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与传统医学的中医不同,现代医学的西药并非通过“望、闻、问、切”就能作出明确诊断,西医诊断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化验与辅助器械检查等方可作出如若既有西医诊断,又有中药诊断,之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则将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肾脏疾病西医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进一步还可以明确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还可以再明确诊断为“膜性肾病”,同时还可以作出中医诊断为“水肿病”,中医证型为“脾肾气虚证”等等要想明确西医诊断,离不开化验检查与辅助器械检查,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尿液相关化验而在肾脏疾病中,尿液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尿液常规检查能查到肾病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尿液常规检查能查到肾病吗(关乎着肾病患者的诊治)

尿液常规检查能查到肾病吗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与传统医学的中医不同,现代医学的西药并非通过“望、闻、问、切”就能作出明确诊断,西医诊断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化验与辅助器械检查等方可作出。如若既有西医诊断,又有中药诊断,之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则将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肾脏疾病西医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进一步还可以明确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还可以再明确诊断为“膜性肾病”,同时还可以作出中医诊断为“水肿病”,中医证型为“脾肾气虚证”等等。要想明确西医诊断,离不开化验检查与辅助器械检查,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尿液相关化验。而在肾脏疾病中,尿液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与肾病有关的这六项尿液化验检查,每一项都意义重大,直接关乎着肾病患者的诊治、用药及预后,都得重视起来。

1.尿常规

肾病朋友可能都知道尿常规,尿常规中检查的项目非常多,其中与肾病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为尿比重、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及各种尿细胞管型等。如尿蛋白(PRO)有“ ”号,多提示尿中有蛋白;如若尿液中红细胞(RBC)超过正常值,则提示为镜下血尿;尿中白细胞(WBC)升高,则可能存在尿路感染相关性疾病;尿中出现各种细胞管型,则也有相应的临床意义。虽然尿常规中可以检查到多个项目,但是通过它们只能粗略了解病情,并不能作为最终判断依赖。这是因为,尿液检查受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就拿尿蛋白来说吧,其“ ”多少可以有很大波动:大量出汗后、高温环境下、空腹等待抽血时、剧烈运动后及女性月经前后等,都可以影响到尿常规中尿蛋白的“ ”号。尿常规检查,只能作为肾病患者最基础检查,对确诊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作用有限。

2.尿沉渣分析

不同于上面的尿常规检查,尿沉渣分析主要化验尿液中“有形成分”。尿蛋白、尿糖及尿胆原等都不属于有形成分,尿中有形成分是指尿红细胞、白细胞、结晶体及各种管型等。肾病患者尿沉渣分析最需关注的是尿红细胞数量与形态,以及异形细胞所占比例,这是确诊或排除是否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重要检查。一般来说,尿沉渣分析中红细胞数量超过25个/μL,即提示为镜下血尿,轻微血尿患者尿沉渣红细胞数量多为每μL数十到一两百个,中度血尿患者尿沉渣红细胞数量多为每μL数百到上千个,严重血尿可见到明显肉眼血尿。如若尿中异形红细胞比例超过80%,则为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如IgA肾病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这项检查,涉及到疾病诊断与治疗用药,非常重要。

3.尿蛋白分析

尿蛋白分析也是肾病患者必查的一项化验,它与尿常规及尿沉渣分析都不同,只对尿中蛋白质作进一步分析检查,即尿中主要是哪几种蛋白,其浓度或量是多少。不同的医院,检查尿蛋白分析所查的项目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通常检查的尿蛋白项目为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等。如果只是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多提示肾脏损害局限于肾小球;如果如上指标都升高,则提示肾脏病变严重,肾小球与小管间质都有损伤。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疾病及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的疾病,其治疗与预后都会不一样。

4.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分析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都是针对尿中蛋白所作的化验检查,但它们的侧重点却不一样。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是指对患者一天24小时尿液全部收集起来后测定其中尿蛋白总量。其检测结果一般分为少量蛋白尿、中等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小于1000mg,即为少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3500mg,即为大量蛋白尿;介于两者之间,即为中等量蛋白尿。一般来说,以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疾病,如高血压肾损害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以及较轻的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Lee1-2级等,多表现少量尿蛋白;以肾小球损伤为主的肾脏疾病,如膜性肾病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中等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预后也会不一样。

5.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

人们往往会忽视中段尿细菌培养这一项检查,其实这项检查同样非常重要。清洁中段尿培养指的是对尿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主要目的是了解泌尿系统(包括肾盂与膀胱)内有无细菌,然后针对检出的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对诊断泌尿系感染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定性检查,检测结果还能指导治疗。若经治疗好转后,之后仍然反复检测出细菌,则多提示治疗难度大,且预后差。

6.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是最不被肾友重视的一项检查,其浓度反映肾脏对溶质和水相对排泄速度,它不受溶质颗粒大小和性质的影响,只与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尿渗透压测定比尿液相对密度测定更能确切地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尿渗透压>600mOsm/kg·H2O属于正常,如若降低了,见于肾脏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等以小管间质损伤为主的疾病,也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到中晚期阶段的慢性肾衰竭。尿渗透压测定,对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肾病患者如上这六项检查意义重大,咱们肾友应该有所了解。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