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立  据媒体报道,近日,微博平台要求昵称中带有明显低俗或侮辱性词汇组合的,如“二货”“SB”“瘪三”“娘炮”等,限时更改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关注,可以说,这是网络平台落实“清朗”专项行动主体责任的表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朋友圈的石榴什么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朋友圈的石榴什么梗(石榴快评网络称谓不能出口成)

朋友圈的石榴什么梗

  代 立

  据媒体报道,近日,微博平台要求昵称中带有明显低俗或侮辱性词汇组合的,如“二货”“SB”“瘪三”“娘炮”等,限时更改。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关注,可以说,这是网络平台落实“清朗”专项行动主体责任的表现。

  社会关系中,彼此称呼非常重要。无论是尊称、谦称、自称、昵称、雅称都体现了对人对己的基本态度,文明称谓是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格外重视称谓敬不敬、雅不雅、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这也是判断社会关系和谐与否、有序与否的标志。如若称谓不堪,则有辱人格,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是也。

  新兴的网络社交媒体由于其虚拟性,网民在互动中,彼此称谓有时过分随意无所顾忌,“二货”“SB”“瘪三”“娘炮”等等诸如此类的不雅、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层出不穷,污染极强,负面影响极大。从网络称谓下手进行规范,亦是抓住了要害。

  微博平台从整治网民昵称开始,相信定会有所收效。但实际上,网民在网络评论区用这些词汇进行辱骂和互撕的现象,比之更为恶劣、更为普遍,这提醒我们,网络称呼不能出口成“脏”,网络评论区也不能成为“垃圾堆”“暴力场”,更需要警惕并及时清理。

  当前,一些网民热衷对他人乱贴标签、施以语言暴力,好像自己站在智能、道德、审美高地,俨然是藐视“青铜”的“王者”。而实际上,却反映出他们在现实社会关系链条中,自己最脆弱最敏感最无力的精神侧面,以图借“骂”缓解自己的身份焦虑和心理压抑。这是网络版“国骂”的心理根源,也是不少“喷子”线上线下两副嘴脸、两套行为规则的深层原因。当然,心病不可能靠骂人治愈,可是造成的“空气污染”则令网络空间乌烟瘴气,尤其毒害青少年,令人生厌。

  不雅的、带有侮辱性的网络称谓,它伤人自尊,污人耳目,危害很大。一些网民互动,要么不讲道理、不由分说,骂上一句,貌似随性,却暗藏“杀伤力”,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约架;要么目空一切,无视公序良俗、漠视法律规范,骂上一句,制造是非,招来口舌混战;要么看不上这,看不上那,戴着有色眼镜,骂上一句,转移视线,放大偏见。所以说,无论以何种理由出口成“脏”、出口伤人、把口水溅到别人脸上,都该坚决抵制,坚决反对。

  当然,这也督促每个网民,在网上说话的时候,刷刷牙、漱漱口,摆正自己的位置,网民即公民,一样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样要考虑网络暴力的后果。把骂别人,给人乱贴标签的劲头用到该用的地方,不是更好吗?

  此次,微博平台要求对昵称中带有明显低俗或侮辱性词汇限时更改,行动果断,应当点赞。网络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还需要从每一处细节入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