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两种很多人不太熟悉的香料,效果却十分强大。

做菜时经常用到的紫苏叶(能带来美妙滋味的香料)(1)

紫苏芳香特异,味微辛,所以又称香苏。紫苏的特有香气来自萜烯类物质紫苏醛,散发特有的脂肪香、草本香和辛香。紫苏茎叶清香扑鼻,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或煎炒,茎叶可淹渍。

做菜时经常用到的紫苏叶(能带来美妙滋味的香料)(2)

紫苏晒干可以磨粉制成调料,也用来加工酱菜,民间制酱时加点紫苏,用于去腥防腐。制泡菜时,放点紫苏叶,能增加泡菜的风味。

做菜时经常用到的紫苏叶(能带来美妙滋味的香料)(3)

紫苏的汁液是紫红色的,许多食品加工还将紫苏作为梅酱、腐乳等食品的染色剂。

我国民间还用紫苏作天然防腐剂,用鲜紫苏叶包鱼、肉等易腐食物,将其置于室内通风处,常温下可保存4~5天还呈新鲜状。

做菜时经常用到的紫苏叶(能带来美妙滋味的香料)(4)

荜拨气清香,味麻辣,似胡椒,与胡椒都是物美价廉的香料,但适用范围却不如胡椒广泛。荜拨的香气比胡椒更富有层次,还会散发出一种木质及松脂的香味。在北非的摩洛哥及东非埃塞俄比亚的美食中经常使用。因为荜拨的辛辣比胡椒更强劲,一般是与其他香料混合后再研磨成粉状。

荜拨有矫味增香作用,适合做复合调料及较长时间地腌制使其味渗透到原料的内部后,再采用烧、烤、烩、卤、酱、炸、涮等方法。如荜拨一直是粤菜卤水和重庆火锅汤料配方的秘密武器。

在制做鱼类、禽类或者内脏等一些菜肴的时候,荜拨是首选的调味料;同样适合各种肉类,如羊肉、牛肉、鹿肉及野味。因为它那独特的香味不仅可以减少油腻的味道,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以这种功效来延长肉类的存放时间。还有很多种的烹调方法。如北魏名菜“胡炮肉”,元代名菜“荜茇粥”、“牛奶子煎荜茇”,“荜拨头蹄”、“鲫鱼羹”等菜品。用量为在100克畜肉制品中添加0.02-2克,在100克禽类制品中添加0.1-0.4克,100克水产品中添加0.06-0.3克

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朋友则喜欢用荜拨叶子入馔,鲜嫩油亮的荜拨叶子同样有一种特异的清香,是傣家食药两用的好食材。如“傣味豆腐”是把切成小块的豆腐以盐简单腌过,用荜拨的叶子包裹住后,再入油锅炸成金黄色,配上傣家经典蘸酱——番茄喃咪,回味悠长。荜拨炒黄笋是将当地特有的黄笋切丝后,加入油爆过姜、蒜及小米辣的热锅中炒熟再放荜拨叶同炒而成。黄绿相间,相得益彰。傣家杂味汤是把可食用的几种野菜、香草及荜拨嫩叶同烩一锅,展现云南原生态的朴素食风。

新的一年,祝大家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