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贺州,电从何来至今未明;家属觉得起诉交警、通信公司、路灯管理处、供电公司,追究侵权责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贺州市洪涝灾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贺州市洪涝灾害(贺州一男子经过内涝点遭电击身亡)

贺州市洪涝灾害

事发贺州,电从何来至今未明;家属觉得起诉交警、通信公司、路灯管理处、供电公司,追究侵权责任

一场罕见的冬季洪水内涝中,贺州市19岁的青年男子孙宇(化名)死了。 他不是死于水,而是死于触电——今年11月14日零时许,他骑车经过贺州城区一处内涝点时,欲下车推行,刚踩入水中便突然倒地,送医后不治。医学鉴定认为,孙宇的死因符合电击的特征,但电是从何而来的,至今未能搞清楚。几个用电单位都说自家的设施是安全的,没有问题 涉水倒地今年11月14日零时30分左右,孙宇骑着一辆燃油助力车,搭着女朋友,经过贺州市平安西路和鞍山西路的交叉口。这时候,这个路口已经形成了内涝,据周围居民事后向南国早报记者介绍说,积水差不多有膝盖深。据了解,那几天的贺州连降暴雨。 因为不知前路深浅,孙宇没有马上往前开,而是在原地停留了一会儿。然后,他喊女朋友下车,自己也准备下车。但甫一落地踩入水中,孙宇随即跌倒。 有三名路人上前欲施救孙宇,他们都感受到了水中的电流。其中一名男子事后这样描述:“我拉了他两次,第一次没抓住,第二次再拉的时候,就觉得被电击了。” 之后,大家也再不敢施救,也拦住了大哭不止的孙宇女友,并选择了报警。救援滞后?孙宇家人对救援力量的姗姗来迟颇有怨言。据他们讲述,孙宇摔倒后即有人报警,但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已经是1时03分,未予马上施救;急救车更是在1时22分才到达,又在现场等待了数分钟后才去抬孙宇。 南国早报记者在贺州采访期间,未能就上述时点与相关部门进行一一核实,但从现场了解的情况来看,派出所、医院距离事发地点都是隔一条街的距离,步行也仅是10几分钟——当然是在天气晴好的白天。 贺州市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对于孙宇家人的抱怨表示理解,但他表示,当天贺州多处遭遇洪涝灾害,更大的灾情在乡镇,城区内许多地方也比上述事发地点更严重,所有的应急力量都在四处奔走。但接到报警后,相关部门还是第一时间调派力量前往,相关领导事后也前往现场查看,所以救援不可谓不重视、不及时。电从何来相比较救援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孙宇家人其实更想搞清楚,击倒这个年轻人的电到底从何而来。 孙宇家人相信,一定是什么地方漏电了,才导致这起悲剧。他们仔细查看了周边环境,将交警、通信公司、路灯管理处以及供电公司都列为怀疑对象。但这些怀疑对象在接受南国早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无论从事发时的技术监控,还是事后的检查来看,自家的设备、线路都没有发现问题。 可是电不会凭空而来。就在这时,当地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击倒孙宇的电,来自于他所骑燃油车的电瓶,并称孙宇是“再度点火时,被电瓶的漏电击倒”。这种说法更让孙宇家人愤怒,甚至于认为是有人在故意转移视线,制造舆论,因为其一,孙宇当时并没有再去点火;其二,燃油车的电瓶容量,足够致死一个成年人吗? 当地济南轻骑经销商(孙宇所使用助力车品牌)是这么解释的:燃油助力踏板车的蓄电池电压为12伏,就算遇水漏电,也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不可能致人死亡,更不至于造成附近水域都带电。 不光如此,在记者接触的相关部门人员中,也不大相信“助力车漏电电死人”的说法。他们认为,如果孙宇真是被电死的,那么漏电是应该存在的。至于是谁家漏电,这就需要调查。诉讼追责可是,调查该由谁来进行? 事后,当地将孙宇的死亡定性为意外事故,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侦查,这一度导致了死者家属的上访,但在听过信访部门的解释之后,他们又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并开始了自我调查的过程——聘请律师打官司。目前,他们已准备好起诉书,准备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孙宇案的代理律师告诉记者,他们决定将上述怀疑对象都列为被告,诉上法庭。他说,上述单位的供电、用电设施,就是导致孙宇死亡的危险共同体,但显然,普通人是没有力量分析这些危险共同体哪些是真凶,哪些不是,只能求助于法律。就像高楼坠物致人伤亡,既然大家都不承认,那么好,就在法庭上来个自证清白,不然就由大家来分摊责任。 在贺州这座小城里,一个人被无缘无故电死的事件还时常被议论。贺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市委市政府领导也曾表示,鼓励死者家属应通过第三方鉴定或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确定真正的漏电原因。对于整座城市而言,搞清楚并排除一个潜在的危险源,远比单单追究责任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