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砍山樵夫

有人说,

人生难就难在选择。

比如说,

你老婆问你: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

媳妇与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老婆和你妈同时掉河里)(1)

据说这是世界十大疑难问题之一,难倒了无数英雄汉。

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第一种,直男型,当然救我妈。

第二种,情圣型,当然救你了。

第三种,理智型,谁离我近先救谁。

第四种,诙谐型,肯定救你,我妈同事我又不认识。

第五种,反问型,我和你爸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

媳妇与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老婆和你妈同时掉河里)(2)

春秋时,一位郑国的女子就遇到了类似的反问,不仅仅是反问,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名女子叫雍姬。

雍姬的父亲叫祭足,字仲,自郑庄公时就是郑国首席执政卿。

公元前701年夏,郑庄公去世,世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

郑庄公还有个二儿子,公子突,其母亲是宋国雍氏的女儿雍姞。雍氏是宋国大贵族,很受国君宋庄公的宠爱。宋庄公得知祭足拥立郑昭公后,就派人引诱祭足来到宋国后抓起来,威胁说:“如果不拥立公子突为国君,就杀死你。”同时抓住公子突,借以索取财物。

贪生怕死的祭足答应了宋国的要求。九月十三日,郑昭公听到祭仲因宋国的缘故要立其弟公子突,就出奔到卫国。九月二十五日,公子突回到郑国即位,是为郑厉公。

雍姬的丈夫叫雍纠。宋国雍氏为了监督控制祭足,让族人雍纠娶了祭足的女儿雍姬。雍纠和郑厉公、祭足一起来到了郑国,并担任大夫之职。

郑厉公即位后,祭足专擅国家大权,因此引起郑厉公的担忧。

四年之后,公元前697年,郑厉公对祭足专权忍无可忍,决定除掉祭足。

郑厉公暗中和祭足的女婿雍纠商量杀掉祭足,并许诺事成之后由雍纠接替祭足的位置。

雍纠决定在郊外宴请祭足,并乘机将其杀掉。

雍纠的妻子、祭足的女儿雍姬知道此事后,非常为难,一面是父亲,一面是丈夫,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雍纠决定向她母亲咨询一下意见,她问母亲:“父与夫孰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

她母亲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这就是“人尽可夫”的由来,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但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于是雍姬就委婉地提醒父亲祭足说:“雍纠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觉得有点不正常。”祭足一听就明白了,决定将计就计。乘郊外宴请之机杀死了雍纠,并把雍纠的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示众,以警告郑厉公。

郑厉公得知计划失败后,载着雍纠的尸体逃离了国都。祭足又迎接郑昭公回到郑国复位。

媳妇与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老婆和你妈同时掉河里)(3)

面临两难选择时,选择的标准无外乎以下几类:

第一类,利益标准,两害相权去取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但有些时候无法用利益来衡量,比如妈妈和老婆,爸爸和老公,很难说孰轻孰重。

第二类,感情标准,爱谁多一点,很多女人问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想知道你爱谁多一点,但亲情和爱情,多数时候也很难选。

第三类,替代标准,如果失去后无法替代,比如父母,就不能失去。如果失去后可以替代,比如,妻子、丈夫,迫不得已可以放弃。雍纠的丈母娘就是这个标准。

替代标准最著名的例子是刘备的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替代标准看似给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标准,其实也有bug。比如,虽然妻子、丈夫可以替代,但同时妻子、丈夫又是自己孩子的父母,又不可替代。不知道雍姬、雍纠两口子有没有孩子?

媳妇与妈同时掉河里先救谁(老婆和你妈同时掉河里)(4)

对无解的问题,只要你进行了正面回答,无论你怎么回答,都会留下把柄给对方。

直男型的回答,可能导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情圣型的回答,可能会遭到虚情假意的质疑。

理智型的回答,可能效果等同于直男型的回答。

诙谐性和反问型的回答可能会好一些。

因为回答不好这个问题,最后分手的不在少数。

据说很更多母亲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学习游泳,省的到时候儿子难做,破坏了儿子的家庭和睦。 

对男人而言,最好的办法是不回答。

紧紧的抱着她,迷离而真诚的看着老婆的眼睛说,“完了,以前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应该是先救我妈。但是你让我犹豫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

对女人而言,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问这么无聊的问题。

如果想问,问之前先问问你妈:“父与夫孰亲?”然后再决定问不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