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①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②,是不与③焉。夫有贤④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⑤,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⑥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⑦为不祥也?”(选自西汉•刘向《说苑》)

景公出猎原文和译文(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八十三)(1)

【注释】

①殆:大概,恐怕。

②祥:吉利。

③与:参与,在。

④贤:有才能的人。

⑤任:信任。

⑥如:到,往。

⑦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评析】

这个故事再一次证明了晏子这位贤人治国理政的深谋远略,心心念念想得是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他心中的不祥和普通人眼里的不祥是不一样的。虎和蛇,所谓毒蛇猛兽,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如今看到了,难免会有所忌惮恐惧。再加上一些迷信之类的传说,就会更加坚定这是不好的预兆的想法。不单古人,我们现代人,虽然不迷信也希望有个好彩头,如果出门遇见喜鹊,就心情好。如果是遇见乌鸦,就感觉不太舒服一样。

齐景公虽是君王,这种心理与常人并无不同。但是,作为国君不可迷信,要把精力放在怎么富国强兵上,重要的是处理好人的事情,对于那些不可预知的东西,不用过于深究。往深一层说,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人,处理好自己能处理事情最重要。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损人利己,就可以放心大胆去做。更不用说去做利国利民,造福社会的事情了,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为大家伙谋福利有什么担心的呢?

作为大臣的晏婴就忠实地劝解景公,他所谓的不祥,不过是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的事情,并无奇特之处。他提醒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不应该如此迷信。应该真正担心的是,国家没有人才来治理,不了解哪些人是人才,有人才却没有被重用,这些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不祥。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几千年前的晏子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真不简单,放在今天仍然振聋发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