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 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教育这十年开放)(1)

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教育这十年开放)(2)

要点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超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归国

●十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累计录取近10000人

●我国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引导高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图速览

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教育这十年开放)(3)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介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总体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宣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饱含深情给海外学子、留学归国人员、在华外国留学生、外国中小学生回信,为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教育对外开放、中外人文交流的指导意见,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十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加注重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召开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具体情况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01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

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同共建国家教育领域互联互通,建设了23个鲁班工坊,启动了海外中国学校建设试点。落实主席重要倡议,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深化中国—中东欧教育交流合作,点面结合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02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更强了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全方位开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和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与北京市合作设立“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立足区位优势,扩大面向周边国家的教育开放。引导高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双一流”建设,依托国家公派留学助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组建国际高校联盟,参与国际学术组织,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来,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超过1.4万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部门间和专家“一对一”科研合作2300多项,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4000多人。

03改革促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内生源动力更足了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信息化手段支撑全链条留学服务体系,开通“国家留学人才回国就业服务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审批、管理、评估、退出机制不断完善。过去10年,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65%。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录取近10000人。来华留学在推进制度建设、实施质量保障、严格入学标准、规范培养管理、加强留华毕业生工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20—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04人文交流格局不断完善中外“心联通”更紧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形成了元首外交引领、领导人高访带动、高级别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国内国外统筹、中央地方联动、官方民间并举的多元互动新格局。过去10年,教育部共筹办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37场,签署30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近3000项具体合作成果。在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形成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俄同类大学联盟、中英中法百校交流、中南(非)职业教育联盟等教育品牌项目,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和暖力量。

05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国际影响力更大了

围绕教育减贫、抗击疫情等全球性议题,我国持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安全返校行动”等项目。全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落实主席关于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和举办金砖国家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倡议,主办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成功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积极筹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搭建全球性高端教育合作平台,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开放合作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深刻认识到,开放合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到教育对外开放各领域全过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中国国情促开放。我们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畅通国内国际教育循环,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我们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教育外事管理体系,确保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介绍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启新篇章,深入参与全球人文治理迈上新台阶,服务国内教育、科学、文化、信息传播等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人亲自推动,为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擘画崭新图景

主席多次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并向双方合作举办的重大活动致贺信,为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指明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明交流互鉴等重要思想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日益得到广泛认同。2013年9月,主席应邀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指出中国将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3月,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首次向世界阐明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2015年5月,主席致信祝贺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强调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201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主席发去贺词,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2016年11月,主席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强调希望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们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让世界各国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都活起来,为共同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2018年7月,主席在北京会见首次访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中方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坚定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世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18年8月,主席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青年代表回信,希望其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中非团结合作,同26亿中非人民一道,为传承中非传统友谊作出贡献,为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努力。2019年5月,主席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2021年7月,主席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彭丽媛教授应邀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多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获奖者颁奖或向颁奖仪式致贺词,考察访问学校,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专访,出席女童和妇女教育座谈会,分享中国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的理念与经验,积极推动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出席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重大活动并讲话,分享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二、合作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为世界教育、科学、文化、信息传播事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2013)、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2013)、世界语言教育大会(2014)、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015)、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2016)、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2017)、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2018)、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2019)、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021)等重要会议,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热点和前沿议题,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这些会议形成的《杭州宣言》《青岛宣言》《人工智能与教育北京共识》《唐山声明》《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福州宣言》等一批重要成果文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促进了国际社会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发展。

三、积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了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与之前设立的孔子教育奖、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等奖项在保障受教育权、特别是女童和妇女受教育权,推动构建终身学习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等领域影响日益扩大,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激励效应。10年来,共有来自24个国家的30个项目获得孔子教育奖,来自13个国家的13个项目获得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来自13个国家的16个项目获得文晖奖。我国支持设立的长城奖学金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10年间共资助来自93个国家的512名学生来华学习。我国设立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托基金项目顺利实施,惠及12个非洲国家,在支持项目国教师培训、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项目国欢迎。深圳、上海以及伟东集团、华为等一批地方和企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信托基金、开展援助项目,帮助亚太、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发展教师培训、高等教育及教育信息化,得到广泛好评。我国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杂志《信使》复刊,得到良好反响。合作设立的丝路青年学者资助信托基金项目得到各国青年学者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四、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为全球人文治理做出中国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议程实施,担任该行动指导机构——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成员及2030年教育监测指标技术合作组和教师工作组等工作机制成员。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引领性报告“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成员。我国学者先后担任世界工程联合会主席、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和政府间水文计划主席等重要职务。我国深度参与了联合国今年举行的教育变革峰会筹备工作。我国深入参与《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开放式教育资源建议书》《开放科学建议书》《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等一系列重要国际规则制定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起草并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报告》。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计划和旗舰项目,10年来,我国共有15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名册,6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15处地质公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5个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此外,我国多个城市、项目及个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技奖项。北京、杭州、成都、上海等4个城市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屠呦呦、李兰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谢毅、陈化兰、张弥曼、胡海岚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

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多个合作平台,合作格局更加完善。10年来,双方合作在华设立了10个二类中心,涉及教育、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并设立了1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在相关专业领域积极开展研究和培训活动。我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力度不断提升。13个中国城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向世界展现中国城市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活力。10个城市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贡献中国经验。还有一批企业积极参与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实施了一批援助项目,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亚非发展中国家广泛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共同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助力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进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贡献。

会上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

明年“一带一路”将进入第十个年头,请问教育部在推动“一带一路”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

下面我简要向大家介绍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些考虑和举措。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教育部积极贯彻落实,印发了《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我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同时也带动了地方和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明年,“一带一路”建设将进入第十个年头。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绘制“工笔画”为主线,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我国的全球教育伙伴集聚区、国内国际教育循环示范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辐射区,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发展新空间。下一步,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基础。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人才培养,面向“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支持高校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加强各类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大共建国家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做优做强来华留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人才需求。

二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巩固拓展教育合作伙伴,提升教育互通互认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认水平,向共建国家共享更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三是抓住民心相通这个根本。引导广大师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中外青少年友好交流。继续发挥高校和职业院校在民心相通方面的独特作用,鼓励共建国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文明互鉴研究,为各国人民相知相容相通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教育数字化变革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刚刚结束的教育变革峰会也强调了数字的教与学,请问我国在教科文组织平台推动教育数字化开展了哪些工作?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

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既是教育适应未来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实现2030年教育目标的重大机遇,刚刚记者朋友提到,昨天结束的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也强调了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意义,并发出了相关行动倡议。我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并取得显著成效,过去十年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是双方教育合作的重点、亮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主动发起,共商教育数字化变革大计

2015年,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向大会致贺信,指出要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同。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青岛宣言》,成为本领域标志性文件,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和行动指南。

又如2019年,我国与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这是我国主动发起、全球该领域首次国际会议,与会代表认为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贺信中提出“要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会议通过重要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成为智能时代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文献。其后,我国与教科文组织已连续两年合作举办该会议,今年还将继续举办该会议,已成为该领域的国际品牌会议。

二是积极倡导,为教育数字化变革提供中国智慧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教授在出席我国与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的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时强调,应全面推动女童和妇女数字教育,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帮助她们在数字时代拥有幸福生活。

我国深入参与教育变革峰会筹备工作,积极倡导教育数字化变革。怀进鹏部长担任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成员,在出席峰会预备会时分享了我国在教育数字化变革方面的做法和主张。我国还作为亚太地区代表担任峰会咨询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有关主题行动领域磋商,并参与峰会成果文件起草编制,为形成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全球共识与行动方向贡献了力量。

三是推动各方参与,形成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合力

我国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与教科文组织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比如,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组织多场国际会议,分享教育信息化应对疫情与教育脱贫攻坚的经验;设在深圳的国际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发起成立国际网络教育学院,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发展中国家高校教师;北京、上海等城市依托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传播数字化支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经验;华为、伟东等一批企业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教育数字化的项目,服务发展中国家数字技能培养和数字教育平台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合作,携手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全球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国际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是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的二类中心,我想请问,在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国际高等教育创新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主任李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是于2015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批准,由教科文组织和深圳市政府共同设立的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永久办公地点设置于南方科技大学。

创新中心以“赋能高校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为抓手,关注发展中国家高校及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项目,进行了促进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多种有益尝试。

中心参与了由深圳市政府出资200万美元、与教科文组织总部合作设立的“教科文组织—深圳信托基金”项目实施,帮助了非洲十个国家建立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柬埔寨、斯里兰卡两个亚洲国家开展了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成为了教科文组织高教领域一个成功的项目。

创新中心联合中国伟东云教育、创显科教、希沃等教育科技企业,面向亚非18个发展中国家高校捐献教育装备,建设智慧教室。已经落成的多间智慧教室,成为了发展中国家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培训的重要平台。

2019年,创新中心联合全球15所发展中国家院校、9家信息科技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高校教师适应在线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IIOE已经与全球3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了135个国家超过1万名教师。IIOE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正致力打造涵盖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高校和教育科技企业的高教数字化转型联盟。

创新中心还致力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合作、携手全球5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推出了《混合教学改革手册》《高等教育教师发展手册》《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手册》 和《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向全球发布,并将持续为IIOE等项目的发展贡献学术智慧。

过去十年间,我们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变革。面向未来,创新中心将继续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实现和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重建继续做出我们的贡献。

9月2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 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交流情况。

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教育这十年开放)(4)

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教育这十年开放)(5)

要点如下

●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港澳学生赴港澳以外地区升学首选

●十年来,内地(大陆)高校累计招收港澳台学生7.9万名

●越来越多的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就读

一图速览

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教育这十年开放)(6)

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介绍十年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交流的总体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为促进港澳台青少年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十年内地(大陆)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效。

01鼓励支持港澳台青少年来内地(大陆)学习深造

稳步推进招生工作。十年来,内地(大陆)对港澳台招生渠道有效拓宽,招收学生学历层次不断丰富,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内地(大陆)高校累计招收港澳台学生7.9万名。在内地(大陆)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人数稳步增长,2021学年,内地(大陆)高校共有港澳台在校生3.82万名,较2012年的2.53万增长了51%。内地已连续多年成为港澳学生赴港澳以外地区升学首选,越来越多的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就读。

着力提升培养质量。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要求高校坚持“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指导有关学校针对港澳台学生特点,提供专门的学业指导、组织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支撑。建立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学习平台。设立国情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大中小学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同时,邀请港澳台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学宪法 讲宪法”等全国性学生活动,为港澳台青少年放飞青春、展现风貌搭建了广阔舞台。

务实做好就业指导。进一步做好政策指导,要求各地各高校把港澳台毕业生纳入就业指导和服务范畴,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网上和现场招聘活动,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讲座、沙龙、咨询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部还联合中国科协开展2022年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为港澳台青少年提供实习岗位与实践机会。

02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

支持搭建青少年交流平台。实施“姊妹学校”平台建设和“内地与港澳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支持各地各校组织开展对台教育交流项目。目前,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幼儿园已缔结“姊妹学校”2593对,覆盖内地29个省(区);设立的“内地与港澳高校师生交流计划”近3000项,惠及港澳师生近10万人。10年来,教育部累计开展对台交流项目1300余个,两岸1000多所高校参与,约6万余名台湾师生赴大陆参访交流,师生交流覆盖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持续推动教师交流培训。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澳门教青局合作,每年选派内地优秀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赴港澳开展业务交流协作,十年来累计选派教师1081名,先后与港澳90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关系,共同推动协作教研,优化课堂教学。2020年,教育部启动“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计划十年内向澳门教师提供1000个赴内地培训机会,目前已举办四期培训项目,受到参训教师好评。连续多年举办“港澳教育界人士国庆访问团”“华夏园丁大联欢”等品牌活动,累计参加的港澳台教师逾万人。

支持扩大校际合作。支持内地(大陆)与港澳台高校先后建立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粤台教育合作联盟等,在合作办学、科研创新、联合育人和实验室共建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高校间合作关系日益密切,深度不断增强。

03不断推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持续推进合作办学。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内地与港澳高校共同设立本科层次及以上合作办学项目19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3个,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批准筹备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有力推动了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

共同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内地和港澳高校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协同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目前,港澳高校参与建设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0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助推港澳科技力量进一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发展大局。

鼓励融入国家教育事业。内地(大陆)多个国家级教育社团吸纳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人士入会或入职。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平台、项目和教育评优评选活动面向港澳同胞开放,如推动港澳同胞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等国家级奖项。

积极引导教育捐赠。积极引导港澳基金会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精准开展教育捐赠活动,捐建基础设施、资助科研教学、开展师生培训交流等。十年来,多家港澳基金会通过教育部捐赠教育事业发展,折合人民币近10亿元,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贯彻落实关于港澳台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内地(大陆)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助力港澳台青少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新篇章。

分会场发布

香港近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

蔡若莲

教育一直是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与开支最大的范畴之一。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展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青年人对国家认识与国民身份认同,培养他们成为有识见、负责任、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人才,能为香港与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过去十年,特区政府在教育工作上进行了多项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方面,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与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推动下,香港的高校与多个省市的高校结盟,有效凝聚优质教研资源及完善合作机制。目前,香港有五所全球100强大学与高度国际化的优势,高校在大湾区开展合作办学,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角色。其中,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于珠海合办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也正积极推动合作办学项目。此外,自2012/13学年起,通过“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升学,推动人才交流。

香港职业训练局(职训局)也积极与内地的职业学院及机构交流合作,提升两地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的水平。职训局于2008年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首次合办高级文凭课程;于2021年与深职院签署新协议,按双证书合作课程模式,合办高级文凭课程,又为区内酒店、护老等行业提供人才培训。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国家教育部支持香港办学团体在大湾区开办香港课程学校,为港人子女提供一条龙中小学教育服务。同时,特区政府也大力支持内地办学团体在香港开办内地课程学校。

两地教育专业互动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2004年至今,已有约780所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成超过2100对“姊妹学校”,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多个层面,进行互访及多元化的活动。“学生内地交流计划”亦每年提供十万个交流名额,让所有中小学生到内地不同省市交流,从多角度体验国家在文化、经济、教育、科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深化课堂所学;学生参加人次由2012/13学年的两万多人次逐步递增至2018/19学年的七万多。此外,我们每年都会举办“深港校长论坛”“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计划”等活动,持续推进两地互动。

国民教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教育局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式,落实国民教育;从2018/19学年起,把初中中国历史科列为独立必修科;又加强《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并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加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慎思明辨能力,正确理解国家发展、香港定位以及世界大势。

过去十年,香港教育虽然经历了重重挑战,但在推动国民教育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不断努力,无论在高等教育、职专教育以至基础教育的交流合作,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为未来飞跃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澳门近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

龚志明

澳门特区成立的第一个十年,已积极开展教育制度的构建,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2012年至今的十年,我们按照已订定的教育发展规划,重点开展了多项提升教育品质的工作。

在爱国爱澳教育工作上,澳门高校本学年有85%的学士学位课程,已设有《宪法》和《基本法》相关教学内容。基础教育方面,中国历史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更获内地专业出版机构的支持,出版中学《历史》教材,以及中小学的《品德与公民》《中国语文》等教材,其中全套《品德与公民》及初中《历史》教材的使用及参考使用率达100%,高中《历史》教材达95.7%,更推出葡文及英文版的《历史》教材供国际学校使用。并实现了全澳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

我们亦积极与各地省市签订并落实各类教育合作协议,并在驻澳机构的协助下,开展与内地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促进学校、学生、教师、家长、青少年对国家历史、国情、国防、外交等方面的认识。

澳门与内地缔结的姐妹学校由2011年累计不足40对,增加至2021年累计超过370对。

在国家教育部的协调下,内地众多优质大学提供名额予澳门学生升读,赴内地升学的高三毕业生由2015/2016学年的16%上升至2020/2021学年的37%。

在促进学校发展方面,实施了《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通则》法律,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虽然澳门的土地资源有限,但通过批地建校、资助学校重建扩建等,着力优化学校的办学环境和增加学额,更获得国家的支持,批准澳门大学在珠海市横琴岛建设新校区,并于2013年启用。澳门大学在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全球大学第201-250位,全球年轻大学排名第26位。

学校课程质量方面,在内地专家的支援下,我们成功推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方面,本澳高校的课程数目,由2011/2012学年的约260个增至本学年超过330个,并与内地高校合办学位课程,以及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支持下,设立联合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开展澳门与内地的产学研合作。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2012年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为非高等教育的教师订立了职业制度,提升和保障了教师的福利待遇。通过对教师资格及在职进修作出规范,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2011/2012学年至今,本澳教师具有师范学历的比率从约82%提升至97%,而取得学士学位或以上的比率,亦从约86%提升至97.5%,内地师范院校为澳门培养了大批师资人才,是澳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助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长期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支持,组织丰富多元化的活动,品牌项目有由教育部倡议下推行的“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内地优秀教师来澳交流计划”等,对促进澳门教师的教研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澳门已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在新入职教师、中高层教师、学校领导等系统性教师培训中,都要求修读爱国爱澳课程。

在关顾教育品质和学生素养发展方面,澳门高等教育近十年间,构建了素质评鉴制度、学分制度等,以及加入多个国际高教素质保证组织,澳门高校在国际和区域间的认同有所提高,在葡语、旅游等特定学科领域上具有颇高的国际认受性和影响力。

澳门学生在“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2018)”中,在阅读、科学、数学三个素养都位列全球第三名,达到基准水平学生比例排行全球第二,更获OECD评为唯一一个教育质量持续兼快速进步的经济体,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获得肯定;2016年更首次参与“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 (PIRLS)”,进一步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澳门特区政府将积极配合国家《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方针和战略任务,并按照已订定的“2021-2030年”的教育发展规划,推进澳门教育事业继续朝优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为澳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积极探索闽台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努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林和平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同根同源、血脉相连,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历史悠久、硕果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写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积极探索海峡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新路。

十年来,福建坚持以通促融,创新合作、共谋发展。不断拓宽对台招生渠道,持续扩大对台招生规模,目前全省具备招收台生资格高校27所,基本实现公办本科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全覆盖,累计有8000多名台生来闽就读。完善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机制,制定出台《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打造两岸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闽台高校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发展,福建高校与118所台湾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现有本科“3 1”“4 0”、专科“校校企”等合作项目216个,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4万人。促进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推动福建高校与台湾高校开展务实合作。实施闽台师资联合培养计划,建设4个两岸教师发展中心、7个两岸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两岸教师3000多名。搭建闽台协同创新研究平台,聚集两岸优势学术资源开展合作研究。设立海峡联合基金,支持高校开展闽台科研合作项目10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明专利15项。

十年来,福建坚持以惠促融,优化机制、共享机遇。实施台湾教师入闽工程,高校累计引进台湾教师1187人次。支持来闽从教台湾教师申报国家人才计划项目,纳入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劳动模范等重要表彰的评选范围。坚持“一视同仁、适当照顾”,就近安排台胞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目前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在读台湾学生3500多人。

十年来,福建坚持以情促融,亲望亲好、共创未来。坚持亲情乡情延续,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邀请台湾师生来闽交流访学,300多所两岸大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打造全学段两岸青年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中小学校长论坛、学前教育论坛等品牌效应不断彰显。建设海峡两岸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中心,设立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50多个,吸引3.6万名台湾青年留闽就业创业。支持台湾毕业生融入福建乡村振兴,3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参与117个村庄项目建设。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新路,打造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福建样板”,不断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新时代篇章。

会上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中国教育报记者提问

中山大学的在读港澳学生在全国位居前列,请问近十年中山大学在与港澳地区的教育交流与招生培养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呢?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中山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守护人民健康为己任,在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及招生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一是校际合作促发展,深入交流共提升。与16所港澳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十年近2万人次港澳师生到校交流,联合培养逾700名学生毕业。与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澳门大学在近30个学科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葡海洋研究联盟等,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建设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以及历史人类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等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国家超算中心、“天琴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港澳开放共享;共建光电材料与技术、华南肿瘤学、转化医学、粤港澳应用数学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二是联盟开启新引领,齐创湾区大未来。2016年,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牵头组建粤港澳高校联盟;2019年,联盟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汇聚粤港澳三地41所高校,每年召开理事会和校长论坛,组织上千场粤港澳高端学术论坛,在海洋科技、超算、研究生教育等领域组建37个专业联盟,合力打造青年学者论坛,共建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开放共享线上课程,建设智慧校园,打造“夏日学院”暑期交流品牌项目,培养新时代引领未来发展的人。

三是招生培养多元化,为国育才践初心。近十年共录取港澳籍本科生4136名,研究生643名。设置多形式奖学金,坚持以赛促学,发挥珠三角改革开放实践丰富的“第二课堂”作用等,培养了一大批港澳籍学生优秀典型,如入选研究生支教团赴西藏支教,赴清远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社区服务,多名学生踊跃参与抗疫志愿者服务。港澳籍校友在当地政商界均有杰出代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是“医”护健康大作为,齐心抗疫情谊深。坚持打造一流学科、建设“名医摇篮”,基础医学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2.0,医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今年初在校港澳籍医科专业本科生434名,研究生83名,占全校港澳籍学生总数的37%。在澳门设有护理学研究生教学点,为澳门医科毕业生提供住院医师培训,派出179名精英医护人才赴港澳支援抗疫,以实际行动守护港澳同胞生命健康。

下一步,中山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推动高校内涵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

总台央广记者提问

厦门大学是祖国大陆跟台湾地缘最接近而且也是交流最频繁的高校之一,我们想问一下,这十年来,在与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和招生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

厦门大学牢记的殷切嘱托,着力突出“海峡、海丝、海洋”的特点,充分发挥地缘相近、文缘相同、血缘相亲的独特优势,深化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促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

厦门大学致力于推动两岸青年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十年来,厦大赴台交流师生近7500人次,接待来校台湾学者及各界人士5000多人次。在密切师生交流的基础上,依托地缘文化和学科特色,打造了“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海峡两岸大学生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两岸学子论坛”等品牌项目,为两岸青年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加深了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识,增进了两岸青年之间的互信和共识,促进了心灵契合。

厦门大学致力于打造学术交流高端平台,面向科学前沿和产业需求促进联合研究。大力鼓励教学科研人员与台湾地区合作院校、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十年来,我校共举办两岸学术会议150多场次。

在招生培养方面,作为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重点高校之一,厦门大学已经成为台湾学生报读的热门学校。十年来,厦大共录取台湾学生1394人。目前,在校台湾学历生430人。厦大积极招收培养符合两岸融合发展需求的学科人才,探索研究生层次人才规模化专班培养模式,开设博士生专班,招收培养海峡两岸经济金融、法律和电子产业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取得积极成效。

未来,厦门大学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国家“四点一线一面”教育现代化战略布局,推动建设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新篇章,为福建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对推动粤港教育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否介绍一下学校近年来开展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校长徐扬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建校八年多来,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深圳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有关进展。

港中大(深圳)目标是创建一所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目前,大学已建立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和音乐学院等六个学院及一个研究生院,设立本科专业25个,研究生专业32个。同时,大学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不同学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全人教育,现有5所书院,在校生10000名(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目前,港中大(深圳)在全国的录取生源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本科毕业生就业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全球聘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建设这所国际化大学的关键。目前学校已引进500名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和各国院士近30名,100%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大学旨在培养学生兼具中国文化传统知识与国际视野,拥有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学实行书院制培养,打造集生活、学习、社交为一体的书院社群空间,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大学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目前已与127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20个。合作院校包括牛津、剑桥、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

大学的学科建设注重交叉新型学科和前沿基础学科的发展,在经济与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未来智能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和能源科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接下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立定脚跟,砥砺前行,继续追求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