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料是水利、建筑工程中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等材料的统称,是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1)

现总结了关于混凝土砂石骨料常见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NO1.粗、细骨料进场的注意事项?


粗骨料主要应控制其粒径、级配、粒形、石粉含量、泥块含量。每车进行宏观检查,不合格不得卸车,此外,要按规范要求,按批量检验各项指标。

细骨料应控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每车进行宏观检查,不合格不卸车,同样,应按规范要求批量检验。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2)


NO2.何为骨料级配?


骨料级配就是组成骨料的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骨料即是砂石等散状物体,骨料级配就是组成骨料的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关系。

砂子的级配,不同砂子有不同的级配,颗粒粒径越小所占的比例越大,说明砂子越细,相反粒径大的颗粒比例越大,说明砂子越粗,石子也是这样。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3)


NO3.泵送混凝土为什么要控制粗骨料针片状含量?


当针片状含量高时,针状粗骨料抗折强度比较低,且粗骨料间粘结强度下降,因而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针片状含量高,会使粗骨料粒形不好,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下降。

同时针片状骨料很容易在管道处堵塞,造成堵泵,甚至爆管。因此,泵送混凝土要求其针片含量≤10%,高强度混凝土要求则更高。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4)


NO4.轻细骨料内养护混凝土?


是指在高强度、低水胶比(水胶比小于0.30)的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轻砂,作为混凝土内养材料,当混凝土内部湿度下降时,能促进水泥水化继续进行的混凝土。

一般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会随水泥水化进行而降低,产生自干燥现象,从而引起收缩,易产生原始微裂缝,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若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轻砂,如陶砂、粉煤灰砂作为混凝土内养材料,由于轻砂孔隙中含有部分水,当混凝土内部湿度下降时,饱和轻骨料中的水分释放到毛细孔中,促进水泥水化继续进行,因此减小了混凝土的收缩。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5)


NO5.砂子细会带来什么影响?


砂子太细,混凝土需水量上升,而且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其可泵性、保塑性均较差,混凝土强度会下降,易开裂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6)


NO6.砂含泥量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砂含泥量大,混凝土需水量大,保塑性差,收缩加大,混凝土强度下降,结构易开裂。因此,要控制砂含泥量≤3%(C30~C50),高强混凝土含泥量要求更高。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7)


NO7.砂石中有泥块会对混凝土有何影响?


砂石中泥块除与含泥量带来同样的影响外,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比如,泥块会削弱混凝土断面,浇筑地面时泥块上浮,干缩后会在表面形成凹坑等缺陷。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8)


NO8.为什么同样配比混凝土,卵石混凝土比碎石混凝土强度低3~4MPa?


粗骨料的表面粗糙,有利于水泥浆与骨料的界面强度。根据多年试验,卵石配制的混凝土一方面由于其含风化石较多,本身压碎指标低于碎石,而且表面光滑,界面强度低,因此由其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会比同配比碎石混凝土低3~4MPa。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9)


NO9.机制砂的优点?


第一,质量优势。料源固定、稳定、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保证了机制砂产品的质量稳定、可调、可控。

第二,品质优势。有较高的表面能和亲水性,有完整的级配,有多种的矿物成分可选择。颗粒级配稳定,可调整,粒形可改善。

第三,资源优势。可利用各种废弃资源,适当分选与加工尾矿,不少尾矿就可以利用机制砂设备制成人工砂石。既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完全符合循环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中,大量的建筑垃圾也可以通过细碎机等设备进行破碎,用来生产加工机制砂骨料也能促进资源利用。另外像炉渣、矿渣、水渣等工业固体废渣都可以通过高效细碎机进行加工,用来做砂石骨料。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10)


NO10.什么样的石头可以制砂?


随着人工砂石骨料的需求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物料被开采用于砂石生产,常见的砂石原料主要有河卵石、铁矿石、石英、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玄武岩等。

砂含泥量对混凝土危害(含泥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