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我国古代被尊为千古圣人,虽然自五四运动以来,孔子的思想受到诸多非难,但他思想中的很多精髓依旧在散发着闪闪的光辉,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去践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要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好的人脉,如何去看待别人、如何与别人交往,是大家都非常的关系的问题。由于我们的教育总是导人向善,希望人人都能有着较高的素质,崇高的情怀,却没有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给了问题应当怎么去处理。孔夫子作为千古圣人,在这方面其实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借鉴。

巧言令色,鲜仁矣。

这句话是说,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仁心就很少了。我们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总是因为别人的言谈举止而判断一个人,当看到一个人对你热情有加,就认为这是一个好人,当看到一个人对你不怎么搭理,不爱说话,就认为这个人是个不值得交往的人。

事实上,口上说的好听的人,很多时候并不会真正为你办事,那些平时以为不怎么的人,反而可能在关键时候会为你伸出援助之手。关于这一点,孔子也很明确的说过,看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看一个人的动机,行为来看待一个人真正的样子。孔子有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应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现实中,无数表面一团和气,背后两面三刀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我们听其言、观其行,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一个人性格剑走偏锋怎么办(总是看人不准怎么办)(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圣人无比重视诚信问题,认为诚信对人而言,就像车上的木销子一样,如果没有将寸步难行。当前我国开展的诚信体系建设,就符合孔圣人的想法,当这一工程真正完成的时候,我们买东西不担心被多要钱、买到假货,去医院不用担心被要求做各种无关的检查,去旅游不用担心被敲诈,借出去的钱不用担心要不回来,做事排队不用担心被插队,打工不用担心被拖欠工资,老板许诺的好处不用担心无法实现……到时候,圣人所言的“其何以行之哉”的效果就能实现,宰予之流就没有市场了。

一个人性格剑走偏锋怎么办(总是看人不准怎么办)(2)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这句话是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们团体的人所犯错误一样,只要观察一个人的错误,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仁德了。这句话其实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错误,来判断这个人好不好,从而对与他关系好的人如何有个认定。这种做法当然并不绝对正确,但是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好人很难与坏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就像一个安静的人很难与喜欢欢闹的人有共同语言。

一个人性格剑走偏锋怎么办(总是看人不准怎么办)(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圣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说自己有志于追求大道,但却以自己吃穿不好为耻辱的,根本不配与自己论道。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嘴里说着好听的话,但行动上却丝毫没有按照所说的去做,总是以自己能获得什么好处去衡量如何做事,这样的人就不值得你去真心对待。

一个人性格剑走偏锋怎么办(总是看人不准怎么办)(4)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这是孔子评价南容时的说法,认为他在国家有道的时候,能够有官可做,国家无道的时候,也可以免除刑戮。对南容很是欣赏,于是“以其兄之子妻之”,结成了亲家。这代表了孔子看人的一种观点。可以看出,孔子看人丝毫不迂腐,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人,绝对是十分聪明、有头脑的人,不会是只知愚忠的腐儒,也不是飞蛾扑火的莽夫。可以说,这类人进可以成功,退可以自保,任何时代都会是精英人物。

一个人性格剑走偏锋怎么办(总是看人不准怎么办)(5)

古人的智慧浩如烟海,国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