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不仅人要防寒保暖!

您的爱车也需要悉心呵护!

最近关于冬季如何热车这一话题!

引发许多网友热议!

怎么操作才是正确方法?阿吉给你解答!

为什么要热车?

热车的主要原因在于:冬天气温很低,车辆经过一晚上的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会流回下部机油底壳内,而且机油等粘度加大,因此点火后,发动机的上半部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才会将机油运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如果这样立马起步开车,对车辆发动机的磨损和伤害是很大的,因此,冬天热车是特别的重要,千万不要轻信有些谣言。

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司机教你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1)

手动挡和自动挡车型热车是有区别的

手动挡车型热车:

建议先挂一档不踩油门,依靠此时发动机低转速缓慢行驶3~5分钟,控制车速在20-30km/h缓慢前行,当水温表指针上升到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格以上),才可按序逐步加速升档。如果过程中遇到需要踩油门通过的路段,可浅踩油门,主要别让发动机转速超过2000转。

自动挡车型热车:

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一般地车况良好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这时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才可正常加速。

事实上,冬季热车可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排量、不同载重、不同气候环境而略有不同,并无统—模式可循,也不可生搬硬套。

我们只要掌握一个重要原则―—冬季热车应该是个平稳升温、渐进加速的动态过程。不宜长时间原地怠速,初始起步后,一定要先低转速缓行,切记不可有过早深踩油门、急加速、急刹车等剧烈操控行为。

着车就走的害处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我们在启动车辆时通常可发现,转速表指针会瞬间处在比正常怠速转速高一倍以上的位置。这是点火着车时,现代汽车上的电脑自动控制模块在让喷油系统多喷一些燃油到汽缸内,来提升发动机的转速,以便在冷车状态下可迅速升温。

在车辆启动后,怠速时润滑油还没有供应到位,所以最容易发生磨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发动机机件部分的磨损有超过90%的比例,是在冷车发动后三分钟内造成的。因此,冬季、特别是严寒的冬季,原地怠速热车很容易伤害发动机,建议车主采用低转速缓慢行驶的方法热车。

原地热车注意事项

有些地方冬季气温特别低,早上冷启动后车里冻得人伸不出手,有的车变速箱冷保护,车跑不起来,这时候就要原地热车了,否则直接走太遭罪。

原地热车就是原地怠速,手动挡车挂空挡拉手刹,自动挡车拉手刹,挂P档或者N档都行。

热车期间除了后挡风玻璃除霜以外最好不要开其他用电器,以免增加电瓶负担。

原地热车时不要开暖风除雾,这时候暖风不热还延长热车时间,更增加电瓶负担。等你热好车走的时候暖风一开,与挡风玻璃接触的冰雪立马融化,用手一推很容易就掉了。

原地热车最忌讳大脚踩油门,因为刚启动时润滑不好,轰油门很容易导致磨损加剧。而且刚启动时正时链条涨紧器可能没有完全涨紧,轰油门可能导致正时链条跳齿从而引起正时错乱,这就得拆发动机维修了。

冬季启动后,水温会低于正常温度,要等到水温l上常后才可以逐渐加速。点火着车后在原地稍作等待。例如车辆刚着车时转速在2000转以上,约30秒~1分钟以后,看发动机转速表指针下降到约1200转(但此时还没降到正常怠速800~1000转),且已基本稳定无明显波动,车身也没有明显的抖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挂档起步了。

行驶中热车

如果你们当地气温不是那么低,那么启动后直接走更好,因为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省油。毕竟原地怠速的油都用来烧水了,而且边走边热车可以减少浪费。

冬季启动车辆后,水温会低于正常温度,要等到水温正常后才可以逐渐加速。点火着车后在原地稍作等待(等待的时间取决于转速下降后相对稳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冷车上路转速控制在2000转以内,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一般地,车况良好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此时自动变速箱不会升档,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才可正常加速。

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司机教你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2)

行驶中热车要注意这几点要素:

1、转速不要太低,也别过高

低温条件下汽油蒸发性差,转速太低进气滚流小,不利于汽油充分雾化燃烧,也不利于发动机升温。而转速太高会增加磨损,一方面是机油流动性差,另一方面冷启动时喷油量大且蒸发差,汽油湿壁效应会导致一部分汽油残留在汽缸壁上,稀释机油,降低润滑效果。

但是也别太在意,只是说这种概率相对大一些,并不是这么做了马上就出问题了。只要不一直怠速行驶或者猛踩油门拉到三四千转急加速,一般都不会有啥问题。

冷车上路转速控制在2000转以内

自动档车应在D档维持2000转以下行驶3~5分钟车况良好的自动挡车即使不踩踏油门,其怠速时的低转速也足以使车辆缓慢向前行走。此时自动变速箱不会升档,变速箱内的油液得以充分循环,油液粘度逐步恢复正常。同样地,当水温表指针上升近60℃(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才可正常加速。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经常让自动档车在冬季冷车时瞬间踩踏油门,急速上升到3000~4000转完成自动升档,这样无疑会对白动变速箱内的离合器片和制动片,包括里面的滑阀机构,都会造成一定的异常磨损,同样会缩短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按照你平时温柔驾驶的方式开就行了,不用操太多的心。

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司机教你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3)

2、冷车出发没暖风,留神挡风玻璃起雾影响视线

这是行驶中热车最大的弊端了,挡风玻璃起雾了还没暖风除雾。其实我有几个比较好的妙招跟大家分享,不敢保证绝对适用,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效的。

首先就是开窗通风,不需要全部打开,开一拳高就够了。让车内外空气对流,挡风玻璃就不会起雾了。缺点就是冷。不过我们当地冬季气温也就徘徊在零度左右,开窗也冷不到哪里去,起码我觉得还凑合。就是大街上总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你。

第二个方法就是自然风除雾,把空调温度调节到吹冷风的区域,选择外循环,打开风机,不开压缩机。这样风机把车外冷空气吹向挡风玻璃,也能起到一定的除雾效果。而且此时气流不经过暖风水箱,不影响发动机正常升温。这招我经常用。

第三个方法可谓是一劳永逸型的,就是用挡风玻璃除雾剂。往挡风玻璃上一喷,拿毛巾擦开就行了。这东西原理也简单,就是表面活性剂,让挡风玻璃上的小水珠变成一层水膜,这样就不阻挡视线了。等发动机水温上来后暖风一开,把这层水膜吹干,下次依旧管用。

不过这东西缺点也很明显:气温太低的时候挡风玻璃上那层水膜可能会结冰。所以你要是在东北,天天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就不适合用这个了,否则真成自找麻烦了。

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司机教你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4)

3、跑高速的话最好提前热好车

因为我家离高速路口只有一公里多点,所以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高速公路一般都途经荒郊野岭,气温更低。挡风玻璃起雾那都是小事儿,我本人遇到过挡风玻璃起雾后又结霜的、玻璃水喷挡风玻璃上结冰的、上一秒在山谷里还喷水冲洗挡风玻璃,下一秒出来山谷一阵寒风吹过去玻璃水喷嘴直接上冻的。各种突发状况让你措手不及。这时候最容易出危险了。

所以我认为上高速前最好先让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这样一路上暖风吹着挡风玻璃,能避免很多突发状况。而且有的车变速箱冷保护,油门踩到底只能跑40,你说你上去不是添乱么。

另外你要知道冷启动时不光发动机冷,变速箱也冷,一上去就跑一百多,对发动机和变速箱都不好。

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司机教你冬天热车的正确方法)(5)

4、水温正常之前尽量别开暖风

除非你冻得受不了了,否则发动机水温没上来之前尽量不开暖风,因为这样会延长发动机升温时间。发动机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时不仅费油,车开起来也没那么流畅,最要命的是温度不高不低最适合生成积碳了。

5、做好汽车的保温工作

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又是很多车主都容易忽略的一点。有些车原厂不带发动机下护板,这放在夏天是件好事儿,散热更利索嘛。但是放在冬天就不那么妙了,大冷天跑在路上,发动机下面冷风嗖嗖往里灌,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点温度得给空气分走一大部分,这是极大的浪费。

所以建议原厂不带下护板的可以后期加装一个,塑料的就行,咱也不图保护发动机什么的,就为了冬天水温上来快一点。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现在的厂家是真抠门,十年前面包车发动机下护板上还带着好几公分厚的隔热棉呢,现在可好,很多车直接给裸着。

总的来说,冬天热车其实没那么玄乎,弄清楚原理后一切就好办了。开车也就那么点事儿,多操作几次你也是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