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

预产期前4天去产检时医生说如果到期还不发动,在预产期前一天住院人工催产。

其实B超结果显示胎儿不算很大,所以我不着急催产,但孕期血糖控制的不好,医院规定必须要在预产期内出生,所以迫不得已还是住院了。

到了医院发现,疫情的缘故,只能一个人陪护,不能送饭,陪护人员只能订盒饭。月子餐可以预定,但是吃了几天发现,质量还不如大学食堂。

预产期前一天上午十点去了医院,抽了7管血,不知道都查了什么。

去医院之前就听说内检很是酸爽,有心理准备所以感觉还可以接受。只是内检后会有轻微出血。内检后医生建议,下午先塞水囊塞一夜,次日人工破水,打催产素。

这中间采了白带送检,下午5:00放了水囊,这个感受比内检痛苦多了,先用扩阴器撑开,然后放入两个球,之后往球里注射120ml生理盐水,放球的过程疼得出了一头汗。

放球只是开始,走回产房的过程比较难适应,要叉着腿,还要忍受异物感。护士说站起来走动可以催生,但我实在不喜欢那种异物感,就一直躺着。期间我还带着水囊大便了,擦屁股时候真的无从下手,蹲不下去,扭不过来,别人也帮不了忙,即使我读过很多孕产的书,也没人告诉我带着水囊宫缩时擦屁股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

人工催产和自然顺产哪个痛苦(催产顺产记录我的12小时生产过程)(1)

晚上7:00-11:00间,宫缩频率在6-10分钟之间,越来越疼,据说深呼吸可以缓解,但对我来说用处不大,想睡一会但总会疼醒。护士说,球掉下来再叫她,然而我一直躺着,就算开指也不会掉,况且头胎不会那么快。

就在我以为这一夜都要这么疼得无法入睡时,半夜12:00左右开始不疼了,想到要为第二天保存体力,赶紧抓紧时间睡觉。不过不疼的时候,我还在思考,这是不是说明水囊不起效了?

早晨7:40起床,8:30去待产室,这一天就不能出去了,家属不能见面。早上先取水囊,取的过程比塞的过程轻松的多,先放水,然后biu的一下球就被拽出来了。

之后开始人工破水,破水的过程可能比别人麻烦了一些,因为胎儿头太高了一直不下来,我猜跟我孕期一直躺着迟迟没能入盆有关吧。一号助产士拿着一个我没看清的东西使劲往阴道里怼,二号助产士全力按压我的肚子,一号说,再用力点!二号说,我已经用尽全力了。

除了疼,我的大脑里没有别的想法,是那种生硬的痛,而不是宫缩时那种从下体往上蔓延直到侵占大脑的痛。我扭过头转移注意力,能看到窗外走廊里的表,看着秒针一点一点地转,度秒如年。

第一次破水以失败而告终,我感觉到那个冰凉的器械从里面拿了出来。第二次两人用了更大力气,二号助产士按我肚子时一直说,放松,我以为自己放松了,这才意识到每次刚放松了几秒,肚子又因为紧张发硬,如此被提醒了几次,终于一股热流从两腿之间流下来,热得发烫,停不下来。

之前产检时医生就说羊水过多,这次有了直观的感受。我听到助产士说看多恶心,当时还纳闷羊水不该是清澈的吗?有啥恶心的。回到自己的产床上,躺在刀纸上,过了一会自己换纸,才发现纸上黄的绿的红的,是挺恶心的。

感受着两腿之间汩汩流出的温热液体,躺在自己的羊水泊中的一个多小时里,测血糖、吸氧、输生理盐水,10点钟,我终于用上了催产素。

待产室里偶尔有小孩的哭声,我观察了很久才意识到,那是刚从产床上下来的新生儿的声音,如此嘹亮。虽然产妇从产房推出来看着无一不是很憔悴,但我羡慕地看着他们,因为他们已经从战场上下来了,而我还如同待宰羔羊。

第一产程

10:00-14:00之间,我终于开了一指。这个过程中的宫缩痛尚能忍受,根据催产素滴速,间隔在2-5分钟左右,阵痛来临时我用力咬着自己的食指关节,用来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14:00-17:10之间,从一指开二指多。这中间疼痛使我开始发出声音,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忍耐力巨强的人。也打破了我认知——这特么比我想象中疼多了,而且这才二指?

不过我和护士说,请务必提前给我预约麻醉师,我要尽快用上。所以17:13时,我觉得自己能看到盼头了,麻醉师会拯救我的。

按照规定,内检每两小时一次,否则次数过多容易感染。17:00-19:00之间,麻醉师忙碌于三场全麻手术中,没能得空来。而我所在的待产室,剖的被拉走了,二胎生的巨快,最后就剩我自己躺着了。

巨大的待产室只有我和一名护士,有会她和我聊天转移我的注意力,我说,我盯着那个窗户很久了,终于理解了之前有的产妇会忍不住跳楼,太难熬了,跳下去瞬间就可以解脱,诱惑力太强了。她说,那个窗户外面是另一个科室,这时候我竟然还能开玩笑说,哎呀好不容易以为解脱了结果一下子去别的病房了,不值得。护士们对他人的疼痛早已习以为常,不过她该是认真安慰我,说理论上讲人是不会痛死的,emm。确实是,可是疼痛的感觉真是生不如死呢。

这期间,各种呼吸法都不管用了,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都无用。我在一次次等待麻醉师的绝望中,也顾及不到喊叫会导致体力丧失,开始嗷嗷叫。

攻略上都说,要在两次宫缩之间抓住机会赶紧休息。然而这个时间太短暂了,我被对下一次宫缩来临的恐惧淹没,只觉得绝望。

这两个小时里,我只从二指多开到了三指。这意味着9个小时进展仅仅到三指,我对当天生产不抱希望了,而一天一夜没睡好觉,又因为高血糖加阵痛无法正常进食,我担忧自己在后半夜完全没有体力。

20:55这一次的阵痛,来得尤其猛烈,我已经浑身紧绷,感觉这是毕生经历过的最痛的感觉,不顾体面,我用尽全力嚎叫了出来。本该21:00进行的内检,我在越来越频繁的宫缩中嘶哑地喊道,只差五分钟了,给我内检吧。

趁着一次宫缩间隔,赶紧内检,结果显示,五指。

人工催产和自然顺产哪个痛苦(催产顺产记录我的12小时生产过程)(2)

昏天暗地,已经无法忍受了,竟然才刚到一半。

护士说,下次宫缩时再检一次。一分钟后,那种揭开天灵盖般的宫缩再次来临。内检结果显示,宫缩时开全指了,可以上产床了。

第二产程

五指到十指?虽然一脸懵逼,我还是在喜悦和对下一轮也就是第二产程的恐惧中,以及在护士的搀扶下爬上产床,这时候我看了一眼表,21:00。

恐惧让我变成了话唠,我和助产士一起订了目标,要在22:00前生出来——比我想象中提前2小时以上呢。

先剧透一下,我实现了目标。

这中间的一小时,差不多就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大汗淋漓,一次次处于虚脱边缘,闭上眼用力时,我感觉自己在鬼门关和冰冷的产床之间来回游荡,不多详述。

说个尴尬的事,虽然早知道有的产妇会在产床上大便,但没想到我是其中的一员。好在上产床时我就和助产士说,不好意思我便意很强,我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失禁。

谢天谢地,就是这便意引导了我正确的用力方向。疼痛不会使人意识不清醒,闻到产房里散发的粪便味,我竟然还有精力和助产士说抱歉,护士一边说着没关系能看到胎儿的头皮了,一边帮我 擦拭大便,这大概是我一生中最没有尊严的时刻。

中间用力的不堪过程我想选择性地忘掉,但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刻,一坨热流从体内涌出,宝宝含糊而不是高亢的哭声响起,我没有热泪盈眶,即使现在想起来眼角湿润了。比起喜悦,先到来的是终于不用疼痛的解脱感。

我的体力尚存少许,询问了性别,重量等。同时还有最后一张任务,排出胎盘,早听说过手剥胎盘这个自带心理阴影的词,助产士让我用力,我说我没劲了,她说没劲我就采取措施了,我以为要手剥,吓得赶紧说有劲有劲我自己来,原来她只是想按我肚子帮我,还好胎盘排出比较顺利,她按着肚子,我再次使出排大便的力气,一次成功。

但由于后期有一次用力过猛,侧切撕裂严重。需要缝合三层,外加一根血管。那根血管的破解导致我出血200ml,之后的几天一直头晕。缝合花了35分钟左右,打了局部麻醉后,我依旧能感受到线被拉扯,针扎入,打结的过程。不知道是疼痛、乏力还是冷使我忍不住浑身发抖,牙床大战,抖动使得缝线更加难以进行。

一紧张,我又开始话唠,一边问怎么不研发出来更光滑的线,我感觉的到这线粗糙地穿过我,一边开玩笑说我仔细观察过小孩了,手脚趾头不多不少。

缝合艰难结束,下半身有种千疮百孔的感觉。还好另一个助产士清理小孩时一直和我说话,让我把注意力放在小孩身上以缓解疼痛。我看着小孩被放在台子上清理血污,有种不真实感和强大的喜悦感。而小孩也扭过头看着我,我知道新生儿的视力只有几厘米,但依旧很开心,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第三产程

要继续在待产室待2h才能回病房,这就是第三产程了。我以为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没想到迎接我的还有数次的内检,包括肛门指检。数次换人内检的原因是,缝合后发现内部有个没注意到的bug,如果修复要重新拆开,不过也可以观察一下,或许会自行吸收。算了,这是当时我唯一的念头。

终于可以平静一会了,快十一点了,我拿到了手机。第一个通知的人不是配偶,而是妈妈,这是我第一个想要告诉好消息的人,不过她已经休息手机关机了。然后我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了他。之后在家里的群里告诉配偶和公婆,配偶挺好,第一句话问的是平安不,该庆幸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

新生

被推回病房,已经接近一点,一天一夜没休息好,但我心思一直在小孩身上,躺着不能动,便指导配偶干活。小孩拉了两次胎便,期间还因为我的高血糖,他有低血糖的可能性,需要喂两次葡萄糖。配偶看小孩太小不敢下手,急得满头大汗。第一次清理粘稠的胎便、换尿布,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不会冲奶粉,左撇子怎么抱孩子都不顺,找不到东西。总之一塌糊涂。

我又生气又心疼孩子,但只能躺着,一边埋怨他平时不做好功课,一边给他分解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其实我也只有理论知识,从来没有处理过这么小的孩子。他带着愧疚感,忙得浑身都是汗,一边是病床上老婆的催促声,一边是新生儿的哭声,这大概也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吧。两人一人指挥一人干活,忙碌到六点多才眯了一会。而小孩,除了排便两次,喂葡萄糖失败两次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睡觉,全然不知道他的新手爸妈为他操碎了心。

人工催产和自然顺产哪个痛苦(催产顺产记录我的12小时生产过程)(3)

但是没想到,在剩下的三天里,配偶的表现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他从一个因为忙碌和害怕对着新生儿手抖的新手爸爸,变成了值得信赖的新生儿护理专家。被迫独立照顾产妇和新生儿,使得他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正是这样的压力,让他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作为一个新手爸爸,他完成的很好,但仍愧疚地说因为自己的笨拙让小孩遭了很多罪。

比如, 小孩睡着的时候,他没有休息,而是设计了一套流水线化的换尿布流程,从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要洗屁屁水的温度,大便的擦拭方式,尿不湿的提前准备,干湿布的准备等等都订了标准,用于以最快的速度换完每一次尿布。他说每快一点,小孩就可以少哭一会。有一次小孩因为吃药哭得很惨时,我看到他的眼睛泛红。父爱对他来说是种本能,我毫不怀疑,如果需要的话,他会愿意为小孩付出他的一切。

并不是说男性分担一点点育儿任务就值得大肆表扬,而是把我本人放在那种境地,我可能做的不会有他那么好。

病房在中间一排不能看到外面,那三天我们淹没在小孩的屎尿屁中,不分昼夜,脑子里只有小孩,完全忘记了时间。偶尔经过卫生间旁边的公共阳台,看到窗外的世界,太阳依旧升起,疫情仍在蔓延,总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世界对我来说已经变了。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即使外面是世界末日,也不会再害怕了。


这篇文章,是我在产后三天住在病房时,半夜看着配偶换尿布,看着小孩睡觉时在手机上写下的。出院已经好几天了,想到彻骨的疼痛,想到病房里配偶忙碌的身影,感慨万千。这才只是开始,希望自己能胜任这个新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