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在网上偶获一段魔音,据说35岁以后就听不到了。小编刚开始是拒绝的,怎么可能有这种声音,于是抱着质疑的态度试听了一下,“兹——兹——兹——”的电流声不绝于耳,久久不散。鉴于小编芳龄23,只好拿着手机请今年36岁的上司听,结果被狠狠的批了一顿,因为他什么都听不见,还以为我在戏弄他。小编信了,真神了,实乃魔音啊!

现在奉上这段音频,让大家测听一下,看看你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

音频爆音检测(魔音来袭万众臣服)(1)

听说,现在有不少同学把这段音频作为手机铃声,那么上课的时候手机响了,老师也听不见。小编只想说,这些熊孩子,怎么能这么欺负上了年纪的老师呢.(PS:为啥小编当年上学的时候没有发现这段魔音呢,想当初因为手机铃声当堂响起被老师瞪了好几次呢,往事不堪回首)

神奇之处大家见识到了,可是这是否有违科学呢?小编做了回好奇宝宝,到处查阅资料得到一些专业解释,让我们一起揭秘魔音何以如此神秘?

实际上,测龄魔音是一段高频电流声,至少在80000赫兹以上,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可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个频带。这段音频至少在8000赫兹以上。之所以有的人能听到而有的人听不到,是因为人耳的灵敏性有所不同。当人年龄越来越大时,耳朵对高频音就会越来越迟钝,甚至完全听不到。

同时,专家提醒广大青少年,像这种高频率的声音已经达到人类听力的极限,长期听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青少年,如果经常使用高频铃声,无疑将对听力及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因此,青少年最好不要把这种高频音作为手机铃声。所以学生党们,慎用高频手机铃声,不要得不偿失哦!

另外专家们也补充道,即便是年轻人,长期受噪音侵扰,以及保持熬夜煲电话粥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提早损伤自己的高频听力,所以听得见的孩子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从细节处保护听力,我们才能长久聆听世界的精彩,不要做“少壮太放纵,老大徒耳障”的事情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小编整理了几点日常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

1.避免使用60分贝耳机半小时以上

在嘈杂的室外环境内尽量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如果实在忍不住,那么最好少用入耳式的耳机,而改用头戴式的耳机,此举一定程度上可部分减轻对内耳毛细胞和听神经的损害。

2.少煲“电话粥”

“煲电话粥”也是一个年轻人很喜欢但是很伤听力的问题。打电话和听耳机一样,“煲”太久也会造成内耳损伤,半个小时以上的通话就易引起耳部的明显不适,敏感的人可能会出现高频听力下降,因此建议通话内容简短,如若必须,可用两边耳朵交互接听。

3.少泡吧

“泡吧”也是听力杀手之一。酒吧内高强度的音乐长时间地轮番轰炸,会让耳朵不堪重负。不仅可能造成噪音性听力减退,有些听力神经敏感的人群在酒吧“轰炸”过一次,就可能会引发神经性耳聋。因此为了听力健康,酒吧等吵闹的环境尽量少去。

4.少加班熬夜,自我减压

加班熬夜、情绪不稳定、压力大和精神紧张等也会造成神经性耳聋。工作节奏紧张、缺乏足够的睡眠会引起耳鸣,精神长期紧张会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或者内耳积水,导致眩晕发生。因此建议上班族注意把握好生活节奏,饮食上清淡为主。

魔音出现的时候,我们抱着好玩的心态在测试,其实它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听力保护的强烈需求。听力正常需要正确预防,听力受损了则要及时的护理防止恶化。

想体验魔音的朋友请关注公共听力宝您的听力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