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有一个特点,类似于猜谜语,诗的题目在内容中一般不出现。这首诗也符合这个特点。题目写风,内容都是风的作用: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唐玄宗最感人的诗(一个让唐玄宗感慨万分的诗人)(1)

李峤有《杂咏诗》一百二十首,分十二大类,每首诗以一字为题,又称《单题诗》。这些诗一诗咏一物,如《风》,这首入选部编版教材的诗。

李峤是武则天、唐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和苏味道并称苏李,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崔李苏杜),晚年被尊为文章宿老。

李峤出身赵郡李氏,也算得上名门,不过,新旧《唐书》中并没有记载他的生卒年限。李峤早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务。武周时期,李峤依附张易之兄弟,唐中宗时期又依附韦皇后和武三思,做到中书令,被封为赵国公。因为有这两次趋炎附势的经历,李峤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很受正派人物的鄙视,就连后来的史学家,对他也是贬大于褒。

唐玄宗最感人的诗(一个让唐玄宗感慨万分的诗人)(2)

到唐睿宗时,李峤贬为怀州刺史。不过,这时候的李峤已经老了,他在怀州刺史的官位上退休。到了唐玄宗时,李峤复官,不过不是做刺史,而是被贬为滁州别驾,后来又变为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0岁的李峤寿终正寝,死在庐州。

史书对李峤的记载虽然不多,但野史却记载了关于李峤的几个小故事。

据说,李峤小时候曾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个神人送给他两支笔,从此以后,他的文章大有长进。 后人还据此出现了一个比喻:用"双笔"比喻文才出众。

唐玄宗最感人的诗(一个让唐玄宗感慨万分的诗人)(3)

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李峤有兄弟五个,大都是不到三十岁就死了。李峤的母亲担心李峤也活不长,就请来著名的麻衣专家袁天罡给李峤看相。

袁天罡左看右看,对李峤的母亲说,他这个儿子也很难活过三十岁。李妈妈又伤心又难过,一再请求袁天罡再看看儿子的卧相。就这样,那天晚上,袁天罡和李峤睡在一张床上。这一晚,袁天罡发现,李峤睡觉没有喘气的声音,又用手一试,袁天罡发现,李峤的鼻子已经没有气息了。这让他吃惊不已。袁天罡观察很久才发现,李峤居然是用耳朵呼吸的。这种龟息法,一般人很难做到,这样的人注定大贵又长寿,不过,运用到李峤身上,只是不富而已。袁天罡的话后来果然应验。

唐玄宗最感人的诗(一个让唐玄宗感慨万分的诗人)(4)

李峤在武则天时期已经做到宰相,不过,他家里一直清贫,卧室里用的都是粗绸帐子。这事被武则天知道了,觉得有损大国体面,就赏赐他宫中御用的绣罗帐。当天晚上,李峤睡在绣罗帐里,一晚上都没睡好觉,浑身不自在。他对武则天说明原因后,武则天也就由着他去了。

李峤作为曾经的一代文豪,诗文自然是一等。相传,唐玄宗晚年的一天晚上,皇家歌舞剧院的演员唱了一首李峤的旧作《汾阴行》:

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文人唐玄宗听得百感交集,禁不住流下了泪,并连连赞叹,"李峤真才子也。"

唐玄宗最感人的诗(一个让唐玄宗感慨万分的诗人)(5)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在逃亡的路上,唐玄宗登上白卫岭,回望山川,心潮起伏,不由得又吟起李峤的这四句诗。此时,唐玄宗真正感觉到,李峤的诗简直就是对他的谶语。他不由得再次赞叹:"李峤真才子也。"

李峤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坛领袖,对唐诗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