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尊号。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从1643年5月14日至1715年9月1日,长达72年110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1)

路易十四画像,亚森特·里戈(1701年)

在他亲政期间(1661-1715年),法国发动了三次重大的战争:法荷战争、大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两次小规模的冲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战争和两次小冲突让他建立霸权,使他在1680年开始成为至高无上的欧洲霸主;后两场大战对上荷-英-奥的三强联盟,大同盟战争因双方厌战而和解,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后由法国王孙继承王位,但战争负担也使国库日渐空虚,使法国国力在他死后日渐下滑。

幼年继位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2)

王太子时期幼年的路易十四。

1638年9月5日,在法国圣日耳曼昂莱出生。1643年5月14日,路易十三因病去世,4岁半的路易十四继承王位,母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枢密院首席大臣红衣主教朱尔·马萨林辅政。路易登基初期,全欧洲处于混乱与废墟中。

执政生涯

1661年枢密院首席大臣马萨林病逝,死前密瞩路易十四要亲自掌权、不再任命首席大臣;于是24岁的青年国王,宣布亲政,并把自认为是马萨林继承人的重臣尼古拉斯·富凯给解职。

他一天工作八小时以上,以无比的热诚与精神治理国家,很快就成为全欧洲最优秀的英明君王,创立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绝对君主制。

因为路易在1666年,任命治军天才卢福瓦侯爵(Louvois,1641-1691年,贵族出身)担任法国的国防大臣。严厉能干的卢福瓦,替路易十四大刀阔斧地整顿军备、孜孜不倦地训练将士;在他54年的亲政时期,法国参加了五次重要战争:1667年至1668年的遗产战争,1672年至1678年的法荷战争,1683年至1684年的重盟战争,1688年至1697年的大同盟战争,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促使贵族服从中央并进化成优秀的军官。前两次战争因为法国战胜,获得丰硕的战果;后两次大战法国一和一胜。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3)

1672年路易十四发动法荷战争

经济发展

从1660年代开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贝尔(或译柯尔贝,1661-1683年主持法国财政与经济建设),以消除贪污和整顿官僚机构的方法来提高法国的税收,获得巨大的成效。柯尔贝尔确实是个天才的财经专家,他推行先进的重商主义,重设法国的东、西印度公司,使法国的殖民与商贸大幅扩展,并让国内的经济飞跃性成长(是17世纪成长速度最快的22年),提供路易十四建立霸业的雄厚根基。

当时法国的税收制度,规定贵族和教士不必纳税,因此沉重的税务负担就完全落到农民和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市民)身上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富裕的中产阶级,对法国不公平税收制度的发泄。

1683年,柯尔贝尔死后,路易十四推翻他所维持的宗教与外交政策,于1685年迫害法国的新教结盟宗(胡格诺派)信徒,使法国的工商业蒙受重大损失、经济成长瞬间迟缓,一口气让柯尔贝尔的心血丧失近半;之后路易又在1688年后,悍然与西欧各强国两度大战(大同盟战争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飙升的战费与海上劫掠使法国的工商业全毁、经济崩溃,导致柯尔贝尔一生的事业尽付东流。

兴建凡尔赛宫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4)

营造初期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权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李希留和马萨林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的民族国家之努力。他将贵族们变成宫廷内的成员,解除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借此削弱贵族的力量,为此他建造凡尔赛宫。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搬进这座位于巴黎城郊的巨大宫殿。宫廷的规矩迫使贵族们为了治装费用而付出巨款,他们从早到晚都得待在宫殿里参加舞会、宴席和其他庆祝活动。据说路易十四记忆惊人,当他进入大厅后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在场或缺席,因此每个希望得宠于国王的贵族必须每天在场。路易十四让这些贵族们沉溺于博取国王的宠幸,没有时间管理地方问题,他们就渐渐丧失统治地方的权力了。

法荷战争(1672年-1678年)

因为1678年法荷战争的辉煌胜利,1680年路易十四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Le Grand)尊号,获得“路易大帝”的头衔,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霸主。但同一时间,他终生的死敌——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也积极在外交上合纵连横,酝酿打击路易十四的霸权。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5)

路易十四时期获得的领土

对遗产战争中叛变的荷兰心有余悸的路易十四于1672年发动了复仇性的“法荷战争”。路易借由此战重创荷兰、名震全欧,不但造成荷兰的“灾难年”,更打响“太阳王”的名号,受到国内外的景仰,路易十四在1678年法荷战争大胜后,推行更大的扩军计划,数年后,其海陆两军冠绝整个欧洲,“太阳王”的金光笼罩全欧。由于法国在1678年法荷战争拿下的辉煌胜利,1680年路易十四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尊号,获得“路易大帝”的头衔,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霸主。

大同盟战争(1688-1697)

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当上英国国王,并使英国在1689年加入奥格斯堡同盟,升高大同盟战争的等级。这是路易十四继1685年迫害结盟宗之后的另一次外交大挫败(原本英国在1670年后外交上一直相当于法国的附庸),从此路易面对英-荷-奥的三强联盟,注定他最后统一全欧野心消亡的命运。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6)

1692年的拉和岬海战

因为大同盟的结成,法国速战取胜的计划遇到阻碍,并且被迫在事前无作持久作战准备的情况下打了一场长达九年的大型战争。在欧洲大陆,这场战争以持久战为主,并且以围攻较多,而重要战役则较少,双方亦未曾发生决定战事局势的大决战。陆战主要战场在低地国家如荷兰,次要战场则在意大利和西班牙。1695年1月,路易十四最重要的将军之一,在法荷战争与这场大同盟战争里战功彪炳的元帅卢森堡公爵去世,使法国开始保不住大同盟战争初期陆战的优势。在1692年的拉和岬海战,扩建后的英荷舰队打败新兴的法国海军,取得制海权的优势,法国只好用海盗行动还击,取得制海权的势力均衡。由于所有参战国都因这场持久战而使其自身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战事趋向和解,但法国仍是欧洲最强的霸权。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7)

维哥湾海战

曾经在16世纪时称霸欧洲的西班牙王国在“三十年战争”后渐渐衰落,而欧洲新兴的君主制列强,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均对西班牙的领土虎视眈眈。而战争的起端就在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在查理二世死后绝嗣,而查理二世死前,在群臣力荐和罗马教宗的诱导之下,于遗嘱宣明传位外甥安茹公爵腓力,亦即路易十四的次孙,等于是法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波旁王朝获得广大的西班牙帝国。这引起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满,他们认为西班牙的王位应该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继承,因此他们积极寻找同盟,以期对法宣战,并夺回西班牙的王位。而英、荷等海上强权震惊于势力均衡被法国破坏,很快在1701年与奥地利签订反法盟约。

这场战争敌对双方各自与友好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两派阵营。法国与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及数个德意志邦国、萨伏依、葡萄牙组成同盟;而神圣罗马帝国(当时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则与英国、荷兰、勃兰登堡、汉诺威以及多数德意志小邦国及大部分意大利城邦组成新的反法“大同盟”。1702年5月大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正式开打。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8)

马尔普拉凯战役

战争刚开始是法国占得绝对的优胜。但在1702年10月23日,法国与西班牙少数舰队在维哥湾海战里被英荷联合的多数舰队歼灭后,战情开始急转直下,出现一波波对法国不利的负面战果。

法国最终成了西班牙王位继承的最大赢家,因为西班牙王位最后被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法国从此消除被哈布斯堡王朝两面夹攻的忧虑,并且得到未来极为有力的西班牙作为盟友,大大扩展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乌得勒支和约》规定奥地利和萨伏依瓜分西班牙帝国的欧陆飞地,同时法国与西班牙名义上不可合并。然而法军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海军几乎全灭,陆军同样残破,只剩全盛时的三分之一,不过路易十四的霸权并未瓦解。与此同时,寒冷的天灾(1709年的大寒害)与飙升的战费拖垮了法国的经济,饥民大量死亡更造成社会濒临崩溃,法国人口可能从1670年代的2100万左右,下降到1712年的不足1900万。

虽然路易十四仍然保留了法国身为欧洲第一强国的地位,但当苛刻的《乌得勒支和约》公布后,法国人对结果强烈失望,使得路易十四原本的伟大形象与超高人气,在晚年丧失;人民不再把国王比作太阳,“路易大帝”的称号更从此消失在法国人的言论与记忆中。

家庭与后代

路易十四的诞生被视为一项奇迹,并被命名为“天赐路易”,因他的父母结婚23年都未生育子女,且其母在1619至1631期间曾有过4次死产。他五岁时(1643年)登基为王。1660年,22岁的路易与西班牙公主玛莉·泰瑞莎结婚。

太阳王路易十四版图(太阳王路易十四)(9)

路易十四之家族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并亲自参加演出,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他于13岁首次登台演出,30岁时因身材过胖而退出舞台。他曾经演出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而被后世尊称“太阳王”。这个时期宫庭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同时确立了芭蕾的5个基本脚位、12个手位和一些舞步,皆以法文命名之,使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路易十四与他的王后有三男三女,但除了王太子长大成人以外,其余都早夭。路易比他的子女、两名孙子和两名曾孙在世时间更长。他死后,他唯一还在世的曾孙路易十五于1715年继承王位。此外他有16个经承认的养子女,但他和庶妻无子女。

,