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烤鸭市场 第三年留杭过年的烧烤店主(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何晟 文/摄

大概十年前,有一次下夜班路过舟山东路路口,偶然被诱人的香味吸引,停下来吃了一顿烧烤。没想到从此成了这家“胖子烧烤”的常客,也认识了老板,“胖子”姜宝华。

胖子烧烤,很通俗的名字,简单得不用再下任何定义。一个俗气的名字,往往期待着善良和了解,通常这也是人固有的认知。

十年间,“胖子”的店搬了又搬,但我们的交情一直没中断。这期间,他在杭州买了房,买了车,我也零零星星地了解到他的经历,起点低微,过程励志。但坐下来听他完整地聊起自己在这座城市度过的岁月,这次还是第一次。故事并不华丽,一如他的店面始终称不上精致,但就如炭火上翻滚的烤串,散发着温暖味道。

2023年春节,是姜宝华连续第三年没回江西老家过年。虽然也想念,但也放不下生意。和很多人一样,这三年他苦恼过,彷徨过,但最终熬了过来。他也相信,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只要心里那股劲在,未来一定会更好。

1】为了养家,转行做烧烤

刚到杭州时,姜宝华没想过今后会和烧烤打交道。父母是千岛湖移民,他1980年出生在蜜桔之乡江西南丰。初中毕业,跟师傅学了3年装修,听亲戚说杭州装修的生意不错,就怀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来了,那是2001年。

但现实很快泼了他一盆冷水,“尽管有几个师兄在杭州,但没人管你,也没人愿意带你。”无奈之下,他进三堡的一家服装厂干了两年打包装车的活。厂里一位衢州江山的大姐看他老实勤快,就把他介绍给了自己做装修的丈夫。于是兜了一圈,姜宝华终于干上了装修行。

“我这个人生来就倔,你们不肯带我,有人带我,不需要靠谁,凭自己本事吃饭。”姜宝华说。

干了一年左右,虽然老板很满意,但熟悉了行业的他还是决定单干。一点点拉队伍,接业务,从2004年到2006年,队伍最庞大的时候有十多个人。2006年,他在杭州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也是南丰县的,在杭州一家豆制品厂上班。年底两人结婚,很快大女儿出生。为了照顾孩子和瘫痪的老母亲,他在老家待了大半年,杭州的生意只能停了。

2007年过完国庆,夫妻俩带着5个月大的女儿回到杭州,重起炉灶。但是一切不复从前:队伍没了,只能先从别人手里接活,而紧接着就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钱明显地难赚了。“2008年底算完账,一年下来只结余下1万元。”养家的压力,让姜宝华不得不考虑转行,想来想去,干烧烤似乎可行。

杭州烤鸭市场 第三年留杭过年的烧烤店主(2)

“那时候烧烤在杭州刚开始火起来,和装修比虽然生意小一点,但好歹也是自己当老板,而且直接面对消费者,信息是第一手的,需要调整也方便。”姜宝华说,转行并没有犹豫太久,“想多了,顾虑就多了”,2009年3月,他在笕桥杨家门附近租了个小店面,正式干起了烧烤,一直干到了现在。

2】烤出好风味,关键是用心

十多年里,“胖子”的烧烤店搬了又搬:从最早的杨家门,到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边,再到舟山东路、城北总管堂村、金昌路、莫干山路浙广集团附近……有时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客流,有时是城市更新不得已搬家。2020年,他搬到了城西银泰边的拱苑路上,菜品也更多了,除了传统的烤串、扇贝、生蚝,又添了羊蝎子火锅。

杭州烤鸭市场 第三年留杭过年的烧烤店主(3)

2元一串的烤韭菜,4元一串的烤羊肉、烤板筋,10元一个的烤扇贝……烟熏火燎中,一笔笔几毛几块的利润支撑起夫妻俩和三个女儿在这座城市的家,还让他在杭州买了一套115方的房子、一套37方的酒店式公寓,以及淳安一套100方的湖景房。代价是常年不规律的饮食作息,还有随之而来的病痛:他每天下午5点到店里配菜,营业到次日凌晨4点,到市场采购,上午8点睡觉,下午4点起床,5点到店里……午餐通常是在凌晨一两点人少的间隙,随便对付一下。

去年,他查出患上了Ⅱ型糖尿病,通过锻炼和节食,他把体重从190斤减到了150斤,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只是胖子烧烤的招牌变得有些名不副实,如今的他已经不胖了,看上去只是一个比实际年龄稍大一点的中年人。

干烧烤十多年,他遇到过顺风顺水的好日子,也经历过一晚上一个客人都没有的低谷。“最好的是2015到2017年那三年,每年能存下五六十万元;生意难做的年份,就只有十多万元。”姜宝华说,生意不好就得想着变通,重新找地方或是开分店,也要琢磨推出市场上流行的新菜品。

杭州烤鸭市场 第三年留杭过年的烧烤店主(4)

虽然搬了许多次,但依然有十多个老主顾每月总要光顾个一两回,包括我。我不敢夸口胖子的手艺如何,但多年来,偶尔吃到别家的烧烤,总觉得和他烤的相比缺了点什么。我也问过他,从没拜过师、全凭自己摸索,是怎么烤出让人过了一阵就怀念的风味的?答案还是琢磨:反复研究、反复尝试,关键是用心。

“银泰里几家饭店的员工常来我店里吃,说为什么你的牛蛙比我们烧的还好吃?他们不知道,我的牛蛙都是现杀的,不是冰冻的。现杀的食材,才有灵魂。”

辣椒粉、孜然粉等调料,他也从不买现成的,都是挑好原料再付钱请老板当面磨成粉,怕不地道的材料混进去。初中毕业生姜宝华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每个厨师都想把菜做好吃,但这份愿望只有真正落实到你的食材上才行。”

3】困难不可怕,难才会推自己一把

这些年,最让姜宝华欣慰的,是自己的三个女儿既懂事又争气。老大今年17岁,在职高念初一;13岁的老三因为体育特长,在小学就被景成实验学校特招,如今在学校女子足球队踢前锋;在行知中学念初二的老二成绩最好,一直没掉出过班级前三。

从小,三姐妹只要放了寒暑假就会在爸爸的店里帮忙,端菜、收盘子、抹桌子……她们没有特地对父亲表达过什么,但姜宝华知道,自己的辛苦女儿们感觉得到。他自己没精力也没能力监督孩子的课业,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妻子更是不能。他对她们说,书读得好一点,对你们自己今后的生活会有帮助些,但不管成绩好不好,你们都是爸妈的宝贝。

杭州烤鸭市场 第三年留杭过年的烧烤店主(5)

他也感激妻子的善良贤惠。他说,2009年、2010年是最难的时候,店址选得不好,没生意,晚上收了工,都会和怀着老三的妻子去街边翻翻垃圾桶,捡捡饮料瓶。“但是我老婆却一直觉得,那是她最开心的一段日子,翻到一个瓶子就觉得很高兴,如果捡满了一口袋,就感觉今天很有收获。她就是这样一个很善良、很容易满足的人。”

经历过更难的日子,疫情这三年固然也难,但他并没有觉得无法承受。“所有人都难,但熬过来的,都是好样的。”三年里,他也享受到了春节里杭州对他们的关爱,从2021年的千元红包,到去年和今年的消费券。他也发自内心地感谢这座城市,认为是她给了自己改变人生的机会。

过去两年的年三十,老婆都在家里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但姜宝华下午起来,都是在家陪家人随便吃了几口就赶回店里张罗,今年也同样如此。年三十也不休息一天?他说,大年夜的生意反而还比平时翻上一两番:“街上饭店都关门了,很多过年没回家的人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几个人凑一桌烧烤,就是年夜饭。”

不休息也不全是因为钱。他说,这个店是和别人合伙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要把店照顾好。

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让姜宝华觉得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生意也好,大环境也好,相信都会一天天好起来。

“实在不行,还可以再转行,有合适的行业就干,反正也转过不止一次了。”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姜宝华说,只要那股倔劲还在,就不用担心困难,“所以有时候困难是好事。难,才会推自己一把。”

【新年愿望】

经历过风雨,才会更懂得平淡的珍贵。愿2023,凛冬散尽,星河长明!祝钱江晚报全体读者新春快乐,兔年吉祥!祝所有努力拼搏的人,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万事顺遂!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