的”!

嘴里一直絮絮叨叨,一副很不满意的样子,接着跟那女子进了内室。闻生非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又过了会儿,闻生还在盼望着柳秋华出来和他道别,再确认一下订下的婚约是否有效,可是等了很久,却寂静无声。闻生便偷偷地躲在门后察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刻闻生被眼前的场景吓得双腿发软,眼如铜铃。只见那老婆婆和柳秋华自肩部以上都变成了青面獠牙的牛头鬼,目光闪闪泛着绿光,两只恶鬼相对而立,似乎在商量着什么。闻生大惊失色,急忙返身颤颤巍巍地逃了出来。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4)

此时他很想回家,可是这里岔路极多,犹豫了半天不知走哪条路好,询问街市上的路人,但并没有人知道回村子的路。闻生在街上徘徊了两天两夜,疲惫不堪,再加上饥肠辘辘,可真是进退两难啊。这时,忽然那个秀才从这里经过,看见闻生,惊讶地说:“你怎么还没回去,为何如此狼狈”?

闻生红着脸不好意思回答,秀才说:“我知道了,你莫不是被花夜叉迷住了吧”?

说完,秀才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往那户人家走去,大声说道:“秋华母女怎能这样不通事理,如此对待我的恩人”?

过了一会儿,秀才就把衣服抱来交给闻生说:“那淫婢太过无礼,我已经痛斥过她了”!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5)

随后秀才把闻生一直送到家后,才告辞离去。此时,已经死了三天的闻生在此刻突然苏醒了过来,家里的人都非常惶恐差异,以为是闻生回光返照。随后闻生便向家人说起了自己在睡梦中的经历,众人听后都连连称奇。梦游幽冥的经历,闻生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仿佛一切都发生在眼前,历历在目。这时,闻生想起了那个秀才的模样,瞬间恍然大悟。几年前闹饥荒,自己曾在路边施舍过一位穷困潦倒的秀才。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狐狸送终(民间故事书生病危之际)(16)

结语

本篇故事到此结束,该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之考弊司》一篇。故事虽小,但是正能量却满满。凡事有因必有果,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闻生,因早年行善救过秀才,在自己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秀才为了报恩,设计闻生去揭露贪官暴行,从而让闻生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后来,闻生又因贪恋美色,差点断送自己的生命,好在秀才及时出现。秀才的所作所为,正应证了那句话,“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大家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