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感谢戏迷朋友们的一路支持 戏迷们的走心评论(1)

小宝在后台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留言,其中有对文章独到的见解、不同的看法以及专业意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评论,也欢迎大家继续与我们互动哦~(以下评论选自头条号@戏曲宝)

Part 1 戏迷的声音之最批判

“传统京剧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只有把传统艺术传承下来,才可以再提炼加工而丰富剧情,不是把一出戏改的面目全非或类似话剧就叫创新,那是糟蹋传统艺术,京剧艺术欣赏的是唱念做打,体现的是一棵菜精神,表演形势是程式化和虚拟性,传统的京到舞台上只有一桌两椅,根本用不上其他真实的道具,全靠虚拟动作来表现完成,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达到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传统艺术,请那些勇于创新的所谓艺术家,专家教授不要糟蹋传统京剧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已经丢失的太多了,请大家珍惜重视起来吧也算是给子孙后代做点贡献。” (头条号@我就姓冉)

“我可以毫不讳言的说,在戏曲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革命样板戏的贡献最大,对传统戏曲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的净化了戏曲,陶冶了情操。”(头条号@今不如惜)

“防止当下戏曲异化,有的戏曲剧目演出后,就有人说“四不像”!比如,歌曲化、场面过度豪华、专家学者过度引领吹捧、演上几场就回到“箱子里面”、编的剧目反响平淡、群众想看的剧目不演、过度唱衰戏曲、继承前辈的不够全面、个别演员自信不够而改行、地方文化部门认识模糊、剧团主业做不大、业内勾心斗角、学艺不精,观众感觉空洞,……,原因太多太多。还是要回归戏曲本体,给观众传递戏曲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头条号@v66387326980)

“该文分析非常中肯,京剧是什么,京剧必须姓京,写意,虚拟,程式化,京腔京韵,是京剧美的根本元素。滿台声光电实景,就成京歌剧了,拍成电影,就是京剧电影,没有京白和韵白,说的是普通话,唱腔,字也不上口了,那不成了京话剧了,单独唱一段就是京歌,如此等,京剧的唱念做打,四功五法还有多少呈现出来,严格讲,这些是不是京剧?梅大师讲移步不换形,当然是京剧的本质不能丢,没有京白和韵白,那还姓什么京。一出好戏经多少艺人千锤百炼,根本也是遵照其自身规侓造成,前些日子,电视抪三打祝家庄,看到石秀探庄,实在乏味,关机了事,为什么,单薄,演的…就有话剧的味道。京剧话剧导演导,而他们多半以西洋表演立意,讲的是西方表演体系,那京剧可不毁在他们手里,如同西洋乐器,乐队掺和京剧,搞亇指挥,在那亇装模作样,板鼓听他的,还是胡琴锣鼓听他的?原本艺人谋生的简约的表演形式,到如今舞台声光电,布景金碧輝煌,那可是花血本的呀,大师们说实景有碍演员的表演肯定是对的,喧宾夺主嘛:增加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成本,不得不提高票价,你想,又有多少人能承受经常看的经济条件。京剧需要正本清源,京剧需要返朴归真。哪怕进博物馆,也只要真实的,纯民族的,而不是转基因或中西杂交的。”(头条号@太粗心大意)

“从大环境来说已不是戏曲盛行的年代。再加上新戏往往只注重场面宏大,不去创造符合演员特点的声腔,再有一个戏演不了几场,所以很难深入人心。” (头条号@王老大)

“说得有道理。京剧要想活下去,要出戏,要出角,要出好听的唱段。就说样板戏有毛病,可其中有的唱段却可以一直流传。新编的几出剧哪有让人喜欢听的愿意学着唱的。”(头条号@手机用户59132353370)

Part 2 戏迷的声音之最争议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这点确信无疑。这个说法严凤英大师曾亲自说过。但是黄梅戏能走上全国舞台,这与严凤英大师和王少舫大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王少舫大师原来是学京剧的,后来改唱黄梅戏,在五十年代的华东一次汇演中演唱黄梅戏,在全国引起轰动。黄梅戏才为全国人民熟知,后来把《天仙配》搬上银幕,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欢迎。香港为此诞生了黄梅调电影,不仅翻拍了《天仙配》,而且把《女驸马》改拍成《双凤奇缘》。更是把梁祝故事拍成黄梅调电影,使黄梅戏的传播达到了高峰。因粱祝取景台湾,使黄梅调右台湾家喻户晓,老少皆能哼唱,当时年幼的邓丽君就是因为演唱黄梅调,受到台湾人的欢迎和喜爱,才走上音乐的舞台,从而成为一个巨星。”(头条号@远观历史的清徒)

“黄梅戏,京剧,豫剧,汉剧,楚剧,越剧,粤剧,这有争论么?以地名命名有错吗?安庆光大黄梅戏也是正确的,不必抢发源地了,用隔壁的县名叫自己的戏,能说得通?除非你在安庆府下找一个黄梅镇来!”(头条号@手机用户51136608023)

“把我大宿松县给忘了吗?其实黄梅戏真正起源于黄梅县与宿松县的民间采茶小调,此地每年都有梅雨季节,在此时节长时间的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温度高,一般居家里的粮食等日常器物容易发黄发霉,黄梅应该跟这个有关。黄梅戏跟黄梅县名应该无关。”(头条号@手机用户13614745528)

“这如同安徽的徽戏一样,徽戏源于徽州,后来流落到浙江金华等地,形成了婺戏,而婺剧中有众多徽戏的戏目,号称徽班!真正的安徽却不多了。”(头条号@用户8200909918393)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有黄梅调,文南词,采茶歌等地方小调,语言类似,方言接近,黄梅,宿松等民间小戏团传唱,宿松蛇咀是一个古船渡,光岭是个古代小镇,现在都是小村庄,光岭村至今还有民间剧团,剧本,(黄梅宿松交界,光岭与黄梅一街之隔,)黄梅戏大多来源于光岭剧团。宿松有个媬房村(专门孵化小鸡)有个安庆月山的孵化师傅,看了光岭剧团的戏,感觉好看好听,回家与月山的民间戏曲一人一说,月山的民间艺人就过来听学,回去加工发展成今天的黄梅戏。请知道的更多有关黄梅戏发展的人士多多指教。”(头条号@赤飞虎运动服)

“黄梅戏《小辞店》《女附马》中的歌词请大家好好看看,当时的安徽安庆地区一带确实经常发大水,无奈之下很多人经过湖北黄梅县西下,再从江西九江至湖北襄阳一路北上,在要饭期间在黄梅县偷学了很多的黄梅戏。那时候黄梅戏在黄梅县几乎家喻户晓,人人都会唱出几本戏来,当时的小剧团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总的来说;戏是黄梅发源地,发扬光大在安庆。”(头条号@有电危险---刘济南)

“也谈黄枚戏发源;我现在快七十人了,小时侯乘凉听老年谈黄枚戏是怎么来的,据说是有一位黄枚人叫汪净(景)风在安嶶做官,为官正直爱民如子,久在外地为官很思念家乡。时逢五十大寿,地方名流和白姓为了感谢这位正直清官,特意在民间找了一些在安庆讨饭黄枚艺人为汪净(景)风贺寿。唱完几天戏以后,当地名流之士请汪净(景)风为戏提名,汪净(景)风看了几天黄枚讨饭艺人戏后,更加思念生他养他的故乡。提笔写下“黄枚戏"三字!黄枚戏就此出名,流行,发扬光大的原理。汪净风原名汪景风,汪净风民间有不少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头条号@用户5868194891946)

“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并非湖北黄梅县,黄梅县是黄梅调并非黄梅戏,调和戏区别很大,而且黄梅戏是用安庆方言所唱的!”(头条号@罗马森)

Part 3 戏迷的声音之最热心

“首批电影工程十部大戏分别是《霸王别姬》《龙凤呈祥》《状元媒》《乾坤福寿镜》《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堪玉钏》《谢瑶环》。除了《谢瑶环》现在网上没有片源之外。其他九部均有片源。其中《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三部大戏可在腾讯视频上看到蓝光版本。《霸王别姬》《秦香莲》《赵氏孤儿》《堪玉钏》《乾坤福寿镜》可在1905电影网看到超清版本。其余几部可在b站上搜到央视播出标清版本。欢迎大家到相应网站去找这些电影观看。”(头条号@戏迷乐乐r)

“传统戏,唱、念依据就是湖广音,中州韵,念错了就成白开水了,我是业余学老生的,别的行当不清楚,至少老生的唱念,先生是照规矩教的。”(头条号@王琛88671451)

“鲁迅的《社戏》,以前好多人都学过这篇课文,大家可以再看看。一帮孩子,去的晚了,不能在前面,只能在最外围听戏,先是一个小旦,咿咿呀呀的唱,后面出来一个老旦,坐下来唱。鲁迅先生是1881年出生的,这是他童年时候经历的事情,一百多年前的农村,唱戏肯定没有耳麦或者麦克风,又是露天戏台,不拢音,演员唱的都能让最外围的听到,可见,过去的戏曲演员的演唱功底确实厉害。”(头条号@曹八斗遡源寻宓)

“好文共赏,拜读了!文章一针见血的分析。指出了当下京剧院团以及其它剧种院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此类问题多年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是当下不可忽视的。解决了办法就是必须加大剧团改革的力度,让每个演员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艺术于人民,还艺术于百姓。”(头条号@ayang28163824)

“谭元寿先生生于名门,曾祖谭鑫培一代名角儿!爷辈谭小培一代名角儿,父辈谭富英先生如雷贯耳,与儿子谭元寿先生结合余派唱腔开创新谭派!富连成早有耳闻,谭元寿先生学艺于富连成!武老生非常吃工夫的,能唱能打!在科班是下了苦功夫的,也是元字辈出类拔萃的。”(头条号@国庆3549)

“梅大师在书画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和美学素养反过来提升了他的审美趣味和境界。比如他独创的绸舞(《洛神》),剑舞(《霸王别姬》),花篮舞(《天女散花》)等等,荣雍华贵,美仑美奂,成为经典与师范。再比如,他从传统古画仕女图中获得灵感与借鉴,独创了旦角中发式“美女头,前流海,旗人头饰”,改变了青衣花旦一色大头的旧俗。这都与大师深厚的美学功底分不开的。一代宗师,后无来者啊。”(头条号@老墨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